![]()
小时候,李阿姨家里每顿饭桌上几乎都离不开鸡蛋无论是煎蛋、荷包蛋,还是每天早晨孜孜不倦的水煮蛋。可最近,她在邻居的聊天群里突然看到“吃鸡蛋会升高胆固醇,危害健康”的消息,不禁心生疑虑。老伴还打趣地说:“连鸡蛋都不能吃了,那还能吃什么?”正当全家人为选早餐发愁时,李阿姨的女儿,刚从医院进修归来的内科医生,特地叮嘱道:“鸡蛋可以吃,但吃法一定要注意,特别有三点千万不能大意,吃错真的会影响健康!”这句话让李阿姨一家陷入沉思鸡蛋,真的有那么多门道吗?
鸡蛋,作为国人餐桌上最寻常的食物之一,因其优质蛋白含量高,被誉为“全面营养库”。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第六版)》,一个普通鸡蛋(约55克)含有7克蛋白质、5克脂肪与多种微量元素。正因如此,鸡蛋历来既被推崇,也饱受争议。近年各类“鸡蛋致高血脂”的说法甚嚣尘上,让许多中老年人犯难:到底该不该吃?其实,权威研究与临床观察结果并不完全一致。科学吃法,才是健康的关键。特别是下面三点,医生再三强调,马虎不得尤其是第二点,很多家庭都容易忽视。
![]()
鸡蛋到底好不好?权威解读别再被谣言误导
鸡蛋之所以成为“话题食品”,与其营养结构密不可分。近十年,包括北京协和医院在内的多项流行病学大样本研究显示:适量食用鸡蛋不仅不会显著升高健康成年人的胆固醇,还对心血管健康有保护作用。其中一项针对5万人群、为期10年的中国队列研究发现,每天摄入不超过1~2个鸡蛋者,与完全不吃鸡蛋的人相较,冠心病风险降低了12.6%。鸡蛋中的卵磷脂对血管保护有一定积极作用,多项营养学随机对照试验也表明,鸡蛋蛋白所含8种必需氨基酸比例与母乳接近,生物利用率极高。
在健康人群与特定疾病患者之间,鸡蛋摄入要有区别。如果患有严重高脂血症、肝肾疾病等,则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安排蛋类摄入量,切勿自行决断。同时,鸡蛋虽好,不正确的食用方法却可能带来潜在健康风险。
![]()
吃鸡蛋时,千万多留意这3点,尤其第2点极易被忽略
第一点:每日摄入量适度,因人而异
健康成年人建议每天食用12个鸡蛋即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与权威医学论文均指出,绝大多数人食用1~2只鸡蛋不会造成胆固醇异常升高。即使在高危人群中,大幅度降低鸡蛋摄入远不如优化整体饮食结构(比如减少油炸食品、动物油摄入)重要。不少网络流言称“吃蛋=胆固醇增加”,其实对于健康的人而言,每天3个以内的鸡蛋影响有限,对血脂影响约为±510%波动,并不会导致胆固醇爆表。但若糖尿病、高血脂病人,需要遵照医生个体化建议。
第二点:储存、清洗有讲究,谨防感染与营养流失
很多家庭习惯把鸡蛋买回来立刻冲水清洗,然后存冰箱,看似卫生,实则隐患不少。鸡蛋表面有一层天然角质保护膜,可防止细菌浸入蛋壳内部。如果将鸡蛋清洗干净再存,容易破坏保护层,反而增加细菌尤其是沙门氏菌滋生风险。研究指出,未清洗鸡蛋放置冰箱冷藏,在48℃下保存可延长至34周;而清洗后的鸡蛋则保质期缩短约50%。因此,权威建议:鸡蛋无需提前清洗,临烹饪前再冲净即可,更能保持新鲜和安全。
![]()
第三点:烹调方法有讲究,尽量避免过生、过老及微波炉加热
不少朋友喜欢吃溏心蛋、蛋羹等流质口感,但未全熟的鸡蛋有潜在微生物风险,蛋白质吸收率也低。据生物学实验,温度95到100℃下蒸、煮11到12分钟,鸡蛋全熟且蛋白质利用最高,消化率可达97%。而加热不足不仅影响吸收,还可能增加腹泻等肠道疾病风险。此外,专家提醒:不建议将带壳蛋直接放入微波炉加热,极易爆炸伤人。蛋类烹饪宜选择煮、蒸等低油健康方式,油炸或加过多盐分、调料反而无益健康。
健康吃蛋有技巧,这些实用建议请牢记
想把鸡蛋“吃得其所”,不妨尝试以下小技巧:
优先选择正规渠道新鲜鸡蛋,冰箱存放务必冷藏,切忌反复室温进出
建议将鸡蛋在热水下慢煮至全熟,这样一方面确保营养最大化,另一方面更利于消化
![]()
喜欢煮蛋但经常“剥壳难”?冷水下锅、煮熟后放入凉水中泡30秒以上,可大大提高蛋壳“好剥率”
不同年纪、健康状况人群,摄入量和频次要遵照自己的身体实际,盲目追求“多吃多补”不可取
配合蔬菜、全谷物等一同食用,形成合理膳食搭配,比单纯依靠鸡蛋摄取营养更均衡
其实,鸡蛋不是致病元凶,关键在于是否科学储存、烹饪与合理食用。对绝大多数健康人而言,每天一个鸡蛋已然能满足蛋白质与微量元素的基本需求,所谓“多吃鸡蛋补身体,越多越好”的观念,早就被现代营养学推翻。而不讲究储存方式和烹饪方法,才是真正埋下健康隐患的“幕后黑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