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一个涉及高新南区约6180亩、双流区约5010亩,总计约11190亩未开发区域的城市级规划设计项目,坊间传出了怡心湖等区域“划入高新”的声音。今天,就来聊聊这个事情。
首先给一个肯定的回答:假的!
据规划部门相关人员回答:“目前并没有收到要把双流的华府,怡心湖,西航港等这些双流的设计区块调整到高新的功能区范围内。其次这个城市开发的本质是结合两个区的各自优势互补结合,打造整个片区,并不涉及高新行政区的重新划分。”
![]()
事实上,高新区此前经历过多次范围调整,有将其他行政区部分区域纳入管理的先例。毕竟它本身只是城市功能区,并不属于行政区,最初筹建的时候,高新区只有87平方公里,而现在已经超过200平方公里。它目前包括南部园区(主要在天府大道沿线,横跨武侯区和双流区)和西部园区(在郫都区)。
怡心湖是双流区投入巨资打造的核心区域和未来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双流区将其划出的意愿可能非常低,这涉及到巨大的财政投入、发展成果和未来收益。
![]()
当前更主流的趋势是“合作共建”而非“行政划转”。例如,不同行政区可以通过成立联合管委会、合作共建产业功能区等方式实现协同发展,避免复杂的区划调整。双流区和高新区完全可以在现有框架下加强合作。
怡心湖片区目前隶属于双流区。它是双流区重点打造的城市板块,定位为“产城湖一体化的现代化城市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现代金融、商务会展等高端服务业。
![]()
![]()
根据最新的信息,怡心湖片区已经度过了最初的规划和建设期,进入了各项核心配套加速落地的关键阶段。双流区政府在2025年初发布了商业、总部办公、文旅三大品质提升行动,并优化项目审批机制,显示出推动片区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
企业发展:总部经济集聚,产业能级提升
怡心湖的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不再是“纸上谈兵”。截至目前,片区已成功吸引了超过400家企业入驻,其中尤为亮眼的是总部经济的集聚效应。
![]()
已经落地或即将投入使用的总部项目包括中国水电五局总部、全球光模块头部企业新易盛总部、物联网企业浩孚科技总部等。这些实体企业的入驻,不仅带来了稳定的税收和就业人口,更重要的是奠定了片区坚实的产业基础,避免了“产城分离”的空心化问题。在2025年初,片区又集中签约了17个高能级项目,聚焦于生物科技、电子信息等符合成都整体产业方向的领域,显示出其产业吸引力的持续增强。
![]()
商业发展:多维商业网络正在成型
目前,片区内已引进了十余个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商业项目。其中,中海环宇坊已经开业运营,成为当前区域居民日常消费的主要场所。更多的商业体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集中呈现,例如卡地亚花园城风情商业街、蔚蓝卡地亚中心等高端商业项目都计划在2025年内开业。这些商业项目的陆续开业,将彻底改变片区目前商业氛围不足的现状,形成一个从日常购物到高端消费、从社区商业到大型商圈的完整体系。
![]()
房地产发展价格进入“夯实期”,分化明显
怡心湖片区内的在售项目主要面向改善型需求,户型面积偏大,主流产品在120平方米以上,众多项目都推出了14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甚至豪宅产品。
经过前几年的集中供地,目前片区的新房库存量仍然较大,这意味着买方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议价空间,不再是“一房难求”的卖方市场。
![]()
![]()
![]()
此外,片区内的二手房市场也开始活跃,随着住宅陆续交付入住,市场的真实需求和价值反馈将更加清晰。
![]()
摄影:刘进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