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合肥发布
日前,由合肥老火车站站台改造而成的火车主题口袋公园——津·PARK公园建成开放,为老城区增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公园内,除了对老站台进行修缮及翻新外,还精心设置了复古色系“记忆月台”、经典复刻版“大象滑梯”,和以火车车厢为灵感的展厅等多个打卡点……回望历史长河,民国二十四年(1935),满载乘客的客运列车沿着淮南铁路第一次开进合肥城,自此拉开了合肥铁路运输史的序幕。而到了今年,刚好迎来合肥火车站建站90周年。
——编者按
淮南铁路之源起
时间回到民国十七年(1928),南京国民政府于这年设立建设委员会,兴办无线电、电气、水利、采矿、蚕丝、卫生、建设及首都道路等事宜,“淮南煤矿”成为其主办事业之一。十八年(1929)秋,筹备开发安徽怀远舜耕山煤矿(今属淮南市),管辖九龙岗、洞山、长山、上窑、新城口等5个矿区,共计22万余亩。
![]()
《中央设立建设委员会》
(1928年刊)
《新闻报》
![]()
安徽舜耕山煤田地质图
(1930年制)
《淮南煤矿》
十九年(1930)春,淮南煤矿局成立。即在九龙岗矿区开设东、西两厂,每厂各开直井2座。专家评估认为:“惟其天赋特厚,地势独优,在全国各矿中,实罕有其匹,盖以煤质言,则发挥分之高,仅抚顺差可伯仲,以位置言,则距长江程途,不及中兴二分之一,以蕴藏言,则开滦不得专美于前”,赞赏之情溢于言表。
![]()
建设委员会淮南煤矿矿区联合概图
(1930年制)
《淮南煤矿》
![]()
淮南煤矿局东井、西井全景
(1935年刊)
《淮南煤矿》
随着煤矿的正式开采,运输问题接踵而至。事实上,早在十八年出版的《建设委员会训政时期工作分配年表说明》便已提出:“修筑怀巢铁路由淮南煤矿至巢湖以通水运”。《建委会十八年度三期行政计划》亦称:“七、开设淮河南岸至舜耕山铁道路线;八、派员实测合肥巢县至淮南煤田路线”。可见铁路之事谋划已久。
![]()
“修筑怀巢铁路”
(1929年刊)
建设委员会训政时期工作分配年表
当年虽有津浦铁路纵贯安徽,但其南段“粮食煤货,车运繁重,且常受军事影响”,在此之前,还需将煤自矿山经公路运往洛河码头,再由船只走淮河运抵蚌埠,这对于“预定产额甚大”的淮南煤矿而言,徒增运输成本,亟需另谋方法。其后曾拟由矿山至蚌埠修筑铁路,与津浦路接轨,但须受其限制,遂决定兴筑通江铁路。
![]()
《开发淮南煤矿计划》
(1930年刊)
《建设委员会工作计划概要》
十九年(1930)底,淮南煤矿局成立轻便铁路勘测队,组织测量工作。翌年9月15日,首次勘测完全结束。其中,矿合段长87.8公里,合芜段长127.7公里,共计长215.5公里。二十一年(1932)初,矿山至洛河的12公里轻便铁路正式行驶列车,置有大小机车及煤车数十辆,后又联通大通、洞山、田家庵等地。
![]()
淮南煤矿局东井出煤装车
(1934年刊)
《淮南煤矿》
因国内局势发生变化,加之建委会无修建专款,通江铁路未能施工。后由建委会发行电气事业公债,并向中国、交通、上海、金城、大陆等银行抵押借款,得以解决。二十二年(1933)底,建委会派测量队施行矿山至合肥段定线测量。二十三年(1934)2月测竣,同时淮南铁路工程处成立,随即招标,修筑路基。
![]()
淮南煤矿交通图
(1934年刊)
《淮南煤矿
![]()
程士范《建委会淮南煤矿铁路工程处成立演词》
(1934年刊)
《海光
4月,铁路桥梁在京开标;5月,测量矿山至淮河南岸田家庵路线;6月5日,举行铁路奠基典礼暨淮南煤矿局四周纪念;同月,开始测定合肥至巢县路线,矿合段桥梁开始建筑;8月,合巢段龟山开山工程开始;9月,合巢土方开工,矿合段开始钉道;11月,开始修筑矿山至田家庵路基,并测定巢县至裕溪口之路线。
![]()
《淮南煤矿铁路今日奠基》
(1934年刊)
《时报
还是这年,12月,由胶济铁路商让机车2座抵达淮南煤矿,开行工程列车。矿合段铁路敷轨工事,于年底完成。二十四年(1935)2月1日,淮南铁路工程处奉令并入淮南煤矿局,以一事权。当日,淮南铁路矿合段即开始营业,发售客票。当年的《导光周刊》报道称:此段“已通轻便客车,因车辆缺乏,客运异非拥挤”。
![]()
《淮南铁路年底可通车》
(1935年刊)
《导光周刊
![]()
淮南铁路之列车
(1935年摄)
《导光周刊
淮南铁路与合肥车站
知晓淮南铁路之源起,合肥火车站的建设背景便不难理解了。二十五年 (1936) 《 淮南煤矿六周纪念特刊 》称:合肥“为皖中要区,地居江淮之冲,西通六安,西南达安庆,东南达巢芜,北趋蚌埠,历代兵家视为必争之地”,“全县人口约一百三十余万,县城约七八万人”。以其区位、交通之优势,推动了车站的落地。
![]()
合肥县新区全图(1935年制)
《安徽省历史地图集·古旧地图卷
淮南铁路沿线共设20个车站,其中田家庵、合肥、巢县及裕溪口,“或为本路起点,或为县城所在地,或为本路终点,大都交通便利,商业繁荣”,均设二等车站;撮镇,介于合肥、巢县二等站之间,“商业交通均甚可观”,设三等车站;而双墩集、朱巷、桥头集,“为沿线重镇,农产品赖以交易”,均设四等车站。
![]()
淮南铁路沿线略图
(1935年刊)
《淮南煤矿
合肥车站位于东门外,初建时 非常简陋,仅设临时票房5间,因缺砖瓦,暂建“塊坯房”,由土 坯墙和麦草顶搭建而成,站台为土制地坪, 无顶棚,占地121.38平方米。 二十四年(1935)10月,新 票房 开工建设 ,翌年(1936)4月建成投用。 由平砌砖墙和板条顶棚构成,2个站台为洋灰地、瓦砻铁顶, 有5股半道。
![]()
淮南铁路合肥站
(1935年摄)
《导光周刊
二等票房包括售票室、行李室、电报室、办公室、站长室、分队长室、警察室,以及 头等和 二等 候车室 、普通候车室、女候车室, 共有房屋17间,占地638.01平方米。考虑到票房地势低洼,因地制宜,增建地窖6间,作膳室、厨房及警察住室之用。此外,还建有水鹤、机车房、上煤设备及白铁雨棚、磅煤棚等设施。
![]()
合肥车站设计图
(1936年刊)
淮南煤矿六周纪念特刊
与此同时,二十五年(1936)1月20日,淮南铁路全线通车营业。翌日,《中央日报》报道称:“搭客由芜(湖)用轮渡载往裕溪,极形拥挤,暂定每日上下行各二次,沿线设十九站,全程票价三等三元〇五分”,“ 沿线各埠均发售客票 ”,由此可见当年乘车盛况。6月5日,举行淮南煤矿六周纪念暨铁路通车典礼。
![]()
《淮南铁路全线通车》
(1936年刊)
《中央日报》
![]()
淮南铁路通车典礼情形
(1936年摄)
《复兴月刊》
二十六年(1937)4月,建委会将淮南煤矿及淮南铁路改为淮南矿路公司,定资本1000万元,分为10万股,除该会保留2万股外,其余8万股委托中国建设银公司代为招募。 5月14日,发起人会议在上海举行,决定发起成立淮南矿路股份有限公司,宋子文为董事长。7月1日挂牌成立 ,“公司以淮南所属各地为业务区”。
![]()
《建委会创办两电气公司今在沪开创立会》
(1937年刊)
《大公报》
不久,日军发动“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月,淞沪会战开始,日军侵华主力由华北转向华东。二十七年(1938)初,日军自长江以南逼近淮南,中国军队撤退时即将铁路破坏。2月3日《晶报》报道称:日军“至沿淮南铁路前进之计划,亦不可能,因华军已将该路完全破坏,且将车辆及铁道均已撤去”……
![]()
上海沦陷
(1937年摄)
《支那事变画报》
![]()
《拆毁淮南铁路》
(1938年刊)
《晶报》
抗战时期
淮南铁路及合肥站
经历了什么?
往后又如何恢复发展?
且听下回分解!
· ENJOY ·
编辑 | 淝南居士
素材来源 | 《新闻报》《建设委员会训政时期工作分配年表》《建委会十八年度三期行政计划》《淮南煤矿》《海光》《时报》《导光周刊》《淮南煤矿六周纪念特刊》《合肥县新区全图》《中央日报》《复兴月刊》《大公报》《支那事变画报》《晶报》《安徽省志·交通志》《安徽省历史地图集·古旧地图卷》《合肥市志》《淮南市志》及中国国家图书馆、全国报刊索引、近代报纸数据库、“中研院”人社中心、当代矿工、上海图书馆、湖北省图书馆、合肥市图书馆、合肥发布、合肥市广播电视台、飞阅新合肥、 往期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