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让赖清德无计可施的阳谋:中国早已放宽,台胞可办大陆居民身份证

0
分享至

«——【引言】——»

我国早已允许并鼓励台湾同胞申请大陆居民身份证,这事听上去很敏感,却早就在悄悄发生。

有人是为了创业少跑手续,有人是为了孩子能在大陆上学,有人单纯想生活更方便。

一张小卡,能刷高铁、办业务、享社保,看似普通,却让两岸之间的距离一步步拉近。

政策早已敞开大门,为何如今才成了舆论焦点?

这一波变化,到底会走向哪里?



从通行的小本子,到能刷脸的那张卡

十几年前,台湾同胞来大陆,兜里常常有个小蓝本——台胞证。

那东西能让两岸间的旅行方便不少,但它的用途,更多是在“边境通关”层面。

因为住酒店要登记,买高铁票还得去人工窗口,去银行办个储蓄卡要填材料解释身份,这些都显得麻烦。

对短期来旅游或探亲的人还好,可对想扎根下来的人而言,总像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

2018年,我们推了一个新东西——台湾居民居住证。

这个政策,真的是分水岭。

只要你在大陆合法稳定居住、工作或者读书满半年,就能申领,免费、五年有效。

那一刻,很多台胞第一次体验到“同城速度”:坐地铁刷卡过闸,挂号用手机预约,买高铁票不用排窗口,线上申请各类业务也顺畅了不少。

可不管怎么说,居住证还只是“居住”的证明,你享受的便利是生活层面的,心里总有个坎,因为它不是身份证。



身份证的意味:便利之外的归属

居民身份证在我们这里的功能太多了。

除了银行开户、买票这种看得见的方便,它代表的是你被写进了这里的系统,拥有参与社会更多环节的资格。

比如,在一些政务平台,高等级的办事权限只有身份证号才能启用,居住证是无法直接替代的。

对很多台胞来说,真正的吸引力不是卡本身,而是那种“身份和别人一样”的感觉。

这个改变是心理层面的,尤其是那些在我们这里开公司、做生意、买房的台湾人,他们希望自己和合作伙伴之间,不会因为手续差异被特别对待。



官方立场早就明确,只要符合条件的台胞可以像其他地区居民一样申领身份证。

这既是延续现有的惠台政策,也是对长期居住台胞的一种认可。

申请的人里,有的是在内地高校当教授的,有的是在制造业一线做工程师的,还有的是餐饮创业者。

他们的选择,很多时候是“算经济账”,但不可否认,在这个账里,情感和认同也越来越占比重。



为什么这股趋势挡不住

有人把这形容成“无解的阳谋”,意思是,我们不需要硬来,只要把生活环境、经济机会、政策福利全放出来,让你自己去比对、去体验、去选择。

它不是一场急功近利的拉拢,而是一个水滴石穿的过程。

生活便利只是表面,更深的是机会。

厦门、苏州、东莞这些地方,有成千上万的台资企业,这些企业需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销售团队。



如果你是台胞,有身份证,在招聘、签合同、处理财务中阻力会小很多。

不少台企二代干脆直接接班在我们这扩张,这个时候身份证像一把钥匙,可以帮忙打开一些原本需要额外手续的门。

再看政策层面,各省市的台办会发布针对台胞的创业扶持细则。

福建、广东、浙江提供厂房租金减免、税收返还、贷款优惠,有些还补贴人才安家。

这些都不是关起门来给的暗优惠,而是写在官方文件里,公开透明。

身份证只是让你更快融入这一套体系。



融入从文化开始

经济拉力有目共睹,但文化的软性吸引有时候更能打动人。

两岸用同样的语言,读着差不多的课文,过节的时候吃相似的菜。

过去交流不便时,这些情感是模糊的,一旦有人在生活中频繁跨过海峡,它们就变得具体起来。

各种青年交流活动、艺术展览、体育赛事,在两岸间不断举办。

台北的书法家来福建参展,或是高雄的茶艺师到杭州做培训,这些都是官方和民间共同促成的机会。



对参与者来说,这不是一次交易,而是一次心灵的连线。

身份证在这里,不再只是法律文件,而是你可以更自由参与这些事的凭证。

在高科技领域,这种融合更是自然。

芯片设计团队、互联网产品开发组里,台胞和我们并肩解决技术难题的情况很常见。

一旦长时间共事,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就会叠加,这是社会心理的规律。



岛内的困扰与外部的影子

岛内一些政客对这种趋势表现得非常焦虑。

过去几年,台湾当局不止一次公开表示要调查、约谈持有大陆证件的台胞,理由是不希望“身份混淆”。

媒体则在不同立场间来回解读,有的强调人数惊人,有的质疑统计口径。

事实是,很多持证台胞本来就在大陆长期生活、工作,他们的选择是出于个人和家庭的长远考虑。

这种民间的趋势,跟政治宣传里的论调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也出现在这个叙事的边缘,因为公开的军事支持、政治表态,让两岸关系更复杂。

但它解决不了那些切实落地的问题,比如一个台胞在上海买房、办公司、融入社区的需求。



阳谋的力量在于时间

政策早就在那里,门一直敞着。

阳谋的精妙,在于它不是急促的推动,而是长时间的深耕。

陆续申请身份证的台胞,从几百人到几万人,再到更多,这个曲线缓慢但稳定。

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融合加速器”:每多一个人拿到身份证,就多一个在朋友圈分享经验的声音,就多一个让别人放心迈出那一步的案例。

它的传递不是在新闻发布会上,而是在亲身体验的日常对话里,有人告诉你身份证办起来有多方便,有人说这能让孩子享受相同的教育资源,有人说这帮公司省了一大堆手续麻烦。

从台胞证到居住证再到身份证,这个演变过程,是政策设计和民间选择共同走出的路。

最后,它指向的只有一个方向:更密切的联系、更深的交融。



一张卡背后的故事

这张小小的卡片,藏着的故事很多。

有人办证,是因为在这里找到了事业的起点,有人,是为了照顾已经在大陆工作的另一半;有人,是为了孩子能在这边顺利上学。

每个选择的理由都实际、具体,但组合起来,就是两岸民心的流动图。

阳谋不可解,因为它顺着人性和现实走。



生活在变好、机会在变多、门槛在降低,你自然会朝那边走去。

阻挡这样的趋势,很难,也没必要。

身份证办理政策,是开放的、明确的,也是包容的。

它没有设置思想测验,也不强制谁要来。

而当越来越多人选择加入,这个大家庭的构成,就在悄悄发生变化。

对两岸关系来说,这样的过程,是走向和平统一最稳的台阶,也是在时间长河里无法回避的阳谋。

参考资料:中国日报网——国台办:台湾居民有选择来大陆定居落户的自由和权利
中国青年报——两项便利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生活发展新举措今起实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兰与亲家母同框,祖孙三代游成都,一家团圆好幸福,孩子也开心

张兰与亲家母同框,祖孙三代游成都,一家团圆好幸福,孩子也开心

晓劗就是我
2025-11-03 08:58:58
因剧组经费不足,《亮剑》临时喊来6个群演,没想到却成为了经典

因剧组经费不足,《亮剑》临时喊来6个群演,没想到却成为了经典

白面书誏
2025-10-31 09:19:03
许绍雄出殡时间已定,家属呼吁:别送花篮直接给钱,原因让人泪目

许绍雄出殡时间已定,家属呼吁:别送花篮直接给钱,原因让人泪目

柠檬有娱乐
2025-11-01 13:48:49
重要赛事!11月3日中央5套CCTV5、CCTV5+直播节目表

重要赛事!11月3日中央5套CCTV5、CCTV5+直播节目表

皮皮观天下
2025-11-03 06:35:48
内蒙古女篮退出WCBA!女篮国手张茹转投山西 多次征战国际大赛

内蒙古女篮退出WCBA!女篮国手张茹转投山西 多次征战国际大赛

醉卧浮生
2025-11-03 10:41:38
新疆: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新疆:坚决拥护党中央决定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3:26:11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近史谈
2025-11-01 16:36:25
九大汽车集团10月销量,上汽破45万,比亚迪破44万,吉利破30.7万

九大汽车集团10月销量,上汽破45万,比亚迪破44万,吉利破30.7万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11-03 05:55:44
美国人: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才解决了六代机航发大难题?

美国人:中国在空间站造出稀有金属,才解决了六代机航发大难题?

Thurman在昆明
2025-11-02 01:10:37
万万没想到,在焦裕禄带领下防沙种的泡桐,竟制成了中国30%乐器

万万没想到,在焦裕禄带领下防沙种的泡桐,竟制成了中国30%乐器

老闫侃史
2025-10-30 19:05:03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比缅北更恐怖!曾经的旅游胜地,如今黄赌毒俱全,性交易随处可见

来科点谱
2025-10-24 09:25:32
队记:培养瀚森任务比预想更艰巨 他可能要几年后才能产生影响力

队记:培养瀚森任务比预想更艰巨 他可能要几年后才能产生影响力

罗说NBA
2025-11-03 07:24:17
怪不得李在镕在韩国狂?你知道他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谁?

怪不得李在镕在韩国狂?你知道他在韩国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谁?

阿柒的讯
2025-09-29 20:36:59
周末男子带小三去游玩,父亲安慰儿媳:我收拾他,男子回来后傻眼了

周末男子带小三去游玩,父亲安慰儿媳:我收拾他,男子回来后傻眼了

温情邮局
2025-09-08 14:23:26
巴萨疯了?曝2026突袭阿森纳核心,弗里克力挺争议签约

巴萨疯了?曝2026突袭阿森纳核心,弗里克力挺争议签约

慕承
2025-11-03 09:50:13
江苏一地发布干部任前公示

江苏一地发布干部任前公示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11-03 10:02:14
小米前高管王腾公布新去向:和手机行业说再见,正是闯的年纪

小米前高管王腾公布新去向:和手机行业说再见,正是闯的年纪

南方都市报
2025-11-01 23:10:18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俄乌打了三年,打穷了三个国家,富了三个国家,中国也在其中?

文史旺旺旺
2025-10-05 22:31:03
刚刚,直线拉升!不到1分钟,涨停了!

刚刚,直线拉升!不到1分钟,涨停了!

中国基金报
2025-11-03 10:55:06
广州地铁回应“‘摇一摇’广告影响扫码乘车”:已立即关闭

广州地铁回应“‘摇一摇’广告影响扫码乘车”:已立即关闭

澎湃新闻
2025-11-03 12:36:27
2025-11-03 13:07:00
云上乌托邦 incentive-icons
云上乌托邦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一个扎根行业多年的资深媒体人 用专业角度带你领略全世界所有趣事?
6787文章数 145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头条要闻

媒体:高市早苗发表涉台错误言行 中方直接"亮剑"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本地
艺术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艺术要闻

70后夫妻住700㎡,太太拥有专属楼层:婚姻更稳了

亲子要闻

双喜临门!她官宣结婚怀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