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月8000元以上手机市场份额揭晓!
苹果拿下66.26%,华为22.60%位居第二,其余品牌合计不足一成,高端格局肉眼可见地“二分化”。
这不是一张热闹榜单,而是利润地图。8000+价位承载的是溢价、服务和生态复利,谁守住这里,谁就能反哺全线产品与渠道。
![]()
苹果为何能把份额抬到三分之二?硬件只是门票,真正加分的是跨设备协同和金融工具。AirDrop、接力、iCloud把效率拉满,以旧换新和分期把决策门槛拉低。
更关键的是保值率。三年后折旧更可控,总拥有成本不一定比中端高多少。这是高端用户“越换越苹果”的底层逻辑。
华为的22.60%同样扎实。麒麟回归带来端侧算力与调度闭环,鸿蒙把手机、车、家串联,通信与信号是稳定体验的地基,再叠加强势线下服务,转换率很高。
注意季节性因素。6—8月有618清仓与新品预热,供给稳定者得势。苹果与华为都实现了“现货+口碑”双轮驱动,其它品牌若无爆点,容易被动。
![]()
榜单里的“小份额”并非技术不行,而是叙事未站稳。想拿下8000+,除了影像和屏幕,更要给出长期承诺:系统节奏、保修策略、二手回收、企业采购。
今年还有两股变量会改写下半场。其一,供给爬坡与补贴加码,新机溢价会回落。其二,安卓高端的新叙事:端侧AI落地、潜望长焦进化、光学镀膜与本地模型,谁把“高端=省心”讲明白,谁能跨线。
从消费者视角,决策别只看跑分与堆料。把“日常效率、信号稳定、售后半径、保值回收”做成清单,算的是三年账,而不是首月热度。
![]()
如果你重度跨屏办公,生态与保值优先,苹果依旧是低风险解法。如果你更在意信号、车机互联与端侧AI,华为的体验闭环更有吸引力。
其他品牌并非没有机会。抓住“直屏大电池+潜望长焦+长质保”的组合拳,再配合企业服务与以旧换新,完全能在细分人群里打穿一条路。
对厂商的建议也直白:别把8000+当“参数秀场”,把系统迭代节奏写进白纸黑字的承诺里,把二手回收价格前置,让用户看到长期确定性。
![]()
我更愿意把这份榜单当作一次“复利测验”。生态、服务、金融与保值,哪个短板都会拉低高端留存,补齐它们,比再刷一次跑分更重要。
那么在8000+预算里,你会先选生态效率,还是信号影像,或是保值回收?
评论区来说一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