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韩世明。在中医肿瘤临床披荆斩棘50多年,越来越笃信一句话:万物相生相克。肿瘤再凶,也自有能降伏它的“克星”。今儿就给大家引荐这味习性刚猛、作风顽强的抗癌奇兵——蜈蚣。
![]()
中医肿瘤专家韩世明教授
蜈蚣,是让很多人都害怕的百足虫,但它入药,尤其是对付肿瘤,那可是《本草纲目》里都点名能“攻毒散结”的狠角色。它性子辛温,有毒,力猛善走,专入肝经。像那种病程日久、毒根深种、疼痛剧烈的癌症,比如肝癌、骨癌、脑瘤,它就像一支深入敌后的特种部队,执行的就是斩首行动。
肿瘤在中医看来,发展到后期往往成为一团阴寒凝滞、毒瘀互结的顽垢。这团东西像块冻透了的坚冰,堵在经络里,不但自己顽固不化,还把气血通道彻底封死。病人为什么会有针扎一样的剧痛、夜晚加重?为什么肿块坚硬如石?就是这“阴毒”在里面作祟。
而蜈蚣这味良药,味辛性温,毒性猛烈,行动迅速。辛味能散能通,温性能化开阴寒,它的药力极其走窜,能钻筋透骨,直抵一般药力难达的病所,把那股阴寒毒结的“死气”给冲散、化开。这叫“以毒攻毒”,用其迅猛之势,破开顽固之结。
不仅如此,蜈蚣还含有多种抗癌成分:
一是蜈蚣体内的酶类及毒性蛋白能直接毒杀肝癌细胞,抑制其疯狂复制,好比精准端掉癌细胞的“老巢”,从而有助于控制肝部肿瘤的增大,缓解由此带来的胁下胀痛、憋闷感。
二是其所含的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性蛋白质具有显著的镇痛效果,能有效缓解肿瘤侵犯神经或压迫肝包膜引起的胁肋针刺样剧痛,好比拔除了扎在肝脏的“毒刺”,大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三是其含有的小分子多肽及氨基酸等成分能积极调节免疫,唤醒身体里“沉睡”的免疫细胞,增强它们识别并清除扩散癌细胞的能力,这对于控制肝癌转移、改善全身疲乏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
中医肿瘤专家韩世明教授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亲诊的真实案例:
患者情况:一位姓陈的退休工人,68岁,原发性肝癌,右胁下肿块坚硬,痛起来像有锥子在里头钻,尤其到了晚上,根本没法入睡。
中医辨证:我见他面色青灰,舌质紫暗,舌边满是瘀斑,舌下络脉粗黑怒张,脉象沉弦紧,仿佛一根冰冷的铁丝。这是典型的“毒瘀深伏,阴寒凝滞”。
中医开方:陈先生的病邪盘踞得深,得用个有穿透力的药方子,因此里我以蜈蚣为君药,配上全蝎、制附子、干姜、黄芪、当归。
方解:方子里我以蜈蚣为君药,取其攻毒散结、通络止痛之大力,直捣病巢;配上全蝎,二者协同作战,增强搜风通络、解痉止痛之功;加入制附子和干姜,温阳散寒,为蜈蚣的行动提供动力,助其化开阴凝;再用黄芪和当归大补气血,既扶助正气,又防止攻邪之药耗伤根本。
治疗结果:陈先生服药一周后,欣喜地反馈说夜间疼痛明显减轻,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连续调治两个月后,胁下肿块触感变软,疼痛基本控制,面色也透出些许红润。他感慨道:“韩大夫,之前疼得我想死的心都有,现在总算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了。”
最后大家切记:蜈蚣为大毒之品,乃“虎狼之药”,虽然是中医手里的利器,但绝对不可自行购买使用!其用量有严格限制,通常入煎剂1-3条,且需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精准辨证,配伍得当,以制其毒性而扬其药性。孕妇绝对禁用,体虚者尤需谨慎。
注意:中医药治病讲究因人制宜,一定要在专业医师指导下用药。每个人的体质病情不同,用药也大有讲究。如果您正在抗癌路上,一定要找专业中医师面诊,制定适合自己的调理方案。
韩世明主任每周日上午于北京和平中西结合医院(朝阳区和平里北街5号,近柳芳地铁站A西口)出诊。患者可通过北京和平中西结合医院公众号、微信、北京114挂号平台、百度健康等正规渠道预约。
粉丝朋友们信赖我,经常在线上留言提问,并得到了帮助。但留言众多,我害怕会漏看信息。所以大家可以按照下方图片的方法咨询,我会快速回应,给你解决方案。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