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风呼啸的维多利亚港岸边,一位年轻母亲牵着孩子的手在警戒线外徘徊,手机镜头对准滔天巨浪——这一幕在"苏拉"台风袭港期间并非电影场景,而是真实发生的险情。香港警方证实,该女子因在八号风球期间擅闯危险区域被拘,这起事件再次将"灾难观光"的伦理争议推向风口浪尖。
现场视频显示,事发时海浪已越过防波堤,飞溅的水花夹杂着碎石砸向观景台。警方记录表明,该女子带着约7岁幼童突破警戒线,在执勤人员三次警告后仍拒绝撤离。天文台数据显示,当时瞬时风速达每小时120公里,相当于轻度台风级别,沿岸已启动"巨浪警报"系统。这种明知故犯的冒险行为,让救援人员捏了把汗。"一个浪打来可能卷走两个人"的担忧并非危言耸听。
深水埗居民陈伯对此类现象见怪不惊:"每年台风天总有人来拍短视频,以前是年轻人,现在连家长都带着孩子冒险。"香港安全教育中心的统计数据触目惊心:近五年台风相关意外中,76%受害者是为拍摄极端天气画面涉险。心理学教授梁美琪分析,社交媒体点赞刺激与灾难现场的"壮观美学",形成了危险的吸引力组合。
法律界人士强调此案的警示价值。根据《香港法例》第295章,在八号或以上风球期间进入危险区域可被判监禁2年。此次警方罕见采取即时拘留,释放出刚性执法信号。更值得关注的是儿童安全问题,社会福利署已介入评估是否涉及疏忽照顾。律师黄国栋指出:"家长若为博流量让孩子置身险境,可能面临监护权审查。"
极端天气正在考验城市的文明尺度。当台风"苏拉"的余威还未散尽,这起案件留给我们的思考远比画面震撼——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如何守住安全底线?或许正如那位执勤警员的朴素质问:"什么样的点赞值得用生命冒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