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9月26日,2025年WTT中国大满贯首个比赛日战罢,国乒8人出战资格赛拿下7胜1负,可16岁世青赛四冠王李和宸的失利成了最大意外。更令人意外的是,曾击败过孙颖莎的印度名将艾希卡1:3遭逆转,奥运选手赵大成资格赛一轮游。一边是国乒小将的成长阵痛,一边是外协会名将的集体滑坡,这场资格赛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门道。
16岁的李和宸开局就让人看到惊喜,凭借快如闪电的主动进攻完全压制19岁的巴西奥运主力莱昂纳多·饭冢,正手暴冲直线屡屡得手,仅用十分钟就以11:4速胜首局。
第二局画风突变,饭冢调整了发球策略,通过侧旋长球和近网短球的交替变化,死死盯住李和宸的正手空档施压。李和宸接发球开始出现迟疑,连续两记正手进攻打丢,比分很快被拉开到5:9。尽管他奋力追至7:10,最终还是以7:11输掉这局。
第三局饭冢延续战术,李和宸的反手失误开始增多,一次反手快拨下网、一次侧身反拉出界,比分很快落后到2:6。他试图通过提速挽回颓势,却因急于求成再次失误,以7:11再丢一局。
第四局成了运气与实力的较量,双方从2平缠斗至8平。关键分时饭冢先是一记擦边球得分,紧接着又靠擦网球拿到赛点,最终以11:8锁定胜局。这场失利暴露了李和宸在成人赛事中应对战术调整的短板,国青教练组早指出的“技战术不够厚实”问题在此刻显现。
![]()
另一场女单比赛里,朱思冰上演了教科书级的逆转。开局她状态慢热,连续正手失误让比分一度0:6落后,场边教练频频摇头。
眼看局势失控,朱思冰突然改变节奏,用变幻莫测的削球旋转限制对手。她的近削动作小、旋转强,远削弧线长、落点刁,很快让拉科瓦奇陷入被动。从3:7开始,朱思冰打出11:1的得分高潮,以11:7完成逆转。
后两局朱思冰彻底掌握主动,针对拉科瓦奇反手薄弱的软肋,频繁调动其正手大角。第二局双方战至4平时,她连得4分拉开差距,以11:6再胜。第三局更以5:0开局,最终11:5锁定胜局。这种“削中带攻”的打法,正是国乒近年重点培养的特殊打法方向。
![]()
印度名将艾希卡的出局堪称大冷。这位去年曾在团体世乒赛击败孙颖莎、亚运会女双战胜奥运冠军组合的选手,首局凭借独特的旋转变化以11:8拿下。
从第二局开始,奥尔特加逐渐适应了她的节奏。艾希卡在多拍相持中明显占下风,正手进攻失误率飙升,以6:11、8:11连丢两局。第四局艾希卡虽顽强抵抗,却因关键分处理失误,最终9:11输掉比赛。
艾希卡的陨落并非个例,印度的阿库拉、巴特拉近年都出现成绩滑坡,韩国奥运选手赵大成更是从主力沦为资格赛一轮游。这背后是基本功的短板,一旦被对手研究透打法,所谓的“特殊技巧”便难以为继,就像当年被国乒针对性破解的日本选手一样。
![]()
资格赛激战正酣时,国乒主力已在紧张备战28日开打的正赛。女单卫冕冠军孙颖莎状态火热,今年已斩获2个大满贯、2个冠军赛及世乒赛、世界杯冠军,她直言连夺瑞典大满贯和澳门冠军赛让自己信心更足。
王楚钦则剑指三冠王。去年状态欠佳无缘冠军的他,今年搭档林诗栋冲击男双——这对组合曾在新加坡大满贯连克瑞典世锦赛冠军和法国世界第一组合夺冠。混双赛场他再联手孙颖莎,强强联合的阵容让他有了冲击三冠的底气。
首个比赛日的胜负早已尘埃落定。李和宸的失利是成长必经的代价,朱思冰等削球手的崛起则印证了国乒特殊打法培养的成效。外协会名将的集体滑坡,更凸显了国乒“先练基本功再上赛场”模式的高明。
当孙颖莎在训练馆打磨发球,王楚钦与林诗栋磨合跑位时,答案已然清晰:国乒的长盛不衰,从不是靠运气,而是梯队建设的深谋远虑与日复一日的基本功打磨。这场大满贯,不过是又一次实力的展示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