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路知遥 编辑|Cong
![]()
雷军这次的年度演讲,留给汽车的篇幅其实并不算多。
前半段的演讲,雷军分享了一些发生在SU7、SU7 Ultra以及YU7立项和研发阶段的故事,听起来仿佛是听过很多次的。
后半段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小米在最后阶段推出了自己针对汽车的“私人定制”业务,试运行一年、只服务于SU7 Ultra和YU7 Max车型、每月服务40个用户、单用户至少10万元下单的要求意味着,这项服务在现阶段暂时也只是对于最高层级用户的又一次筛选。
![]()
在雷军演讲的庞大叙事下,“困难重重 - 我们想干 - 外界质疑 - 我们偏干 - 团队热爱 - 我们爱干 - 排除万难 - 我们能干”已经是比美国主流电影还要固定的套路。但也只有完整听过发生在造车前后的种种故事,才能更加真实的感受到一个被主流世界认为是手机厂的企业,转身造车到底需要跨过多少洪流。
这个问题并不是我丢出来的,当小米给纽北官方发去邮件的时候,德国人抛出的第一个问题也是一样的。对车企来说,开亲手打造的车、去纽北驰骋、跑出值得称道的出色圈速,这从来都不是造车的必选项。
![]()
这样的执著很小米,而执著的过程,则是小米成为首家横跨手机、汽车和家电的科技公司道路上,最鲜明的一个标志。不管是3nm制程的芯片,还是SU7 Ultra让世界见识到的中国速度,小米收获的,是一次从不可能到可能的最终实现之后,所有人都不得不正视的眼光。
就比如刷新纽北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的SU7 Ultra,本身就经历着从立项到终止再到立项的内部波折,毕竟在这个项目立项之初,小米还只是一个“手机公司”,在SU7 Ultra最初立项的21年12月,同时启动SU7和SU7 Ultra对小米还是显得压力巨大。
不被大家看好已经成为了小米的习惯,SU7在开发的关键期就有过这样的经历,而SU7 Ultra在挑战纽北的时刻上,还遭受着天气的捉弄。
习惯了被当成underdog,以至于雷军在小米YU7推出之前一致被外界看好的时候,反而觉得心里更加没底。
![]()
但小米YU7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我们总说“雷军卖车,开单一天,交付一年。”YU7在开售18小时内就锁单24万台,上市2个月就交付了4万台,但外界的戏谑是真的,目前的锁单辆雷军能在一年内交付完成都要谢天谢地。
可哪怕是到了这个阶段,雷军和小米还是有点那种执著劲儿。
作为一台家庭用户占比达到69%的SUV车型,小米YU7前段时间也去跑了赛道,用原厂的米其林PS EV运动胎就跑出了1分43秒384的成绩,位列浙赛SUV圈速总榜的第五位。而且,YU7也正在准备挑战纽北,再去那条对全世界车迷有着特殊情节的赛道上证明一下自己。
![]()
在小米一路走来的字典里,“热爱”始终都是一个重要的词,不管是因为为爱发电来搞手机ROM,还是慢慢开始磨硬件,直到现在的做车,没有心怀热爱的团队,小米也不可能走到今天。
小米的首席测试车手、动态性能工程负责人阿灿成为了在雷军年度演讲中反复出现的那个人,以他为代表的工程师们野心勃勃,希望倾尽全力做点惊天动地的大事儿。
但阿灿在演讲的现场,却成为了一个大家的“轻松时刻”。
他的情绪和小米SU7(参数丨图片) Ultra一样一波三折,从立项到撤项再到立项,阿灿等来了SU7 Ultra跑上纽北,却没等到自己开车刷新纪录——因为小米提前半年定下的2天包场,却都因为下雨而无法刷圈。最后拼了命要来的10分钟刷圈时间,为了保证成绩只能留给更加熟悉赛道的本地车手。
哪怕如我一般不是小米的粉丝,也还是要对一个这样的团队投去更多的敬意。毕竟,这个世界,拥有太多走到一半就忘了自己为什么要出发的人。
小米从手机厂到科技厂,从做手机到造车的转变,在不知不觉中激励了很多人。
雷军在年度演讲里,分享了他和凡客陈年之间的故事。作为雷军28年的老朋友,陈年在听完雷军造车的故事之后重燃斗志,把曾经员工过万的凡客彻底归零,开启全新的电商之路,还把凡客做到了抖音男装前三。
![]()
“55岁正是闯的年纪”,这句话对我们这些普通牛马来说听着着实有点刺耳。但那种勇往直前的冲劲却足以感染更多的人——让你闯也不一定是要在职场里闯,人生的可能性原本就该由自己书写。
到这个瞬间,我终于意识到,我们当然可以对小米汽车抛去各种质疑和批评,雷军自己也说“小米是全网被黑最惨的车企之一”,巨大的流量伴随着的是巨大的争议。但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正是因为有雷军和小米这样的人和企业存在,商业世界才会拥有更大的活力。
作为最近几年最具现象性的汽车品牌和产品,小米的成功本身就具有着极大的指引能力:它在告诉身后还在犹豫的入场者们,如果你们愿意拿出热爱、执著、钻研的精神,为了梦想去拼一把,虽然没人能保证结果,但起码你会距离成功更近一点——“你只管努力,剩下的交给天意。”
![]()
一位电视剧制片人曾经和我说过:“电视剧所承载的不仅仅是现实世界,更要为现实世界造出一个梦,让更多的人走进梦中,感受到希望的召唤。”雷军造车的故事,正如一部老套、波折却有着完满结局的电视剧,为更多的人构筑了一个一往无前的梦。
不只是造车,它可以是任何一个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