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招生量远超本科生,名校研究生难逃学历通胀

0
分享至



很多用人单位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既然研究生比本科生都多,当然名校的本科生更有含金量。

撰文丨青柳

日前有网友发现,南京大学2025级本科新生有4113人,研究生新生则有9222人,研究生数量是本科生的2倍多。

这个问题并不是南京大学独有的,国内有太多的大学,早就开始本研倒挂了。

而且更可怕的是,在不少名校中,博士生几乎和本科生一样多。这类似个倒金字塔,高等教育里的“初级”——本科,反倒是人数最少的了。

这会带来什么?

在我看来,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进一步加剧“第一学历歧视”,且让这种“歧视”越来越显得合理。

01

有机构统计,在2025年,仅“双一流”高校方阵里,已有至少44所,研究生人数超过本科生。

例如,复旦大学25级本科招生4000人,研究生招生1.3万,研究生数量是本科生的3倍多。此外,像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多所高校,今年的新生研本比不仅高于学校此前公布的在校生研本比,也超过去年招生研本比,呈现“步步高升”的态势。

不仅是大学,甚至大学扎堆的城市,研究生都比本科生更多。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的《2022-2023学年度北京教育事业发展统计概况》,2023年北京高校全日制毕业生数量约29.6万人,其中研究生16万余人,多出本科生3万人。

这可能也是“情有可原”。一览这些本研倒挂的学校名单,就能发现这些学校其实还不错,都是所谓的“研究型大学”。既然是研究型大学,那么多一些研究生,合情合理。

不过,以后可能又变了。2024年《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发布,此次授权审核共新增 831 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 1924 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而据统计,本轮拟新增学位授权点大于 10 个的“双非”院校(非“985”、非“211”院校),硕士点的涨幅多数都达到了 300%,也就是所谓的“二本硕士点正呼啸而来”。

那么,未来这种倒挂,必然进一步加剧。也不仅仅是知名大学,研究生全方位增长,大家“喜大普奔”。

02

研究生剧增,到底有什么影响?

如果有大局观,应该会觉得“这是好事啊”。比如更多的人有受教育的机会了,劳动力整体的受教育层次提高了,大家是不是“都有光明的前途”另说,但至少“硕士或博士”学历说出去好听啊。

不过站在个人来说,至少有一点无法忽视:“第一学历歧视”肯定会加剧。

所谓“第一学历歧视”,就是看重本科背景。本科院校一般,哪怕研究生背景刷得很漂亮,一样没什么用。

这种情况已经非常常见,也几乎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原因也很简单,很多用人单位就是这么简单粗暴:既然研究生比本科生都多,当然名校的本科生更有含金量。

而且这也跟高考和考研的机制有关。高考是一种无差别竞争,动辄就是几十万人一起,然后要进入前几百才算是“优秀”。这个如果不考虑到地区差异和特殊渠道,简直无可指摘,连面试都没有,只有一个量化的且残酷的纸面成绩。

但研究生不一样。考研,可以挑专业,竞争体量只是几十个或者上百个人。虽然这也很不容易,可因为有和老师“套瓷”环节,还有各种所谓夏令营、保送,竞争烈度要低几个档次。

至于读博,那就更多偶然因素了——和跟了几年的硕导说想“读博”,双方一合意,还有多少“留给外人”的空间?

用人单位对此心知肚明,这也是为什么他们会看重“第一学历”。这可能都无关智商,而是一种“服从性指标”,能在高考这种全科目、以刷题为核心战术的考试中胜出,那最起码是最能“坐得住”的,这当然比为了读研而去想花钱发论文什么的可靠得多。

不仅是用人单位,就连老师都开始“歧视”研究生了。几年前就有中国人民大学某教授发文,表示非常不喜欢给研究生上课,而给出的理由是,跟本科生相比,他们差距很大,既没有基础又没有求知欲,很多最基本的常识,一问三不知,不以为耻,只知道完成必修课程,修满学分,顺利毕业。

这其实也不太完全能怪研究生。研究生大多数要直面求职压力了,不像本科生,很多还想着“反正我要读研”,更有闲情逸致“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不过数字不会说谎,研究生的整体竞争力确实在下降。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4年,硕博学历应届毕业生offer获得率为44.4%,较上一年下降12.3%,且低于本科生的45.4%。

别说硕士了,博士都不如本科生。陕西省学生就业与留学服务中心发布报告指出,2023年该省高校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76.68%,相比2022年下降9.45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81.19%,相比2022年上升2.61个百分点。

所以,“第一学历歧视”已经不只是情绪和心态,已经清晰地反映在数字上了。研究生扩招,但含水量也在扩张。

03

于是,考研人数开始下降了。

据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4年的438万减少50万人,相比2023年减少86万人。这已经是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

这不是学生变少了,这几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一直在增加,2025年达到1222万人,再次创下新高。

那么考研人数下降,就是很简单的原因——学生不再天真地相信,更高的学历会许诺一个更好的工作。

今天的研究生教育和大学生体感,颇有点自说自话的意味:一边不是不断地扩招,是学校通稿里教育质量如何如何提升;另一方面却是一种快速贬值,在就业市场上的附加值不断摊薄,高等教育逐次升级的叙事解体。

当然,这不是研究生有什么错,而是人们配不上研究生——是真的配不上,社会提供不了、也不需要这么多高学历人才。

即便有人说高考更能体现智商,但知识并不是智商的等价物,知识是时间的等价物。高考数学考满分,其知识范围也没有超过17世纪的层次,这种知识放到现代,实在谈不上什么高级。

而时间才能换来知识,比如更长时间的阅读文献——包括时间更加集中,把各科刷题的时间集中到某一个方向上的阅读,这种时间累积才能叠加知识。或许很多人对研究生的水平表示不屑,但平均来说,一个人只要花了更多时间阅读,哪怕效率奇低,也依然在增长。

可惜的是,等他出了校门,才发现很多地方,好像真的17世纪的知识就够用了。就像近些年兴起的那个词“牛马”,就非常贴切:只要体力够好,会跑、能挤奶,这就够了。

用人单位看中的“第一学历”,无关乎“牛马”的创造力,而是一种“血统”——更听话、注意力更集中,这就是最好的。

仔细想想也很无奈。研究生没有做错什么,甚至大学大力发展研究生也没什么错,毕竟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生其实也比本科生多得多——据哈佛官方的数据,2024年该校秋季入学学生总数24519人,其中本科生也只有6980人。

而让研究生如此尴尬的,终究还是整体的水位——他们已经爬得够高了,转头一看才发现,自己只有打个“跳楼价”,才能落到能上岸的地面上。

*本文为冰川思想库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颠覆认知!地壳中仅28克,美国如何用这种最稀有元素杀癌?

颠覆认知!地壳中仅28克,美国如何用这种最稀有元素杀癌?

趣味探索
2025-11-02 23:32:59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上官正义为什么不受欢迎?

上官正义为什么不受欢迎?

上峰视点
2025-11-03 09:34:58
一位常年和老虎打交道的护林员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

一位常年和老虎打交道的护林员告诉我:90%的人都不知道

忠于法纪
2025-10-29 09:24:43
中英香港谈判中方为何吃暗亏?因我方出内鬼,6年后中央布局抓捕

中英香港谈判中方为何吃暗亏?因我方出内鬼,6年后中央布局抓捕

阿胡
2024-10-11 16:54:21
37岁景甜在安徽小镇被偶遇,她打扮朴素,皮肤白皙 娇俏可爱,好美

37岁景甜在安徽小镇被偶遇,她打扮朴素,皮肤白皙 娇俏可爱,好美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05 09:38:12
万科千亿资金迷局:高管空手套利,谁来买单?

万科千亿资金迷局:高管空手套利,谁来买单?

流苏晚晴
2025-11-03 19:03:00
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一条河附近

四渡赤水简单来说,就是40万国军把3万人的红军包围在一条河附近

忠于法纪
2025-11-04 09:02:20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被曝核酸造假,半年敛财4.5亿,核酸大王张核子最终下场如何?

蜉蝣说
2025-10-05 23:57:52
扁鹊为何从课本中移除?四川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开他的身世之谜

扁鹊为何从课本中移除?四川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开他的身世之谜

小豫讲故事
2025-10-28 06:00:07
汪东兴提反对意见,邓公起身质问:为什么你每次开会都唱反调?

汪东兴提反对意见,邓公起身质问:为什么你每次开会都唱反调?

瀚霖学史
2025-10-24 09:04:10
同学聚会,班长让每人交800,我找借口没去,第二天有人找上门

同学聚会,班长让每人交800,我找借口没去,第二天有人找上门

船长与船1
2025-11-05 09:03:14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一种能延缓衰老的运动,抵御肌肉流失,逆转衰老进度

增肌减脂
2025-11-03 16:49:45
已冻结阿布24万镑3年!英政府震怒:他有15亿贷款 剩余9亿需捐出

已冻结阿布24万镑3年!英政府震怒:他有15亿贷款 剩余9亿需捐出

风过乡
2025-11-04 21:14:31
贵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调整

贵阳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调整

极目新闻
2025-11-05 09:50:06
风向变了?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媒体齐发声:中国已在关键领域崛起了

风向变了?以德国为首的西方媒体齐发声:中国已在关键领域崛起了

历史求知所
2025-11-04 11:10:03
炸裂!曼联痛下决心:7000万先生免费送!

炸裂!曼联痛下决心:7000万先生免费送!

澜归序
2025-11-05 11:29:27
亚冠精英东亚区最新积分榜:海港继续垫底,成都跌至倒第二

亚冠精英东亚区最新积分榜:海港继续垫底,成都跌至倒第二

懂球帝
2025-11-04 23:53:17
川普迫不得已支持民主党人,拒绝为共和党候选人背书

川普迫不得已支持民主党人,拒绝为共和党候选人背书

寰宇大观察
2025-11-04 19:25:23
2025-11-05 12:04:49
冰川思想库 incentive-icons
冰川思想库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2499文章数 12400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我们还能相信所谓的教授吗?

头条要闻

牛弹琴:美国上演极致"流氓外交" 让西方媒体目瞪口呆

头条要闻

牛弹琴:美国上演极致"流氓外交" 让西方媒体目瞪口呆

体育要闻

贝克汉姆获封爵士 曼联官方祝贺

娱乐要闻

王家卫事件再次升级,可怜了这些明星

财经要闻

飞天跌破1700元 茅台迎来最不确定的冬天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投票在即,大股东反对

汽车要闻

内饰配置再提升 新款极氪X内饰官图发布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数码
艺术
教育

2025羽绒服8大流行趋势,温暖时髦过冬天!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数码要闻

英特尔酷睿Ultra 200系列CPU双11装机攻略,这几款技嘉主板别错过

艺术要闻

56亿!381米!南宁第二高楼!网友:这朵“莲花”确实霸气!

教育要闻

禁止学生回寝室午休,教育局回应:未强制限定午休地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