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今天,微信群里在传一个火灾,说死亡6人。
有朋友发比较详细的信息给我,包括起火的时间(凌晨),着火的楼有几层(5层),在几层(4层)起火,是个家具厂(店),等等。
因为官方目前还没有公开这些消息(对事故类的,发生之后,哪些要向社会公开,好像还没看到有什么明确规定,那么,不公开是不是也不算违规?),所以我们在聊这起火灾的时候,就不说是哪个地方的了吧。
我们讨论一起火灾,核心目的是要搞清楚怎么才能避免,比如避免伤亡。本着这个目的,我们简单分析和讨论一下:
根据群里传的内容,我去查了一下这家单位,网上其实有很多这家单位的信息,包括建筑的外部和内部。我有截图,临时先不放了。
先说两个基本的情况吧:
首先,这是个家具厂(店)。一方面可以生产家具(这就是厂房性质),另一方面可以展览和售卖家具(这就是店的性质),据这家公司多个账号的宣传,他们的展厅面积达到2000平,这样推测的话,也就是这栋建筑的一层面积大概是2000平米。他们的展厅(店)在3层,生产和仓库在4层。
其次,这个火灾的死亡是因为救火。火灾发生在凌晨,家具厂(店)是不住人的,发现火灾之后,相关人员去救火,因此导致了死亡。
接下来,分析一下我们单位能够改进的地方:
能发生火灾,大概率是火源没管好。4层是生产和仓库的话,那么用电肯定是存在的,电气线路、电气产品都有发生火灾的概率,同时,有人生产也会存在其他火种,比如吸烟等。
作为单位来讲,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是最重要的一个制度,要认真制定并抓好落实。这事抓好,就不会起火。
导致人员伤亡,是我们单位和普通人对灭火的风险评估不足。在建筑内部发生火灾,最大的危险是:火灾可能会快速发展,产生轰燃,引发整个空间内的着火,同时产生大量有毒烟气。这种情况,消防员也牺牲过不少,所以内攻为啥要慎重进行,就是风险比较大。作为生产、存储家具的场所,可燃物多(木材,海绵,油漆等),有些东西燃烧特别快(海绵,主要就是聚氨酯泡沫),当人员进入救火时,如果不能判断好轰燃的时机,如果不考虑烟气的巨大伤害,则非常容易导致伤亡。
要提醒的是,灭火器只能扑灭初起火灾,第一时间使用消火栓是更可靠和有效的灭火措施。
作为单位来讲,要制定和熟练掌握灭火操作规程。明确怎么使用灭火器、消火栓,要明确什么时候灭火、什么时候疏散撤离、什么时候打119电话……,如果灭火能力强了,那么火就不会烧大,至少人不会伤亡。
吸取火灾教训,每次火灾之后都能有所借鉴和进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国庆和中秋快要到了,看下相关资料和视频吧:
学习资料
![]()
靠山屯闲话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
未来不迎,纵情向前。
屯主微信号:ifire-ta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