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蝶亚科—锷弄蝶族(下):酣弄蝶
7.酣弄蝶属
酣弄蝶属(学名:Halpe)是弄蝶亚科锷弄蝶族里的一个属。共有53个物种,分布于东亚,是该族少数广泛分布至马来群岛的种群。
![]()
(1)种系发生
酣弄蝶属是锷弄蝶族中一个属次分类,该族曾以此属命名“酣弄蝶族”(Halpini),然而国际动物命名规约否认了这个命名。酣弄蝶属的演化支在约1810万年前开始形成,与之有最紧密亲缘关系的分类,是作为两个演化支,四个属级分类的姐妹群,包括讴弄蝶属+俳弄蝶属的演化支和琵弄蝶属+Praethoressa的演化支。
此属共有约50多个物种,物种之间的演化关系未明,截至2019年的研究发现此分类当中有明显的次级演化支。
(2)地藏酣弄蝶
地藏酣弄蝶(学名:Halpe dizangpusa),是属于弄蝶科的一种蝴蝶。
①形态特征
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端部尖出有钩),触角基部互相远离;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飞翔迅速而带跳跃。弄蝶科和小灰蝶一样在蝴蝶中体型算是小的,前翅三角形,后翅卵圆形。暗黑色或棕褐色,少数种类为黄色或白色。外观朴素并不华丽耀眼。
②分布
分布于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
8.讴弄蝶属
讴弄蝶属(学名:Onryza)是弄蝶科下的一个属。
指名讴弄蝶(学名:Onryza meiktila)是一种美丽的蝴蝶,也被称为“月光蝶”、“皇家蓝斑蝶”等。这种蝴蝶分布于亚洲、澳大利亚和太平洋岛屿,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物种。
指名讴弄蝶身体呈黑色,翅膀上有白色、棕色和深紫色图案,其中包括明亮的天蓝色斑点和带有金属光泽的紫色条纹。雌性比雄性略大,并且翅膀上的图案更加鲜艳。
(1)生活习性
指名讴弄蝶常见于花园、公园以及草地等地方。它们生活在广阔区域内,在不同的季节里会迁徙到不同的地区。通常在早晨或傍晚飞行,喜欢吸食花粉和树液。
指名讴弄蝶在繁殖期间会选择一块适合产卵的叶子,雌蝶会在上面产下一颗颗黄色的卵。孵化后,幼虫会吃掉叶子并在叶面上结丝。它们经过几个阶段的蜕皮后变成绿色或棕色的茧,并在茧里完成变态。
(2)保护
指名讴弄蝶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物种,在一定程度上不易受到生存环境变化的影响。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其栖息地逐渐减少。因此,为了保护这种美丽的蝴蝶,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保持和恢复它们生存所需的自然环境。
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不要捕捉或伤害这些蝴蝶。指名讴弄蝶是非常珍贵和美丽的物种,我们应该尊重它们,并共同保护这些生命。
9.琵弄蝶属
琵弄蝶属(学名:Pithauria)是弄蝶科下的一个属。
![]()
黄标琵弄蝶(学名:Pithauria marsena,英名俗名:Banded Straw)又名马氏琵弄蝶,是属于弄蝶科的一种蝴蝶,是琵弄蝶属的一种。广泛分布于东洋界,模式产地为印尼苏门答腊。生境为高地林区。
(1)形态
雄性成虫前翅长19-20毫米。前翅正面暗褐色,有半透明浅黄色斑,中室斑2个,下方1个较大,中域斑2个,位于cul室与m3室,2斑分开,不交搭,亚顶斑3个,位于r5室,r4室,r3室,r3室的较模糊,稍外移,主要特征是从2A脉中部到Cu2脉起点有黄色性标斑痣,基部有3条黄色长纹,位于前缘,后缘与中室基部下方;反面黄褐色,较正面色浅,浅黄色排列同正面,cu1室与m3室的斑较大。后翅正面暗褐色,无半透明斑;反面色较淡,分散有很小且模糊的小白点。
雌性成虫的前翅基部无3条黄色长纹,前后翅反面色暗褐,白色斑纹排列似正面。
(2)分布
中国(浙江、福建、广西、陕西)、印度、缅甸、越南、泰国及马来西亚[3]。
10.异弄蝶属
异弄蝶属(学名:Sebastonyma)是弄蝶科下的一个属。
苏太异弄蝶(学名:Sebastonyma suthepiana)是一种大型的热带鳞翅目昆虫,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地区。成虫体长约10-12厘米,翅展可达20厘米以上。其翅膀呈黑色底色,上面覆盖着黄色或白色的斑纹和条纹。而且在翅膀的中心位置还有一块明显的蓝色斑点,非常醒目。
除了颜色上的美丽外,苏太异弄蝶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它们的尾巴非常长,比翅膀还长!这些尾巴看起来像是装饰品一样悬挂在空中,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1)生活习性
苏太异弄蝶主要栖息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植被茂密的山林中。它们是一种喜欢阳光和温暖环境的昆虫,因此在天气晴朗的日子里会飞得很高,甚至可以飞到山顶上。而在气温较低、多云或阴雨天气时,则会停留在树上或草丛中休息。
苏太异弄蝶的食物来源主要是花蜜和树汁。它们喜欢采集一些花朵的花蜜,这些花常常是一些紫色或者浅黄色的小花。除此之外,苏太异弄蝶还会吸食树皮中的汁液,这可能与它们长长的口器有关。
(2)繁殖方式
苏太异弄蝶属于卵生昆虫,其繁殖方式比较特殊。雌性苏太异弄蝶通常会寻找一些植物叶片来产卵,在产下卵后便离开了这个地方。幼虫孵化后会开始捕食周围的植物叶片,并且经过几次蜕皮后变成成虫。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幼虫期间,苏太异弄蝶会分泌一种非常浓烈的气味,这种气味可以吸引大量的食肉植物——猪笼草,从而使得苏太异弄蝶的幼虫避免被天敌攻击。同时,这种奇特的关系也为生态系统中各个群体之间提供了新的思路。
![]()
11.索弄蝶属
索弄蝶属(学名:Sovia)是弄蝶科下的一个属。
格氏索弄蝶(学名:Sovia grahami),又名天竺小弄蝶,是属于弄蝶科的一种小型蝴蝶,体长仅有1.5厘米左右。其分布范围广泛,包括印度、中国、东南亚等地区。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华南和西南地区。这种弄蝶以其美丽的颜色和迅速的飞行速度而备受喜爱。
(1)生活习性
格氏索弄蝶主要生活在栖息于林缘、草丛和河滩等开阔场地上的植物上。它们常常在翅膀上呈现出明亮的紫色、深蓝色或浅灰色,并带有黑色斑点和白色边缘。这些颜色不仅美丽而且起到了保护作用,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避免捕食者。
格氏索弄蝶通常在早晨或晚上活动,它们会快速地飞舞并在花丛中寻找蜜源。它们的触角非常灵敏,能够感知到蜜源的方向和距离。格氏索弄蝶的幼虫以豆科植物为食,它们在树叶上构成了一个小巢,以避免被捕食者发现和攻击。
(2)与人类
由于其美丽和迅速的飞行速度,格氏索弄蝶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对象。人们经常在公园、花园或自然保护区中观察和拍摄这种蝴蝶。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环境破坏和过度开采,格氏索弄蝶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因此,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环境保护问题,并积极参与到保护这种美丽生物的行动中去。
12.陀弄蝶属
陀弄蝶属(学名:Thoressa)是弄蝶科下的一个属。
银条陀弄蝶(学名:Thoressa bitta),雄成虫:前翅长16 mm。触角长大于前翅长的一半,棒部与杆部背面黑褐色,腹面黑白相间,端突长且尖锐,稍弯曲,裸节红褐色。翅面深褐色或褐色,斑纹浅黄白色,缘毛黑白相间。前翅正面性标黑色,上下有补钉状的白色斑,中室斑2个,相连,上中室斑指向翅外缘,下中室斑指向翅基部,中域斑2个,大小及形状相似,cu1室斑位于m3室斑和中室斑之间,亚顶斑3个,排成一直斜列;反面前半部褐色,后半部黑褐色,除了与正面对应的斑纹之外,还有1列模糊的从前缘到m3室的亚缘斑带。后翅正面无斑,基部和后缘有褐色鳞毛;反面有3或4个条形银白色斑,近前缘的条形银斑最长,几乎从翅基到翅外缘。雌成虫:斑纹基本同雄性。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球生物与人类文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