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起本月最大的事情,相信大家脑海里会浮现出月初的阅兵。而如果提到阅兵中最亮眼的装备,大家应该会想到那句“打遍全球”。
在我们耳中,这句话仿佛是天籁之音一般,可是对美国和他的盟友,就未必觉得这是什么好事情了。
尤其是对于美国,出现这样的事情,显然是他们不愿意看到的。再加上他的盟友们,这样的事情也难免会让他们心慌。
于是美国也就不得不采取相对应的行动。
![]()
2025年9月中旬,加勒比海的夜空突然被四道明亮的尾迹划破,佛罗里达州外海的渔民抬头时,还以为是罕见的极光,直到美国海军后来承认,这是“俄亥俄”级核潜艇连射的4枚“三叉戟”Ⅱ潜射导弹。
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距离咱们的九三大阅兵刚好过去14天,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美军这是对着中国刚亮相的东风-5C和巨浪-3来的,说是“回应”,其实更像急着给自己和盟友吃颗定心丸。
先说说这4枚导弹的来头。美军这次选的平台是“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这可是美国海基核力量的“压舱石”,而“三叉戟”Ⅱ导弹更是经过了延寿升级,官方说能用到本世纪40年代。
从发射到落点,整个过程透着股“秀肌肉”的劲儿:导弹从加勒比海出发,飞越大西洋,最终落在距离非洲西海岸约1200公里的公海,算下来总航程刚好过万公里,这个距离不是随便选的,就是要告诉全世界,美军的潜射导弹能跨洲际打击,而且靠谱。
不过刚开始的时候,有些外媒还瞎猜,说美军这是针对委内瑞拉,想给马杜罗政府施压。这话一听就站不住脚,对付委内瑞拉用得着洲际导弹?
美军要是想威慑南美国家,派几架F-16、放两艘驱逐舰就够了,动用“三叉戟”这种能装核弹头的大杀器,纯属“高射炮打蚊子”。
真正的目标,其实是中俄,尤其是咱们九三大阅兵亮出来的那些家伙。
今年的九三大阅兵,解放军一口气展出了5款能携带核弹头的导弹,直接把“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的升级摆到了台面上。
这5款导弹里,最让美军坐不住的,就是巨浪-3潜射导弹和东风-5C洲际导弹,这俩玩意儿直接戳中了美国反导防御的“软肋”。
先聊巨浪-3,之前咱们的海基核力量有个明显的短板,就是巨浪-2导弹的射程不够。
那时候咱们的核潜艇要是想威胁美国东海岸的华盛顿、纽约这些大城市,得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一路潜到地中海才行。
可地中海周边全是美国的盟友,北约的反潜网密密麻麻,核潜艇进去跟“走钢丝”似的。
但巨浪-3一出来,情况就彻底变了。
![]()
巨浪-3的射程足够远,咱们的战略核潜艇不用再往地中海钻,只要开到阿拉伯海,甚至在南太平洋找个隐蔽的海域待着,就能直接覆盖美国本土。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咱们的核潜艇部署更灵活了,不用再盯着那几条危险的航线,美军想堵也难堵。
而且之前解放军和巴基斯坦搞联合演训的时候,就派过潜艇进印度洋,水文调查船还去过直布罗陀海峡,这些动作其实都是在为海基核力量的新部署做准备,现在有了巨浪-3,这些准备就真正派上了用场。
再看东风-5C,阅兵的时候官方特意提了一句“打击范围覆盖全球”,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覆盖全球,射程至少得2万公里以上。
这个射程有多厉害?东风-5C发射后不用走北极那条老路,完全可以往西飞,从大西洋方向突破美军的防御。
要知道,美军的反导体系一直是“重北极、轻大西洋”,冷战时期怕苏联导弹从北极打过来,所以在北极方向布了层层防线,太平洋方向也有一定防御能力,但大西洋这边的反导力量一直是个弱项。
现在东风-5C能从大西洋方向打过来,美军就有点慌了。
想补大西洋的反导漏洞?可不是加几台雷达、派几艘军舰就能解决的,得投入大量的时间和钱,而且还不能削弱北极和太平洋的防御,这边刚抽掉力量,俄罗斯那边的导弹可能就顺着北极过来了,美军根本不敢冒这个险。
美军这次连射4枚“三叉戟”Ⅱ,本质上就是想应对这个局面。
一方面是给盟友打气,九三大阅兵之后,西方阵营里不少国家都在嘀咕“美国还能不能护住我们”,美军得用导弹试射证明“我还行,我的核保护伞还管用”;另一方面也是对着中俄秀肌肉,告诉咱们“你们能从多方向打过来,我也能”。
但美军这次的“秀肌肉”,其实有点“露怯”的意思。
他们只展示了导弹能飞一万公里,却没敢秀“末端高速机动”这种突防能力。
要知道,现在解放军有红旗-29这种新锐反导导弹,要是“三叉戟”Ⅱ没有强突防能力,真打过来也未必能突破咱们的防线。
![]()
所以美军这次试射,能不能打消国内和盟友的顾虑,还真不好说,毕竟大家担心的不是“美军能不能打一万公里”,而是“美军的导弹能不能突破别人的防御”。
更有意思的是,这事儿还牵扯到美俄的核军控博弈。就在美军证实试射的前一天,俄罗斯还提议美俄继续遵守军控协议,限制战略核武器部署,甚至放话“要是美国不同意,我们就采取措施”。
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军射导弹,也有威慑俄罗斯的意思,既不想让俄罗斯觉得“美国怂了”,也想在核军控谈判里多占点主动。
其实从整个全球战略格局来看,美军这次试射就是一次“应激反应”。这些年中国的核打击体系一直在稳步升级,从巨浪-2到巨浪-3,从东风-5到东风-5C,每一步都在填补之前的短板,也在慢慢打破过去由美国主导的核威慑平衡。
九三大阅兵不过是把这种升级“摆到了台面上”,而美军的反应,恰恰说明他们已经感受到了这种平衡的变化。
不过话说回来,大国之间的核博弈,从来不是“比谁的导弹多、谁射得远”这么简单。真正的关键在于“可信度”,你的导弹能不能突破防御?你的部署能不能隐蔽?你的盟友能不能信你?
美军这次试射,只证明了“射程够”,却没证明“突防强”,更没解决“盟友信任”的根本问题。
而且要补大西洋的反导漏洞,美军得花多少钱、多少时间?这些都是实打实的难题,不是一次导弹试射就能解决的。
未来中美俄在核领域的互动,只会越来越复杂。中国会继续完善“三位一体”核打击体系,确保自身的战略安全;俄罗斯会在核军控谈判里跟美国掰手腕,维护自己的战略利益;而美国则要在“应对中俄”和“安抚盟友”之间找平衡,还得担心自己的反导体系跟不上节奏。
这三方的博弈,不仅会影响彼此的战略决策,更会塑造全球的战略稳定格局。
说到底,这次加勒比海的四道火光,不过是大国博弈的一个小片段。它告诉我们,和平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足够的实力撑起来的。
中国发展核力量,不是为了搞扩张、搞威慑,而是为了守住自己的底线,为了在复杂的国际环境里,给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撑起一把“安全伞”。而美军的反应,也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赢得尊重,才能守住和平。
![]()
眼下可以看出来,美国在面对中国的时候确实是无奈了。如果真的能在军事上胜过中国,他们又怎么会如此的忍气吞声。
美国在面对别的国家时,采用的不都是“能动手就不吵吵”嘛,之所以有现在的样子,不过是因为中国在军事实力上,早就已经胜过了美国。
单单说我们的六代机已经升空,可是美国现在是什么样子?还依旧使用语言维持着自己的脸面罢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