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22日发布声明称,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药物之一泰诺中的活性成分——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与自闭症或存在潜在关联。与此同时,美国FDA在2025年9月宣布启动药品标签修订。
然而,科学界对此反应谨慎,许多专家指出,政治声明并不等同于科学定论。目前,国际主流医学界和多项大规模研究认为,两者之间尚未确立因果关系,孕期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仍是权衡风险收益后的必要选择。
理解“关联”与“因果”的科学鸿沟
特朗普政府声明的依据主要来自观察性研究,这类研究只能发现两个事件之间存在“统计关联”,但无法证明是其中一个事件导致了另一个事件的发生。
混杂因素:芝加哥大学医学神经发育诊所主任指出,需要长期服用泰诺的孕妇,本身可能就存在炎症、感染或自身免疫问题等潜在病因,这些基础疾病可能才是影响胎儿神经发育的真正原因,而非药物本身。
关键研究佐证:2024年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的一项大规模研究,分析了瑞典近250万名儿童的数据,其初步分析似乎也显示了一点关联。但当研究人员采用了更严谨的方法——比较同一母亲生育的不同子女(即兄弟姐妹对照分析)后,这种关联就消失了。这强有力地说明,共同的遗传或家庭环境因素,才是之前观察到关联的主要原因。
方面
特朗普政府主张
科学界共识与关键证据
核心结论
孕期使用泰诺会显著增加儿童自闭症风险
因果关系尚未确立。对乙酰氨基酚仍是孕期最安全的止痛退烧药之一
证据性质
引用了一些显示“关联”的观察性研究
关联不等于因果。2024年《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一项针对近250万儿童的大规模研究发现,在比较兄弟姐妹后,关联消失
主要依据
部分研究发现正相关
家庭遗传背景、孕妇本身健康状(如炎症、感染)等“混杂因素”可能是真正原因
对孕妇建议
避免使用,除非无法挺过则限制用量
不应因未证实的理论风险而拒绝治疗高烧/剧痛。未经治疗的发烧/疼痛对胎儿风险明确
权威机构立场
FDA启动标签修订,提示“可能相关”
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ACOG)等批评政府声明缺乏证据、不负责任,继续支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临床决策:权衡已知风险与理论风险
对于孕妇和医生而言,真正的决策在于权衡实实在在的已知风险与尚未证实的理论风险。
不治疗发烧和疼痛的明确风险:医学界反复强调,孕妇在妊娠期头三个月出现发烧症状,会显著增加流产、早产和胎儿神经管缺陷等风险。而剧烈的疼痛若得不到缓解,也可能导致孕妇出现高血压、焦虑和抑郁,进而影响胎儿。
泰诺的相对安全性:在目前的止痛退烧药中,对乙酰氨基酚被普遍认为是孕期最安全的选择。其他常见药物如布洛芬或萘普生,在孕期(特别是后半阶段)通常不被推荐,因为它们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明确的不良影响。因此,在确有必要时,使用泰诺是利大于弊的理性选择。
大话精神编译,转载请联系编辑部。
投稿请联系:dahuajingshen@126.com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