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耿子叶)9月25日,大兴国际机场投运6周年。记者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上获悉,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注册企业由2019年的不足1000家增加至目前的1.5万余家。
![]()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现场。新京报记者 李木易 摄
在这个节点性时刻,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颁发首批一体化登记营业执照,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临床急需产品进口服务中心、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口腔医学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和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低空技术产业服务平台三大合作平台正式启动。同时,8个重磅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27亿元,建设产业空间13.6万平方米,这批项目投运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10亿元,进出口贸易额100亿元。
现场,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颁发首批一体化登记营业执照。根据新政策,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内新设立或变更登记的经营主体,其营业执照经营场所(住所)栏将统一标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字样,京冀两地联合设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一体化登记平台”专属入口。申请人办理业务时,可登录该平台,录入预登记地址,实现登记业务“一口登录、跨域协同”,这一创新举措打破了行政区域限制,有效提升企业跨区域经营登记的便利性,增强在临空经济区市场经营主体的归属感。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目前已实现雄安新区跨省市业务通办,推动京津冀203项“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及209项资质互认事项落地实施,并通过“云窗口”实现跨区域“一站式”办理,切实解决企业“多地跑”问题。
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临床急需产品进口服务中心,聚焦部分患者对境外已上市、国内未上市的临床急需的创新药械需求,汇聚多方资源、畅通沟通渠道,提供覆盖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产品临床急需进口“申请、评估、进口、配送、使用与全程追溯管理”全链条的一站式、集成化服务。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口腔医学产业国际合作平台,将推动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成为全球口腔医学企业的重要合作平台与创新高地。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低空技术产业服务平台,致力于加速低空领域创新技术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为低空技术企业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展示销售、供应链服务、政策咨询等全链条服务,加速低空技术产业资源集聚。
从空港到一座城,大兴机场临空经济区“振翅欲飞”。自2019年9月25日大兴机场正式投运以来,已入驻航司66家,通达航点203个,覆盖欧洲、亚洲、大洋洲近30个国家,累计通航“一带一路”17个国家,已深度融入“空中丝绸之路”大格局,“空中朋友圈”不断扩大。2024年,大兴机场进出港航班33万架次、增长11%,全国排名第9位;旅客吞吐量近5000万人次、增长26%,全国排名第6位。大兴机场综保区已获批进境植物种苗、食用水生动物、进境水果和冰鲜水产品四类指定监管场地资质,口岸功能持续完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