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一束光,能照亮一间灰暗的小屋;一份爱,能叩响一扇紧闭的心门。“焕新乐园”的故事,正是从这样微小的改变开始。我们相信,为孩子们焕新的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他们成长的起点和心灵的港湾。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又一个动人的【焕新故事】,看爱的种子如何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在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的一个小山村里,8岁的女孩呦呦和妈妈住在借来的房子里。她的世界,在2021年春天之前,显得有些拥挤和灰暗。而“焕新乐园”和志愿者们,为她改造了一方明亮的天地,更用陪伴,点亮了她的心。
第一次拥抱:叩响一扇心门
当志愿者们第一次走进那间借住的房子时,8岁的呦呦正蜷在椅子上,手机屏幕的光映着她没什么表情的小脸。奶奶的叹息在旁响起:“回家就抱着手机,谁的话也不听。”
呦呦做作业的书桌,也是一家人吃饭的餐桌。她想拥有的,是一个可以关上门、只属于自己的小世界。
破冰,始于一个意想不到的邀请。志愿者吴老师没有急于说教,而是温柔地说:“听说你忘了带作业?我们陪你去学校拿吧。”那段走去学校的路,成了改变的开始。夕阳下,呦呦的话匣子慢慢打开,她分享学校的趣事,炫耀得到的奖状。回来的路上,这个乐观的女孩身边,多了几位笑着听她说话的大人。临别时,一句“宝贝,来拥抱一个”,她便开心地投入了志愿者的怀抱。那个拥抱,像一把钥匙,叩响了她的心门。
![]()
一间新室,一隅心田:埋下光的种子
真正的改变,发生在她上学的一个午后。志愿者们趁着呦呦上学时,将她房间的墙体粉刷一新,并在楼梯口装上了明亮的LED灯。当呦呦放学冲上楼,首先迎接她的,是楼梯口一盏新装的、明亮温暖的灯。那束光,瞬间照亮了她惊喜的脸庞。
在后续的陪伴中,志愿者们将家具安装变成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惊喜”,等待着小主人的归来。呦呦不仅亲眼看到了焕然一新的房间,更在志愿者的引导下,亲手铺床、整理书桌,并将一张写满梦想的心愿卡,庄重地塞进“心愿瓶”。一场小小的仪式就此举行——签下守护房间的承诺,种下代表希望的花苗,向每一位付出的志愿者道谢。从那天起,这个房间成了她的堡垒。志愿者后来回访时发现,她总爱在自己的小床上打滚,脸上是从未有过的满足与安宁。
![]()
心灵的功课: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表达
房间的焕新是载体,心灵的陪伴才是核心。志愿者的角色,从装修工化身为温暖的陪伴者和耐心的引导者。
他们发现,呦呦在无人监督时,思维敏捷,表达欲强,能迅速完成自我介绍;但在母亲监督下写字,却显得效率不高。这并非能力问题,而是习惯和心态的差异。志愿者们没有简单说教,而是通过“计时挑战”“奖励机制”等方式,激发她的内在动力,让她体验静心做事带来的成就感。
陪伴的记录里,充满了这样用心的细节:发现呦呦喜欢指令家人帮忙,便引导她学习使用“请”和“谢谢”;观察到她情绪波动较大,便通过游戏和谈心,教她“有情绪要及时表达,哭不能解决问题”;看到她爱看书,便鼓励她写读后感,锻炼表达与总结能力。
![]()
星光渐亮:告别是为了更远的飞翔
九次陪伴,时光荏苒。2022年元旦,是告别的日子。志愿者们和呦呦一起,用照片回顾了这一年的点点滴滴。从初见的羞涩,到房间落成的欣喜,从跳绳比赛的拼搏,到写下读后感时的专注……每一张都记录着她的欢笑、努力与改变。呦呦走上前,紧紧地拥抱了每一位志愿者。那个最初的拥抱,由志愿者发出;这最后的拥抱,由她主动给予。这是一个完整的圆,一场爱的回流。
![]()
“焕新乐园”为呦呦焕新的,不只是一间房。它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一扇名为“可能”的门。门内,是一个孩子被看见、被理解、被深爱的,充满希望的未来。在这里,一颗曾经微弱的星星,学会了如何闪耀。
来源: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微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