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里的中国》第三季直播间再度启程,走进坐落于京城中轴线核心的景山公园。这座曾为明清皇家御苑的园林,虽历经岁月流转,却始终以“俯瞰京城全景”的独特视角,成为承载北京城市记忆与文化脉络的重要地标,一场以画笔为媒的园林美学探寻,在镜头前缓缓铺陈。
![]()
万春亭无疑是景山公园的灵魂所在。这座矗立在景山之巅的八角攒尖亭,背靠中轴线北端,面朝紫禁城,登亭远眺,南可俯瞰故宫红墙黄瓦的恢弘规制,北能望见钟鼓楼的古朴轮廓,东西两侧则是鳞次栉比的现代楼宇与错落有致的老北京胡同,新旧建筑在视野中交相辉映,勾勒出北京“古今交融”的城市画卷。作为景山的制高点,万春亭不仅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生动体现,更串联起京城中轴线的空间秩序,让“中轴对称”的千年营造思想变得可感可见。
![]()
景山的园景营造始终与皇家生活紧密相连,明清时期,这里既是帝王登高览胜、观星赏景的私密场所,也是皇家园林体系中“借景全城”的巧妙一笔。园内错落分布的松柏与四季花木,围绕着万春亭形成层次分明的景观,春日新绿、秋日丹枫,皆为园林增添自然意趣;蜿蜒的石阶与古朴的亭台,又默默诉说着皇家园林的雅致格调,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间,都藏着对生活美学的追求。
![]()
直播中,写生以寿皇殿为核心创作对象,将“殿、柏、庭”的三重景致巧妙融入画纸。镜头紧紧跟随画笔移动,从正殿的飞檐翘角到檐下彩绘的细腻纹路,从门前汉白玉栏杆的精巧雕花到周边古柏的苍劲枝干,每一笔都在捕捉寿皇殿独有的“庄重氛围感”——既有礼制建筑的恢弘规整,又有园林草木的灵动生机。观众透过镜头,不仅能看到绘画技巧对建筑细节的精准还原,更能跟随画笔视角,重新发现寿皇殿作为“皇家祭祀地标”的独特文化价值。
![]()
![]()
这场景山公园写生之旅,以万春亭为切入点,串联起中轴线文化与皇家园林美学。从明清皇家的专属景致到如今向公众开放的城市公园,景山的角色变迁,恰是北京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缩影。《书画里的中国》用写生激活园林的历史记忆,北京时间APP则以新媒体手段,让观众跨越屏幕“触摸”景山的美,在笔墨与镜头的交织中,读懂这座园林背后承载的京城文脉,感受中轴线之上的城市生命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