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为进一步营造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氛围,今年以来,广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烟草专卖局(以下简称“融水县局”)围绕“送法、普法、执法”三大环节精准发力,全方位构筑保护屏障,切实守护未成年人清净健康的成长环境。
送法入苗乡,普法宣传接地气
“阿叔,哪怕只卖一包烟给未成年人,也将面临罚款。”“遇到年轻顾客,不能确定年龄的,一定要查验身份证!”在大年乡的圩集上,融水县局普法人员用苗语向少数民族零售户耐心讲解法律知识。
针对县域内少数民族村寨分散、语言沟通存在差异的特点,融水县局持续开展“送法入苗乡”系列宣传活动。普法队伍深入白云乡、大年乡等少数民族聚居村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实地走访和“一对一”重点宣讲等方式,向零售户详细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及其实施条例中涉及未成年人保护的重点条款,强调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电子烟的严重法律后果与现实危害。
除了线下面对面宣讲,该局还创新形式,制作了通俗易懂的苗汉双语普法短视频,借助微信群、抖音等线上平台推送典型案例和法律知识解读,用亲切乡音让法治宣传更接地气、更深入人心。同时,普法人员巧妙利用当地坡会、节庆等传统民俗活动场合开展驻店宣传,积极推广“12313”烟草市场监管服务热线,鼓励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监督,共同推动构建社会共治的良好生态。
据统计,今年以来,融水县局已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针对性普法活动8场,覆盖30余个村寨,利用坡会等场合集中普法5场,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0余份,更新“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警示标识400余张,有效夯实了民族地区零售户守法经营的思想基础。
![]()
开展普法宣传进校园活动。吴俊鹏摄
普法进校园,守护青春促成长
“同学们,你们见过像玩具、零食的这些物品吗?请注意,这些其实是伪装的电子烟……”在融水镇中学的普法课堂上,执法人员通过PPT展示了一批非法生产电子烟产品,直观揭露其潜在危害与违法本质。
为强化未成年人保护,融水县局依托“1+N”跨部门协作机制,联合公安、市监、禁毒办等单位共同走进校园,开展“普法入校园”专项活动。通过实物展示、视频播放、互动问答等形式,系统讲解未成年人保护、烟草专卖法律法规及电子烟管理等内容,重点剖析“奶茶杯”“可乐罐”等调味电子烟的伪装形式与健康风险,明确指出“上头电子烟”属于毒品替代物,增强学生自我防护与法律意识。
活动还组织观看禁毒警示教育片、开展“三句半”表演、集体宣誓等互动环节。同学们在“防范药物滥用”签名墙上郑重签字,许下拒绝毒品、健康成长的坚定承诺,获得了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今年以来,该局已在6所中小学开展法治宣讲8场,覆盖师生近1000人次,播放警示教育片8场,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持续推动普法宣传贴近学生、走进校园。
![]()
烟草、市监部门开展校园周边市场清理整治。粟振炎摄
执法稳市场,严查严管筑防线
“学校周边严禁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电子烟等制品,请严格遵守规定,共同保护未成年人。”在融水镇中学周边店铺,县局执法人员正依法开展专项检查。
面对向未成年人售烟行为隐蔽性强、取证难等问题,融水县局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班,建立“常态监管+专项打击”双线机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持续开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清理校园周边违法售烟等专项行动,坚决斩断伸向未成年人的“烟爪”。
通过全面排查向未成年人销售卷烟、电子烟及烟卡等违法行为,对已注销许可证的商户实施“回头看”,运用数据比对、错时检查、定点蹲守等方式精准锁定监管对象,加强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的巡查力度,完善校园周边零售户动态档案,进一步压实经营者保护未成年人的主体责任。
截至目前,融水县局已联合相关部门检查校园周边店铺60余户,查处向未成年人售烟案件2起。同时积极宣传“12313”举报热线及有奖举报政策,动员群众参与监督,努力构建社会共治、多方协同的保护屏障。
下一步,融水县局表示,将继续加强跨部门协作,做实做细市场监管与普法宣传,以更严格的监管筑牢法治防线,以更温暖的普法传递法治关怀,与社会各界共同守护未成年人清新健康的成长环境。(吴俊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