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下游两岸
矗立着两座卓而不凡的城市
回溯到100多年前
他们都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祥地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城市
这两个隔江相望
共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兄弟城市
一个是江南的无锡
一个是江北的南通
![]()
无锡
![]()
南通
本周六19:35
苏超常规赛最后一轮
南通队将在宜兴市体育中心体育场
客场挑战无锡队
南通队
VS
无锡队
一个是踞江海之会的“江海明珠”
一个是抱太湖之怀的“太湖明珠”
双珠荟聚,可谓珠联璧合
阿锡,回首过往
从辉煌实业到产业合作
从醉人风景到优美音乐
江风湖韵的对话
从未停止且越聊越甜
PART01共谱“实业救国”的壮丽篇章
在清末民初的民族存亡之际
南通先贤张謇
无锡荣氏兄弟荣宗敬、荣德生
均以爱国为重
苦心探求救国途径
共同谱写了“实业救国”的壮丽篇章
![]()
张謇
![]()
荣宗敬(左)、荣德生(右)
1895年
张謇开始在南通筹建大生纱厂
之后创办了垦牧公司、面粉厂、炼铁厂、轮船公司、实业银行等各类企业
建起了融上下游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集团
形成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
![]()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
荣氏兄弟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
在上世纪30年代初
在上海、无锡、汉口和济南拥有面粉厂和纺织厂21家
到1936年,12个面粉厂每天产出面粉占全国的32.7%
9家纺织厂拥有的纱锭总数占全国26%
![]()
荣氏兄弟创办的申新纺织一厂
除了兴办实业
张謇与荣氏兄弟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把家乡作为实现强国梦的立足点
张謇在南通开办了370多所新式学校
创建了博物苑、医院、公园、图书馆等早期现代社会公共设施
使南通成为全国“模范县”、“中国近代第一城”
![]()
中国近代工业遗存第一镇——南通唐闸古镇
荣氏兄弟同样身体力行,热衷公益事业
1915年,他们开办了苏南第一家
私人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大公图书馆
![]()
大公图书馆
1916年
他们资助修建无锡最早的城市公路
还捐资修造了上百座桥梁
最著名的就是——“江南第一大桥”宝界桥
![]()
宝界桥
荣氏兄弟兴建梅园, 免费向游人开放
创办了公益工商中学等10多所中小学
走出了钱伟长、孙冶芳等大家
还凑巨资创办了闻名于世的江南大学
经过民国三十年发展
无锡从清末小城一跃成为全国工业重镇
民族工商业发祥地
![]()
落成不久的江南大学主楼
鲜为人知的是
张謇与荣氏兄弟在事业上
相互支持帮助、学习借鉴
辛亥革命后,张謇在北京出任农商总长
荣德生曾专门拜访
1919年
荣氏兄弟在无锡筹办申新三厂时遇到阻力
张謇致函江苏省长,对荣氏兄弟鼎力相助
申新三厂终于成功创办
![]()
申新三厂
1920年5月10日
荣德生第一次来南通
在天生港下船后,受到隆重欢迎
5月12日,苏社(江苏地方自治团体)在南通成立
张謇被选为社长,荣德生为理事
南通的社会发展给荣德生留下深刻印象
他说:如各县都能有张四先生其人,则国家不患不兴
1921年2月17日
张謇亲访无锡
与荣德生泛舟太湖,相谈甚欢
之后,张謇特别做《谢荣德生书》
其中写道:名埠经营,摩击百工之肆。致钦迟于枌社,弥企慕于梅园
由衷表达了对荣氏兄弟的感谢和敬意
PART02优美旋律唱响《太湖美》
阿锡!
这首歌,你一定耳熟能详
太湖美呀太湖美 美就美在太湖水
水上有白帆哪啊 水下有红菱哪啊
水边芦苇青 水底鱼虾肥
湖水织出灌溉网 稻香果香绕湖飞
2002年
歌曲《太湖美》被定为无锡市市歌
婉转优美的曲调享誉海内外
令无数人沉醉
如今《太湖美》早已超越音乐本身
成为无锡最鲜明的文化符号
而《太湖美》的曲作者
正是南通籍著名军旅作曲家龙飞![]()
龙飞
龙飞原名龚茂
1926年出生于海门临江镇音乐世家
19岁时进入新四军苏中公学三十队
报名时他取名“龙飞”
矢志当穿云破雾、克敌制胜的蛟龙
抗战胜利后
龙飞调入新四军苏中军区前线剧团
后随部队转战华中、华东野战军
龙飞一生创作了《胜利腰鼓·序曲》《淮海战役组歌》《纳西篝火啊哩哩》《盼团圆》等上千首歌曲
任红举和龙飞到太湖之滨采风
面对碧波万顷、湖天一色的旖旎风光
任红举写下了《太湖美》的歌词
之后兴奋地把歌词给“老搭档”龙飞看
龙飞一边用吴侬软语吟诵着“太湖美呀太湖美”
一边酝酿着音乐的总体构思
半个小时不到
清新优美的旋律便跃然纸上
![]()
太湖
1978年
南京军区前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李惠兰
首次演唱了《太湖美》
很快让这首歌传遍大江南北
![]()
词作家任红举(左)、歌唱家程桂兰(中)、作曲家龙飞(右)
1997年春节歌舞晚会上
歌唱家程桂兰用吴语演绎的
《太湖美》一炮打响
唤起人们对祖国和家乡深深的热爱
2002年11月28日
无锡正式将《太湖美》定为市歌
授予词曲作者任红举、龙飞
演唱者程桂兰荣誉市民称号
![]()
2025年央视春晚无锡分会场
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与琵琶演奏家赵聪合奏《太湖美》把晚会推向了高潮
从1978年的一曲成名到如今的文化IP
《太湖美》始终承载着无锡人的家园情怀
PART03《太湖》邮票见证通锡情深
阿锡!
一首《太湖美》脍炙人口
一组《太湖》邮票牵动无数情思
1995年7月20日
《太湖》特种邮票首发式在无锡太湖饭店举行
时任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为《太湖》邮票和邮品发行题字“太湖风光”
这套邮票的绘制设计者
正是南通籍著名画家范扬
![]()
范扬
《太湖》邮票全套共5枚
分别为“鼋渚春涛”“蠡湖烟绿”“寄畅清秋”“梅园香雪”“洞庭山色”
另有小型张1枚“包孕吴越”
一方小小天地
将太湖四季美景尽收眼底
这套邮票的发行
对无锡通过邮票走向世界
让世界通过邮票了解无锡
产生了积极作用
![]()
![]()
![]()
![]()
![]()
![]()
范扬在接受《太湖》邮票的创作任务后
遍访无锡美景
深度了解背后的历史渊源和风物人情
做足功课之后
范扬选择以宋代工笔之青绿手法
描画他眼中的太湖山水
20多年弹指一挥
对范扬而言
《太湖》邮票是属于他的美好而不可复制的青春才华见证
而吴越之地的太湖风光和园林名胜
也因这套邮票广为国人知晓
成为无锡一张精致的城市名片
PART04产业合作成为跨江融合典范
阿锡!从古至今
我们跨越长江的对话从未停息
你在京杭大运河与长江南岸的十字路口
是历史上著名的漕运中心和布码头、丝市
我在长江入海口北岸
通过密布的河网尤其是通扬运河
与大运河体系相连
![]()
南通往昔是优质棉花和淮盐的重要产地
在内河航运时代
南通的盐、棉、粮食等物资
通过长江漕船和运河船只
源源不断地运往江南商业枢纽无锡
进行交易和转运
这条“水上的丝绸之路”
曾是我们最活跃、最深厚的联系纽带
![]()
通扬运河南通唐闸段
在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
两大国家战略背景下
2011年10月
由无锡市与南通市合作共建的
锡通科技产业园揭牌
成为两市“共同参与沿海开发、实现跨江联动”的重要载体
堪称苏南苏中合作新模式的典范
2020年
锡通科技产业园与苏通科技产业园
合并为苏锡通科技产业园区
通锡合作迈入崭新时代
一座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新城
正在苏通长江大桥北桥头堡加速崛起
![]()
位于苏通大桥北桥头堡的苏锡通园区
阿锡!
张謇先生在南通兴实业而播文教
荣氏兄弟于无锡开纱厂而济天下
我们虽隔江相望
但那“实业救国”的星火
早已化作今日你我
城市精神中的韧劲与担当
阿锡!
通式三鲜、铁板文蛤
清烩鲈鱼片、鲜笋烧鮰鱼
南通美味的原汁原味
与无锡菜肴追求的本鲜滋味共融相通

你那入口即化的水蜜桃
油而不腻的酱排骨
甜鲜滋味同样让人欲罢不能
我们的友谊就像这人间美味一样
越处越长 越聊越甜

秋色阑珊 金风送爽
太湖的月光与狼山的钟声
遥相呼应 互诉衷肠
盼赛后与你相约太湖之畔
共品一壶碧螺春
从容漫步寄畅园
![]()
![]()
![]()
来源:综合时代苏商 、 无锡发布、无锡日报、中国之声、中国档案报、无锡文艺界、 幸福 蠡湖、东洲艺苑、情调无锡
编辑:王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