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日,《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加行动的意见》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作为国家层面为特定技术制定的行动纲领,这份文件不仅标志着AI战略的全面升级,更为实体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作为长期关注AI与实体经济融合的观察者,笔者认为,这场变革将重塑企业营销与运营的基本逻辑。
一、AI+营销:从“流量收割”到“价值共创”的革命
文件提出的“人工智能加”理念,本质上是继“互联网加”连接革命后的效率革命。对实体企业营销而言,这意味着三大转变:
1. 智能触达升级:到2027年AI终端普及率超70%的目标,要求企业重构用户触达体系。以智能体(AI Agent)为例,其不同于当前被动响应的语音助手,能主动规划用户旅程。又比如AI · SCRM基于企业微信的智能客户管理系统,放在家电企业可通过智能体预测消费者换新需求,实现“需求先行式”营销。
![]()
AI · SCRM-基于企业微信的智能客户管理系统
2. 数据价值激活:文件强调数据基础制度构建,企业可借此打通线下门店传感器数据、线上消费行为数据,通过AI生成动态用户画像。某服装品牌已通过AI分析门店监控与销售数据,将促销转化率提升300%。
3. 服务体验重构:AI律师、AI顾问等专业服务的普及,预示营销将向“专家型陪伴”演进。汽车经销商可部署AI顾问,提供7×24小时个性化配置建议,使专业服务成本下降80%。
![]()
AI智能数字员工角色帮助企业降本增效
二、AI+运营:从“流程优化”到“智能原生”的跃迁
文件首次明确鼓励“智能原生企业”建设,其核心在于用AI重构运营基因:
1. 生产流程自进化:如农业场景中,AI通过无人机与传感器数据实现施肥决策闭环,某农业集团借此降低30%农资消耗。这种基于实时数据的自我优化能力,正是智能原生的典型特征。
2. 供应链韧性提升:国家算力网建设将助力企业构建预测性供应链。制造企业可调用公共算力,模拟供应商中断风险,使库存周转效率提升25%。
3. 组织能力升级:文件强调AI人才培养,企业需建立“人机协作”新范式。某零售企业培训导购员使用AI分析工具,使单店运营效率提升4倍。
三、实现指数增长的三条实践路径
基于政策导向与先行企业经验,实体企业应聚焦以下方向:
1. 场景先行:避免“为AI而AI”,优先选择高频刚需场景。如餐饮企业可从智能点餐切入,逐步扩展至供应链预测,实现单店人效提升50%。
2. 数据筑基:积极参与行业数据空间建设,如建材企业联合上下游共建材料数据库,使研发周期缩短60%。
3. 生态共建:利用政策支持加入AI开放平台,中小制造企业可通过工业云调用AI质检能力,使品控成本下降70%。
结语:智能时代的生存法则
这份AI新政的本质,是推动经济从“连接红利”向“智能红利”转型。对企业而言,需认识到AI不是工具升级而是生存方式变革——未来企业的竞争力,将取决于人机协作的深度与数据流动的效率。正如文件描绘的2035年愿景,当AI成为水电般的基础设施,早布局者将享受十年技术红利,观望者则可能面临“数字鸿沟”的残酷淘汰。机遇之窗正在收窄,行动刻不容缓!
(基于国务院政策文件及行业实践案例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