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杜肖锦
“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笔借款,从受理、审核到审批的全部流程仅用了半天。从中,我还学到了很多金融知识,大学4年的费用不用家里操心了。”家住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草林镇的毕业生谢某对遂川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说。
今年以来,吉安金融监管分局积极引领辖内农商银行全力畅通助学贷款绿色通道,让党和国家的政策红利以金融服务的方式呈现,已受理助学贷款申请4.8万户,授信金额超8亿元,创历史新高。据统计,助学贷款业务开办以来,吉安辖内农商银行累计办理该贷款27.6亿元,帮助11.26万名学子圆梦大学。
政策宣传全覆盖
构建政银校协同机制
“助学贷款是一项惠民生、暖民心的国家资助政策,大专、本科院校的学生每人每年可申请2万元,研究生每人每年可申请2.5万元。学生在校期间,财政全额贴息。”庐陵农商银行城区支行负责人正向学生们和家长们认真讲解。据了解,该支行今年受理助学贷款超5000户,其中,2700余户为应届毕业生。
破解国家助学信用贷款这项惠民政策知晓率低的问题,关键在于解决家长学生“不知政策”、金融机构“不知需求在哪里”的信息不对称难题。
吉安金融监管分局结合“金融教育宣传月”活动,常态化指导并督促助学贷款承办银行加大政策传导力度,加强与当地教体局、财政局等对接,积极搭建“政银校”三方协同机制,实现学生信息与助学贷款政策快速匹配,让更多有需求的家庭及时享受到国家政策的红利。
近3年来,吉安辖内农商银行依托机构遍布城乡的物理网点优势,以“送金融知识进校园”“送戏下乡”“户长大会”等方式开展宣讲活动,累计开办政策宣讲上千场,服务群众超100万人次。
贷款办理少跑腿
推出“一站式”服务窗口
吉安金融监管分局积极引导辖内金融机构将助学贷款工作与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相结合,将坚守初心、为民服务的红色基因与崇文重教、扶危济困的文化传统深度融合,以当地农商银行为依托,把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充分融入当地政府“民生品质提升攻坚战”。通过实地调研督导、组织专题推进会等方式,指导辖内农商银行组建助学贷款志愿服务队,深入摸排学生助学贷款服务需求。聚焦解决客户多头跑的问题,辖内各农商银行均设立“助学贷款‘一站式’办理专窗”,推出“线上+线下”双轨受理服务,全市助学贷款受理实现“首贷只跑一次,续贷一次都不跑”。
金融陪伴有温度
做好全周期在线守护
在全力保障助学贷款应贷尽贷的同时,吉安金融监管分局引导辖内农商银行做好贷后风险管理与后续金融服务,构建全周期金融服务闭环。在贷款发放前后,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致家长一封信”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及家庭普及防范非法集资、保护个人信息等基础知识,从源头上提升学生群体的金融风险识别与防范能力。
此外,吉安金融监管分局还引导辖内农商银行落实管贷人员为大学生提供覆盖学业、职业、事业全周期的综合性金融服务支持,在学生毕业离校前后,主动摸排有创业意愿毕业生的融资需求,积极推介创业担保贴息贷款等普惠金融产品,将对大学生的金融支持从单纯的就学帮扶延伸为长期的成长陪伴,助力广大学子实现从顺利完成学业到成功走向社会的平稳过渡。
生源地助学信用贷款不只是贷款,更是兑现党和国家“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吉安金融监管分局将持续抓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项民生工程,充分发挥监管的窗口指导和政策指引作用,有效指导推动属地金融机构加强政策宣传、整合各方资源、简化受理流程,让普惠金融的阳光雨露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