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抢不进老年大学,就考进正规大学:58岁奶奶上大学

0
分享至

抢不进老年大学,就考进正规大学:58岁奶奶上大学,退休教师变身大一新生,先送孙子再学豫剧,还要考研

君之言之君之言之2025年09月25日 00:01湖北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伊滨校区9月13日迎新现场,58岁新生李淑平在戏曲艺术学院报到点独自完成扫码、填表、核证,未办理宿舍入住。

校方确认其为2025级戏曲表演301班正式录取学生,录取渠道为2025年河南省高职单招,成绩合格。

河南省教育厅公布的《2025年高职单招实施办法》继续执行“取消高考年龄限制”政策,报名资格栏明确“社会考生不受年龄限制”,因此李淑平的录取符合现行政策。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向记者介绍,戏曲表演专业2025年单招计划120人,实际录取118人,未超计划。

考试评分系统只认卷面成绩,无年龄加权,也不存在年龄加分,因此并未替代任何一名年轻考生。

李淑平原为偃师区大口镇小学语文教师,教龄三十余年,2022年退休,育有三名子女均已大学毕业,现需每日往返于偃师家中与伊滨校区,承担接送幼儿园孙子任务。

她自幼痴迷豫剧,早年因经济与家庭压力搁置专业学习,退休后系统备考,2024年首次报名单招因身体原因缺考,2025年再次报考被录取。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学校简介”栏目显示,戏曲艺术学院前身为1974年成立的洛阳文化艺术学校,迄今“为专业文艺团体和社会输送8000余名艺术人才,16人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李淑平选择该校因专业积淀与离家近便。

报到当日她向校方表示,计划三年内系统完成戏曲理论、身段、唱腔课程,并准备报考戏曲方向硕士研究生,称“只要身体允许,就一直唱到唱不动”。

学院教务处回应,其培养方案与同班00后学生完全一致,出勤、考核、毕业标准无差别,因走读需提前备案往返时间。

李淑平每日行程已排定:7时送孙子入园,8时30分前到校参加早功,下午4时离校接娃,晚间孙子入睡后自学至23时,她坦言“累,但终于为自己活一次”。



该事例经新闻报道后,校方官微转发,阅读量当日破两百万,评论区高频词为“激励”“终身学习”“梦想不老”,河南省教育厅官方账号点赞并配文“知识不设年龄上限”。

面对“炒作”质疑,李淑平出示录取通知书、班级群截图、课程表,表示“只想安静学戏,不直播不带货”,学院辅导员证实其已提交普通全日制学生学籍档案。

教育学者评论,国家高职扩招政策明确取消高考年龄限制,李淑平依法合规获得受教育权,其个案再次验证“教育公平不仅写在纸上,更体现在考场与课堂”。

洛阳市老龄办数据显示,当地60岁以上人口占19.8%,老年大学一座难求,李淑平选择全日制高职而非老年大学,被视作“主动升级需求侧”的鲜活样本。

学院党委书记在开学典礼上点名表扬李淑平,称其“把‘银发’活成‘发芽’”,并宣布将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走读老年学生保留学籍弹性。

李淑平最后对记者说:“前半生我站在讲台教书,后半生我站在台上唱戏,人这一辈子,两次站上舞台,够了。”

对于“58岁上大学是否挤占教育资源”的疑问,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回应,经费层面,河南省对公办高职院校实行“生均拨款+学费”双轨制,拨款标准以实际注册学籍数为准,每新增一名学生,财政即按专业类别追加经费,并不挤占原有预算。

教学运行方面,戏曲表演专业小班制,满班30人,目前该班核定人数27人,教室、琴房、排练厅使用率分别为72%、68%、71%,仍低于教育厅规定的85%红线,师资师生比1∶9,高于合格线1∶13,老年学生加入并未造成“一位难求”。

住宿资源更无冲突,李淑平办理的是“走读”学籍,未申请宿舍,学校因此节省了一张床位,反而释放出有限住宿资源给外地应届生。

奖助政策层面,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均限定“全日制在校生且家庭经济困难”,年龄条款无上限,但评审系统默认排除已领取退休金人员,李淑平虽符合“在校”条件,却因有退休金无法获得贫困认定,故并未分羹本就紧张的助贷资金。

从政策初衷观察,教育部2019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第一条即提出“取消年龄限制,面向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招生”,老年群体被明文纳入扩招对象。

文件同时要求“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挖潜扩容”,换言之,58岁新生的席位并非从年轻人盘子里“抢食”,而是国家专门为非传统生源新增的“增量蛋糕”。

社会效果上,洛阳职院近三年单招老年考生占比不足0.7%,对整体就业去向统计、实习岗位分配等核心指标影响微乎其微。

学院宣传部表示,李淑平入学后,某文化企业主动联系学校设立戏曲传承基金,首批意向捐赠80万元,目前仍在洽谈,尚未到账。

校方认为,李淑平入学既未挤占录取名额,也未稀释财政经费,更未分割奖助蛋糕,反而以走读方式让渡住宿资源,所谓“挤占”在现实数据面前并不成立。

关于“58岁上大学是为了再就业还是纯粹提升自我”的追问,李淑平在新闻采访里给出明确答案:“我退休金每月四千多,不图靠唱戏吃饭,就想把缺了半辈子的系统训练补回来。”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提供的同期数据显示,该校戏曲表演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2%,但60岁以上录取者零就业申报,全部标注为“自我提升”或“非遗传承志愿服务”。

教育学者对此分析,高职扩招政策把“促进就业”写进总则,却同样把“终身教育”列为并列目标,老年学生普遍退出劳动力市场,其入学动机已从“岗前培训”转为“需求补偿”,课程完成度、技能考证率均高于应届生,却几乎不进入就业岗位竞争,因此并不搅动青年就业池。

换言之,年轻人读大学是为了“找第一份工作”,李淑平是为了“找丢失的自己”,二者在同一校园并行不悖,构成扩招政策设计的“双轨价值”,一边向产业输送人力,一边向个体返还时光。

与高职校门“增量充足”形成对照的,是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全国性窘境。

央视2025年2月报道,广州老年大学DeepSeek人工智能班60个学位1分钟内被抢空;山东老年大学网报系统5分钟满载,学员自嘲“拼手速不输春运”。

福建短训班课程上线即遭“秒杀”,有老人凌晨四点搬马扎排队,甚至全家老小齐上阵帮抢;北京东城老年大学每年新生比例不足10%,老学员“留级”成风,新学员难觅空位。

全国老龄办《2023年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7.6万所老年学校、1300余万在读学员,仅占60岁以上人口的5%,供需缺口巨大,名师多、学费低、管理分散、财政投入向生活养老倾斜,共同造成“一票难求”的结构性矛盾。

李淑平坦言自己也抢过本地老年大学豫剧班,“网页一刷就没名额”,才把目光转向面向社会招生、不设年龄上限的高职单招,“不是我想唱高调,是老年大学把我推进了大学正校门”。

历年来,超龄大学生在中国高等教育舞台上并不鲜见。

1977年恢复高考后,26岁的刘源因“超龄”被卡,经向邓小平致信获批,最终考入北京师范学院。

2006年,湖北小伙范锦伟因家贫辍学打工5年,22岁才入读天津师范大学,被同学称为“超龄新生”。

2017年,河北衡水70岁老人李志新通过单招进入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当年全国最年长高职生。

2019年,山东济南52岁的王金梅参加夏季高考,被山东交通学院录取,刷新该校最大新生纪录。

2021年,云南丽江57岁和国旺考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孙女同届入学引热议。

2023年,江苏南京55岁快递员刘福顺被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录取,媒体称其为“奔跑的爷爷”。

同年,湖南怀化54岁农民梁立斌高分考入湖南农业大学,表示“种了一辈子地,想系统学农”。

上述案例共同指向一个事实,只要国家继续执行“取消高考年龄限制”政策,任何年龄段公民都有权走进大学校园,李淑平并非孤例,而是这条时间轴上最新且最鲜活的一笔。









争议声在李淑平报到当日即同步出现。

新闻留言区获赞最高的一条质疑写道:“高校资源有限,奶奶级入学是浪费。”该评论当晚被点赞3.2万次,显示出舆论场的明显撕裂。

反对者集中抛出三点理由。

其一,认为高职生均拨款来自全体纳税人,让已享退休待遇的“银发”再进课堂,等于用公共资金为个人兴趣买单。

其二,戏曲表演专业小班授课,一位老年学生占用一小时琴房,就意味着一名应届生少了一小时实操,机会成本可观。

其三,不少人把“超龄入学”与“延迟退休”政策放在同一框架下解读,担心形成“老人不退、新人难进”的连锁预期。

支持者则引用教育部统计数据反击。

近五年高职扩招每年增量计划均在百万级别,而60岁以上录取生占比不足0.4%,“撒胡椒面式”分布不足以抬高考生竞争烈度。

财政层面,河南对公办高职实行“注册即追加”的生均经费,李淑平的学位是“带钱入学”,并非瓜分既定盘子。

更关键的是,她办理的是走读,宿舍、奖助、就业推荐三项资源零占用,反而因社会关注为学校拉到企业设立戏曲传承基金的首批意向捐赠80万元(学院宣传部确认目前仍在洽谈,尚未到账),边际收益为正。

教育学者指出,争议本质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筛选”转向“终身学习”必然伴随的观念阵痛,“只要录取标准公开、培养过程同质、资源增量同步,年龄就不应成为准入门槛”。

校方回应则更为干脆,按国家教学标准,毕业指标一视同仁,若李淑平三年后无法完成规定学分,同样拿不到毕业证,“学历没有情面分,市场自然会把不能转化的人力资本出清”。

在“银发入学”与“青年就业”看似对立的表象背后,真正需要警惕的不是个人选择,而是公共投入能否同步扩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惨!2亿没人要!金华市中心这个商场又要被卖了,这次大降价……

惨!2亿没人要!金华市中心这个商场又要被卖了,这次大降价……

浙中在线
2025-11-02 20:08:17
傻了吧?台积电南京厂用大陆高额利润补贴海外工厂,这下跳不起了

傻了吧?台积电南京厂用大陆高额利润补贴海外工厂,这下跳不起了

豆腐脑观察局
2025-10-29 21:45:03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这种丰满的腿,穿紧身瑜伽裤真的好看吗?

小乔古装汉服
2025-10-15 17:16:17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激素”泡大的?其实这3种虾才是“问题虾”

罗氏虾、基围虾都是“激素”泡大的?其实这3种虾才是“问题虾”

健身狂人
2025-11-02 07:59:00
牺牲太大了!中国首个出舱女宇航员谈太空之旅:落地后路都走不了

牺牲太大了!中国首个出舱女宇航员谈太空之旅:落地后路都走不了

青途历史
2025-11-01 20:56:18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你见过最狠的人有多狠?网友:好家伙,这么狠的人超乎我的想象力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2 00:15:03
苏宁重生记:2000亿债、信托拆局,张近东凭什么再掌新国企?

苏宁重生记:2000亿债、信托拆局,张近东凭什么再掌新国企?

流苏晚晴
2025-11-02 16:21:55
41岁白百何罕见露面,她的下胯变得好大呀,脸也胖了,像个大妈

41岁白百何罕见露面,她的下胯变得好大呀,脸也胖了,像个大妈

广西阿妹香香
2025-10-29 16:09:46
层次越低的中年男人,爱炫耀这2样东西,很油腻

层次越低的中年男人,爱炫耀这2样东西,很油腻

有故事的人
2025-11-01 06:31:09
中央部委重磅:现房将全面推行,房地产迎来三大变革

中央部委重磅:现房将全面推行,房地产迎来三大变革

徐徐道史
2025-11-02 09:14:31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有点意思!吴宗宪复播,先表态自己是中国人,后又隔空称赞大小S

娱圈小愚
2025-11-01 13:16:20
“断桥窗”退出中国家庭!现在流行“万能窗”,那叫一个高级!

“断桥窗”退出中国家庭!现在流行“万能窗”,那叫一个高级!

小熊侃史
2025-11-02 19:30:10
WTT冠军赛:王艺迪兵败如山倒!第3局6-3连输8分,领先优势缩水!

WTT冠军赛:王艺迪兵败如山倒!第3局6-3连输8分,领先优势缩水!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02 19:17:26
央视首播!《四喜》来袭!蒋欣童瑶领衔!又有好剧可以追啦!

央视首播!《四喜》来袭!蒋欣童瑶领衔!又有好剧可以追啦!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3 05:24:11
莫雷加德4-0横扫松岛辉空,首夺WTT冠军赛男单冠军

莫雷加德4-0横扫松岛辉空,首夺WTT冠军赛男单冠军

懂球帝
2025-11-03 01:37:02
泰伦·卢强硬回应科林斯替补争议,更衣室沸腾、球迷爆炸

泰伦·卢强硬回应科林斯替补争议,更衣室沸腾、球迷爆炸

体坛黑馬
2025-11-02 21:56:06
好消息!瑟尔斯基宣布守住红军城,已歼灭俄军并成功清理几条街区

好消息!瑟尔斯基宣布守住红军城,已歼灭俄军并成功清理几条街区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1-02 08:25:30
国家能源局:低谷充电高峰卖电,“零成本负成本”养车成可能

国家能源局:低谷充电高峰卖电,“零成本负成本”养车成可能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17:47:31
内讧!灰熊最快速度交易莫兰特!

内讧!灰熊最快速度交易莫兰特!

体育一点就通
2025-11-02 04:14:56
苏超收视率超WTT,冠军教头未得最佳教练,球员抛起来的也不是她

苏超收视率超WTT,冠军教头未得最佳教练,球员抛起来的也不是她

第五才子
2025-11-02 21:14:27
2025-11-03 06:40:49
君之言之 incentive-icons
君之言之
看世间百态,品人间冷暖,秉良知执笔,为正义发声!
188文章数 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教研组管理,没有“奇招”,只有“真招”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