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西北太平洋上可谓风起云涌!一个实力超强的台风正在向我国华南沿海步步紧逼,而另一个台风胚胎也在蠢蠢欲动。这个秋天,华南地区可能要迎来台风的“车轮战”了。
先来说说眼前这个大家伙——它已经达到了17级以上的超强台风级别,风速高达62米/秒,堪称今年的西北太平洋风王。更让人担心的是,它在走过巴士海峡后,正对着我国华南方向而来。而就在它身后,还有个编号92W的台风胚胎正在发展,很可能成为今年的第20号台风“博罗依”。
![]()
17级风王来势汹汹,暴雨已开始“预热”。
这个超强台风的发展速度确实惊人,几乎是一路狂飙到了17级以上。这主要得益于它遇到的发展条件实在太理想了——海水温度高,地理环境适宜,简直就是为台风量身打造的温床。
虽然它在经过巴士海峡时会受到我国台湾省和菲律宾等地形的影响,环流结构会有所削弱,但由于它的路径基本是沿着巴士海峡中部通过,核心区域受到的破坏相对有限。
正因为如此,即便进入南海后,我国气象部门仍然预警其为16级超强台风。而且细心的人会发现,预报显示它还会再次增强,风速可能重新达到60米/秒,重回17级超强台风行列。
![]()
这就引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无论这个台风是否直接登陆我国,它带来的风雨影响都已经不可避免。目前预计它在24日登陆广东,登陆强度在14-16级之间。之所以会有这个强度区间,主要是考虑它在南海期间可能会受到南下冷空气的轻微影响。不过目前来看,冷空气实力偏弱,风切变条件也相对稳定,所以维持16级强度的可能性相当大。
![]()
登陆地点仍有变数,多地需严阵以待。
从目前的预测路径来看,这个台风大概率会在广东西部登陆。不过有意思的是,部分气象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路径有所西调,在雷州半岛登陆的可能性增大了。这说明最终的登陆点还存在不确定性。
特别需要警惕的是,欧洲EC预测它在南海可能出现超预期增强,气压值可能低至915百帕。而美国GFS也认为它会朝向雷州半岛方向,但如果路径再稍微调整,就可能扫过海南岛北部。
因此,广东、海南乃至广西等地都需要高度戒备。这个台风强度大,变数也大,即便只是外围风圈影响也相当显著。我国气象部门的官方表述是“逐渐向广东中西部至海南岛东北部一带沿海靠近,强度稍有减弱”。

暴雨持续四天,影响范围广泛。
降雨方面,其实暴雨已经“提前到场”了。福建、广西等地已经开始出现暴雨甚至大暴雨。随着台风推进,其携带的水汽将继续北上,在东部地区引发大范围降雨,这就是气象学上常说的“台风倒槽”效应。
综合来看,这个台风的风雨影响将从23日持续到26日,整整四天时间。期间,台湾海峡南部、南海北部海域、华南沿海将出现强风暴雨。同时,江淮、江南、华南等地也将先后出现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华南局部地区可能迎来大暴雨。
![]()
20号台风正在酝酿,或形成“双台风”效应。
更让人担忧的是,除了眼前这个“风王”之外,西北太平洋上还有个92W台风胚胎正在发展。目前它的风速是10米/秒,但多家气象机构都认为它很可能会发展成新的台风。
欧洲中心预测它可能在26日左右形成,穿过菲律宾进入南海。如果风速达到18米/秒,就会被正式编号为今年的第20号台风“博罗依”。日本气象厅已经将其列为热带低压(TD),这意味着它确实有发展潜力。
欧洲中心最初的预测是它可能影响广东东部和福建方向,但最新数据显示路径西调,可能在29日左右登陆广东西部。如果这个预测成真,意味着华南地区将接连遭受两个台风影响,这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
而美国全球预报系统的预测略有不同,认为它进入南海后可能在23日左右发展成型,最初可能影响广东东部和福建,但最新预测显示它更可能在南海发展后趋向越南。不过即便如此,它也可能对海南岛造成影响。
![]()
秋台风为何如此活跃?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秋天的台风一个接一个?这其实与季节特点有关。秋季西北太平洋的海温仍然较高,为台风发展提供了充足能量。同时,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和强度变化,往往导致台风路径以西行为主,这就使得华南地区更容易成为“靶心”。
特别是广东,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历来是秋台风影响的主要区域。所以看到接连有台风趋向广东,其实并不意外,只是今年的台风确实比往常更加活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