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笔/优势教练菜泡饭排版/小金
我常遇到年轻的职场人问:“为什么领导明明喜欢我,却不重用我?”
直到我自己做了管理者,开始带团队,才慢慢领悟到原因:
一个人能做事,不一定能做成事;
一个人能吸引人,不一定能推动人;
一个人能做任何事,但不会是每一件事。
领导当然会喜欢肯干、努力的人,但这样的人却不一定在事情上能帮助自己争取结果。
所以这种喜欢也只是一种情感认同,并不足以作为提拔你的理由。
而那些能获得重用的人,往往都是和领导真正“气味相同”的人。
![]()

有系统思维,而不是点状努力
通常努力上进的"好员工"的思维模式,是事事亲力亲为,交代的事情都做完,眼前出现了问题就去解决。
刚被提拔为部门经理时,我也保持着"好员工"的思维模式。
有个项目需要跨部门协调,我亲自对接每个环节,每天工作到深夜,亲自检查每份文件。
结果自己累到病倒,项目进度反而延误了。
当时领导找我谈话,很不客气地指出:"我需要的是能系统性看待全局的人,而不是最能加班的人。"
这句话在当时狠狠点醒了我。
我就是陷进了“点状思维”里,有什么事情就去做什么事。看到问题再去解决。
这是职场初阶的人最基础的本事。
如果想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要从这种只看到单一事件的点状思维中抽离出来,去建立系统思维。
因为对管理者来说,他要面对的是复杂的人和关系,像一张网一样铺开。
有人想在他前面,具备和他一样的思考维度,才是他需要的人。
我之前遇到过两个做文案的同事,都同步需要建立案例素材。
![]()
同事A自己加班找案例,同事B则申请预算做案例有偿征集,还通过下午茶聚会激励同事主动分享案例。
一般看来,老板肯定要抠预算的,但同事B却申请到了资金,事后还得到了老板的表扬。
前者是典型的点状思维,后者才是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贵在从一件事这个“点”,能按图索骥、拓展到部门、公司、甚至市场上的情况,看到全局、找本质原因,再回头来完成眼前的任务。
这样的人都懂得用机制解决问题,这就是系统思维的好处。
比如他会去建立标准化流程,减少重复性决策;
会去设计能自我运转的系统,而不是事事亲力亲为,提高效率;
也会去预见潜在问题并设置预防机制,防止踩坑。
这样的员工,领导恨不得有一打。

懂向上管理,而不是闷头苦干
我曾带过一个能力很强的下属小王。
他业务能力突出,但总是抱怨资源不够、支持不足。
每次找他谈话,他都在诉说自己的困难和需求。
时间长了,我也会觉得这种谈话没有进步空间,就随他自己去发展了。
![]()
后来我提拔了一个在团队里不是太起眼的小李。
别人说看不出来他有什么值得带的,只有我自己知道,他给我省了多少时间精力。
做项目的时候,他不但能完成工作要求,还会定期向我汇报进展、风险和需要的支持,甚至主动问我要工作重点,调整自己的工作计划,配合我的时间节奏。
很多人做员工的时候觉得向上管理太谄媚,其实那都是员工"太自恋了"。
他们往往只关注自己的需求,忽略了领导的需求和处境。
一个懂得向上管理的人,不会一味抱怨领导抠门偏心,而是知道改变策略。
推动不了的时候,可以从老板关心的项目目标和公司利益出发去设想,跟老板说明增加人手如何能帮助提前完成项目、降低成本,结果通常都是可以获得支持的。
有效的向上管理是让老板成为你工作的助力,而不是阻力:
主动了解领导的核心目标和压力点是不必羞耻的;
用领导关心的语言汇报工作能提高双方效率;
主动提供解决方案而非只是提出问题,能快速推进工作,同步获得结果;
当我学会从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我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和领导气味相同”。
![]()

去“搭生态”,而不是只顾单干
如果说系统思维是在事情层面上拥有全局观念,那“搭生态”就是着重在人上“织网”。
稻盛和夫在创办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后,曾坦言:"我录用员工时,从不先看能力强弱;
我提拔干部时,也绝不只看他是否拼命工作。"
他曾分享过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京瓷公司曾有一位东京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入职。
这个人能力极强,上岗第一个月就解决了困扰团队半个月的技术难题。
但三个月后,团队老员工集体抱怨没人愿意和他一起工作。
他总说别人方法笨,要么揽下所有活,要么对别人指手画脚。
这样的人,稻盛和夫表示,自己是不会重用的。
因为真正和领导“气味相同”,都会从领导的角度去看待团队。
![]()
这个人既是团队的一员,又很会搭建一个团队的“生态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他既懂分工合作,也懂课题分离;
职责和边界都很明确,却不惹人厌烦;
会利用同事最擅长的能力,填补薄弱环节,让事情在团队内部能够被托住。
他们可能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拼命的,但他们就像"职场粘合剂",能帮助领导去让团队以一个队伍的方式跑起来。
一个“搭生态”的高手通常是会用心看到团队同事的优势,并擅长为自己和同事取长补短;
会主动建立共享和合作机制,分担领导的压力,协助领导积极建立团队文化。
我现在评价一个下属的价值,不再只看他个人有多优秀,而是看他能否提升团队的整体能力。
那些能够培养接班人、分享经验、促进协作的人,才是团队真正需要的中流砥柱。
职场中,"被喜欢"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成功,但"被提拔"才是职业发展的关键。
领导和员工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完全不同。
领导往往更看重的是整体效能、团队协作、战略对接和价值创造。
单纯的能力强和工作努力,只是职场的基本要求,而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真正聪明、能被重用的人,大多数是和领导“气味相同”,有类似的管理视角和行事风格。
而真实的职场晋升,从来不是因为你很优秀,而是因为你能让团队和领导变得更优秀。
这也许就是领导思维与员工思维最本质的区别。
希望这些洞察能帮助你在职业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
![]()
![]()
![]()
点分享,让美好的能量流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