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1972年陈毅追悼会,张茜透露张伯驹窘境,毛主席:请恩来解决一下

0
分享至

“主席,气温降了,还是披件大衣吧。”——1972年1月10日清晨,卫士轻声提醒。毛泽东没有作声,只是挥手示意把手边那件厚外套搭在肩上。几个小时前,他辗转反侧,一想到下午要举行的陈毅追悼会,思绪便停不下来。午饭未毕,他突然决定亲往八宝山。



这个决定让值班人员有些措手不及。电话飞快打向西花厅,周恩来说“车上换”,匆忙套上外褂便冲出门。另一头,张茜刚刚收拾好灵堂,却听到主席要亲临的消息,泪水瞬间模糊了视线。

下午一点五十,黑色轿车在礼堂门口停稳。毛泽东没有换下睡衣,只在外面套了件灰呢大衣,脚下是一双布拖鞋。现场几十名干部迎上去,周恩来抢上前扶住他:“主席,这边请。”毛泽东低声答:“我也来送老总。”

礼堂正门两侧挤满了花圈和挽联,其中一副墨迹遒劲、用典老辣,格外醒目。毛泽东边走边看,忽然站住脚,抬手示意身边人:“这是谁写的?”周恩来凑过去辨认,落款二字——张伯驹。毛泽东眉头一皱,侧身问张茜:“陈毅跟他交情深?”张茜颔首,语速很慢:“伯驹先生日子不好过,今天赶不来。”



这一句话,仿佛冷风灌进毛泽东袖口。稍作停顿,他轻声对周恩来:“请你办一下。”周恩来立刻会意。多年配合,他明白主席一句“办一下”意味着什么。

追悼会结束,张伯驹与那副挽联成为话题。可此刻的张伯驹并不知道,命运正在拐弯。那天傍晚,国务院办公室收到一张小纸条,上面只有两行字:“伯驹困境,请酌情解决。——恩来。”第二天,中央文史研究馆的聘书批红盖章,时间栏空着,等的只是邮戳。



把视线拉回十五年前。1957年春,北海公园琼岛之上,明清书画展人山人海。陈毅漫步其中,被《平复帖》《游春图》吸住目光。得知这些真迹全靠张伯驹无偿出借,陈毅当场说:“国宝不在国人手里,心里没底气;伯驹把宝贝留下,是大功。”展览结束,他把张伯驹请到府上,两人海阔天空聊到深夜。酒过三巡,陈毅哈哈大笑:“原来是神交,只是迟见!”从那以后,两家时有往来。

然而好景不长。1960年,张伯驹因身份、经济双重压力,生活捉襟见肘。陈毅得讯后托吉林省委安排工作。张伯驹心怀忐忑,写信又烧信,最终还是在妻子劝说下把信寄出。几天后,一辆越野车停在胡同口,陈毅亲自迎他:“怎么不早说?”那一刻,张伯驹泪湿鬓角。

在长春,张伯驹被聘为吉林省博物馆副馆长,妻子教美术,日子总算稳了下来。1962年春节,他带回四瓶鹿茸酒、两盒人参糖到陈毅家,聊东北文物保护。陈毅叮嘱他:“有劲就多做点事。”没想到,这成了两人最后一次相聚。



1969年,陈毅病危。张伯驹听到风声却无从求证。有同志来访,带口信说元帅刚做手术。张伯驹握住对方手:“代我向陈老总问好。”不久后,他写信给周恩来,托章士钊转交,说明窘况。周恩来批示“文史馆员”四字,流程旋即启动。可聘书尚未发出,陈毅便撒手人寰。

1972年1月,北京的风冷得割脸。追悼会场上,毛泽东一句“请恩来解决一下”,成了压在公文袋上的最后一枚印章。几天后,邮递员敲开张伯驹家门,递上那份迟来的聘书。老人把公章处抚了又抚,长久不语。



生活好转并未冲淡他的悲痛。陈毅逝世一周年,他在灯下失声痛哭,右眼因过度悲伤而失明。女儿把他接到西安治疗,动了手术,视力奇迹般恢复。“盲翁”再见光时,第一件事就是提笔写下《哭陈诚意伯》一诗,末尾只有三个字——“永不忘”。

同年秋,张茜托人送来陈毅生前最爱的一副围棋,并附简短手书:“陈毅念二老,望珍重。”张伯驹双手接过,低声道:“这份情,我记一辈子。”

时间继续向前。1976年,张伯驹整理毕生藏品捐故宫,最后附笔:“所收蓄不必终予身,只求永存吾土。”几个月后他去世,葬礼上,一对黑白棋子静静放在灵位前,无人敢动。



从北海展览的偶遇,到礼堂挽联的惊鸿一瞥,两段人生因文物而相交,又因为那份惺惺相惜延续至终老。年深岁远,很多名字已褪色,可那天追悼会上的一句“请恩来解决一下”,仍在档案馆里留下一行炭黑字迹,提醒后人:关心知识、体恤人才,从不只是客套,更是一种担当。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谈古论今历史有道
知书以达理,读史以明智
1179文章数 4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