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国会跨党派议员团于本周到访北京,与中国高层进行多轮会晤。
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海军在佛罗里达以东海域由一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连续发射4枚“三叉戟II D5”潜射洲际导弹。
![]()
这种罕见的“双轨”操作引发外界关注:是巧合,还是蓄意的硬实力展示?然而,美国军方的这一强硬动作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反而因随后的公开分析而陷入尴尬。
根据公开行程,这支由两党议员组成的访问团在北京的几天中与中方高层、防务与外交部门进行了密集会晤。
访问团在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此行目的有两点:一是建立涵盖军事沟通的多渠道对话机制,避免两军因误判而引发冲突。
二是推动包括波音客机在内的大规模商业谈判,美国媒体称,波音有望与中方洽谈多达500架客机的订单,这对在全球竞争中承压的波音至关重要。
![]()
这也显示出美方带着明显的经济和安全诉求,毕竟美国国内经济增长放缓,而波音的商业飞机业务急需大型国际订单,对华合作既是商业利益的需求,也被视为中美关系回暖的“前调”。
然而,据美国海军研究学会(USNI)及多家主流媒体披露,部署在大西洋佛罗里达以东海域的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几乎在美国国会跨党派议员团抵达北京的同一时间,连续发射了4枚“三叉戟II D5”潜射洲际导弹。
按照美方惯例,这类导弹射程可达一万公里以上,被视为美国战略核威慑力量的核心支柱,五角大楼一向强调在潜射核力量领域保持“显著优势”,并不掩饰将其作为平衡中俄不断增长的军力的重要筹码。
![]()
美国防务部门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甚至称,这一轮发射验证了美国核力量的“即刻可用性”和“全球打击的可靠性”。在外界看来,这不仅是例行的技术测试,更像是与北京展开“谈判”的同时释放的硬信号:美方愿意展开对话,但并不放弃以核威慑为后盾的战略姿态。
对于已经在常规武力部分领域展现快速进步的中国,这无疑是一次试图强化美方“底气”的高调示威。
而且这种“硬手”操作显然是挑衅意味十足,潜射洲际导弹试射一向属于高敏感度的军事行动,任何时间节点的微妙变化都可能引发误判。此次连续发射4枚导弹的做法更是罕见,不仅增加了外界对美国真实战略意图的猜测,也让美方“软硬兼施”的外交策略显得矛盾重重。
一边是寻求合作与沟通的议员团,一边是炫耀核力量的高调试射,这种鲜明的对比让观察者很难不将两者联系在一起,认为这是一次经过精心计算的安排。
![]()
但令美方尴尬的是,这场原本意在展现美军硬实力的核潜艇试射,却很快被全球开源情报社区意外“拆台”。社交媒体平台、航空航天信号监测网以及多位知名军事博主在导弹发射后的数小时内,利用公开渠道的雷达数据、军方简报和偶然拍摄到的海上进行了交叉分析。
结果显示,这4枚导弹全都并非实战状态下的“带装药”版本,而是用于延寿测试的“空载”或“非实弹”型号,分析人士指出,导弹飞行参数与真正的作战发射存在明显差异,弹头部分也未见任何核装置迹象。
更引人注意的是,分析报告还提到“三叉戟II D5”自上世纪90年代服役以来已超过三十年,美国下一代潜射洲际导弹研发进度迟缓,相关替代项目远未成形。
![]()
这意味着五角大楼此举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验证老旧导弹在延寿后的可靠性,而非真正针对中国或其他国家的“震慑”行动,事实上,英国海军早前也因试射同型导弹失败而饱受舆论压力,导弹弹体曾在失控下差点击中发射的核潜艇本身。
正因如此,美军必须通过多次连续发射来提升信心,确保其在关键时刻仍具备可靠的战略威慑力。
但不管美方在这个节点试射导弹的真实目的是什么,只要美方访问团没有带诚意来谈的话,我们是不会做出任何让步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