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艺术项目”火了,不是因为它美得惊天动地,而是因为它把网友的血压直接干到了高压180。
艺术家蔡国强和户外品牌始祖鸟还在宣传这场名为《升龙》的烟花秀:“用可降解材料,三级审批齐全,燃放后不留一丝痕迹”。可谁能想到,这场号称 “敬畏自然” 的艺术创作,竟是块被日本富士山、法国圣维克多山拒之门外的 “烫手山芋”。
![]()
央视记者踩着冻土爬上 5500 米的喜马拉雅山时,镜头里的景象让全网倒吸一口凉气。本该 “清理完毕” 的艺术现场,紫铜线像乱麻缠在枯黄的草甸上,塑料桶滚得四处都是,火药残渣混着重金属粉末,正顺着融雪一点点渗进 30 米外的水源地 —— 那可是数条江河的源头。
熟悉艺术圈的人都知道,蔡国强的 “火药艺术” 向来以大胆著称,但这次的《升龙》项目,早在落地西藏前就已四处碰壁。据知情人透露,团队最初想在日本富士山燃放,日方直接以 “环保第一” 驳回;转而去法国圣维克多山申请,对方更干脆:“风险太高,绝不可能”。
![]()
接连被两个国家拒绝后,项目最终落到了喜马拉雅山脉江孜热龙地区。这里海拔 5500 米,属于典型的高山草甸生态系统,连西藏生态环境厅的正高级工程师张惠芳都直言:“这儿的生态脆弱到碰一下都可能留疤,一旦破坏几乎没法复原”。
可主办方偏说 “万无一失”。始祖鸟在宣传里拍着胸脯保证,烟花用的彩色粉是 “生物可降解材料”,还通过了北京冬奥会检测,连鼠兔都用盐砖引开了。江孜县生态环境局的人也跟着背书:“手续合规,没破坏生态”。
![]()
但央视的实地调查狠狠戳破了这些谎言。记者在现场捡到的紫铜线一捏就断,塑料桶上还印着厂家标识,最要命的是土壤检测出了铜、钡等重金属 —— 这些东西在低温冻土环境下,几十年都降解不了。更讽刺的是,所谓 “引导动物离开”,当地村民压根没见过:“烟花炸响时,牦牛吓得四处乱撞,小鸟全飞没影了”。
“可降解?在高原上就是句空话!” 张惠芳在接受采访时连提三个质问:“降解要多久?降解成啥?有高原测试数据吗?” 这位深耕藏区生态多年的专家解释,高海拔地区低温低氧,微生物活性极低,就算是真的可降解材料,在这里也会变成 “永久性垃圾”。
![]()
更让人揪心的是植被破坏。爆破点周边的高山草甸,海拔超过 4500 米,被当地人称为 “大地的皮肤”。这种草甸每年只生长不到 3 厘米,一旦被踩踏或挖掘,自然恢复至少要 50 年。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搭建燃放设备,大片草甸被铲掉,露出下面灰褐色的冻土,踩上去硬得像石头。
“我们踩一脚,可能这辈子都看不到它再绿起来。” 参与清理的马玉村村民丹增无奈地说。这些天,他和其他村民组成 “环保突击队”,每天背着几十斤的垃圾往山下运。在海拔 5500 米的地方,哪怕站着不动都喘,更别说扛着东西爬坡,不少人的嘴唇都冻得发紫。
![]()
更危险的是水源污染。爆破点离溪流只有 30 米,而这条溪流最终会汇入雅鲁藏布江。专家担心,重金属随着融雪渗入水源后,会顺着江河扩散,影响下游成千上万的人和动植物。“这儿离冰川才 6 公里,一旦污染扩散到冰川融水,后果不堪设想。”
这边央视的镜头还在拍着满地狼藉,那边涉事方的回应就来了 —— 只不过这道歉,越看越不对劲。
![]()
9 月 21 日,蔡国强工作室率先发声明,说 “深表歉意”“愿意补救”,但从头到尾没提自己为啥没兑现清理承诺,反而强调 “对大自然怀有敬畏”。同一天,始祖鸟也跟着道歉,说 “评估不够专业”“对自然不够谦卑”,还承诺要请第三方机构评估。
可网友很快发现了猫腻:始祖鸟在国内说 “携手创作”,到了海外社交平台就变了味,英文致歉信里写着 “此事与品牌价值观不符”“正与中国团队沟通调整”,活脱脱一副甩锅的样子。有网友吐槽:“合着在国内装诚恳,到国外就把责任推干净?”
更讽刺的是,就在双方忙着道歉时,现场清理还得靠村民。乡政府工作人员透露,涉事方压根没派一个志愿者来,倒是村民们主动带着无人机上山,一点点搜寻藏在石缝里的垃圾。而马玉村的徒步路线也被迫关闭,靠向导为生的村民们,平白少了一笔收入。
![]()
市场很快给出了反应。9 月 22 日,始祖鸟母公司亚玛芬体育的股价直接暴跌 11%,市值一下蒸发了 153 亿人民币。要知道,始祖鸟一直打着 “环保户外” 的招牌,一件冲锋衣卖几千块,如今却干出破坏生态的事,不少老顾客直接喊着 “退货拉黑”。
眼看舆论越闹越大,9 月 21 日凌晨,日喀则市政府终于发文: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这则通报让不少人松了口气,毕竟之前当地生态环境局还说 “没受破坏”,可央视拍的垃圾和专家的警告,都在说明事情没那么简单。
![]()
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场风波的核心根本不是 “艺术该不该存在”,而是 “艺术能不能无底线”。蔡国强是国际知名艺术家,始祖鸟是户外圈的 “顶流”,可名气再大,也不能把生态脆弱的喜马拉雅当成 “试验场”。
有网友翻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里面明确写着 “禁止在生态脆弱区从事破坏植被的活动”。就算项目真的过了三级审批,可连最基本的环境影响评价都没做,这种 “合规” 本身就站不住脚。就像人民日报评论的:“保护自然不是口号,艺术创作更不能成为破坏的借口”。
![]()
现在,马玉村的清理还在继续,调查组的核查结果还没出来,但这件事已经给所有人敲了警钟。日本富士山不让放,法国圣维克多山不让放,不是因为他们 “不懂艺术”,而是因为他们明白:有些生态代价,一旦付出就再也收不回来了。
不能一句“我们道歉”就翻篇,更不能让村民替他们收拾烂摊子。该查的查,该罚的罚,该修复的,一分都不能少。
最后送一句话:真正的艺术,是让世界变得更美,而不是让垃圾堆得更高。龙没升起来没关系,但别把底线给炸没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