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钟芳荣团长,我们找到您的亲人了

0
分享至

在四川省通江县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内,长眠着25048名红军烈士。随着“为烈士寻亲”活动持续开展,一些烈士终于等来了亲人,但钟芳荣烈士的墓前,却始终未见亲属的身影。

岁月虽远,但墓碑上每年描红的字迹仍清晰可辨:“钟芳荣,河南新县人,一九O六年生,中共党员,一九二八年参加革命,任红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一九三三年五月在四川通江作战牺牲。”


2024年初,通江县寻亲专员再次联系上河南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并发送了钟芳荣烈士的墓碑照片。“碑文明确记载钟芳荣烈士是新县籍,恳请协助查询新县烈士英名录,看看是否有相关记录。”通江方面言辞恳切。

“请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新县工作人员迅速回应。然而次日传来的,仍是那三个字:“没查到。”

寻找钟芳荣亲人的线索,再次中断。

转机出现在2025年3月。通江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赴烈士籍贯较为集中的湖北红安与河南新县开展区域协作寻亲,首站抵达红安县。

在红安县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通江县工作人员逐一查看墓碑,重点记录1932年底至1935年初牺牲于四川的烈士。“曾继奎烈士,1907年生,华家河公社曾家人……”“陈光清烈士,1905年生,高桥公社余家咀人……”正当他们专注核对时,一位寻亲专员突然高声喊道:“快看!钟芳荣烈士的墓碑!”

众人迅速围拢,取出手机中保存的钟芳荣墓碑照片现场比对——出生时间、参加革命时间、牺牲时间、地点与职务,完全一致!

红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联系县党史办、档案馆,并委托高桥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寻找烈士亲人。因信息记载明确,很快找到了钟芳荣烈士的侄儿钟应明。

经红安县档案馆查询及钟芳荣侄儿钟应明讲述,一个家族四位烈士的悲壮往事,终于浮现。

1929年,钟芳荣父亲钟端银率全家(除幼子钟方颜外)投身革命,钟芳荣父亲钟端和母亲杨菊香、妹妹钟芳恒都在对敌斗争中牺牲;1933年,已担任红四军十二师三十六团团长的钟芳荣在四川通江对敌作战牺牲;钟芳荣妻子在家破人亡后下落不明,音讯全无;钟芳荣姐姐为躲避“斩草除根”的迫害,她带着年幼的弟弟钟方颜(钟应明父亲)隐姓埋名。

钟方颜在地主家放牛、打长工,直至解放后才恢复本姓。后经同乡指引,他赴武汉求助李先念主席,被安排至武钢工作。1955年,他返回红安县申报烈士,并为4位亲人立衣冠墓。1958年因左眼失明调至青山砖瓦厂,1962年返乡,在政府帮助下建三间土坯房安居。

当年春节,钟方颜请教书先生写下一副对联:“杀父毋母诛兄亡嫂一家人几乎死尽;东藏西躲南跑北奔姐弟俩残剩今朝。”字字血泪,既控诉了反动政府的残暴,也诉说着革命家庭的惨痛牺牲与不屈坚守。

如今,钟芳荣烈士的侄儿钟应明虽因身体原因,尚未能亲自踏上通往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烈士陵园的路途,但他的心早已跨越千山万水,抵达了伯父长眠的土地。他说,总有一天,他要站在那座肃穆的墓碑前,亲手抚摸那描红的字迹,替父亲、替整个家族,说一句:“我们来看您了。”

血脉也许会被战火隔断,但记忆与思念从未湮灭。每一位烈士,都不该是无名的英雄;每一段牺牲,都应当被后来者铭记。钟芳荣团长,您并不孤独。您的亲人,终于找到了您;您的故事,也将永远在这片您用生命守护的土地上代代相传。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愿安息。

来源:巴中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4168文章数 2007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