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高,四十四岁,拍短剧的。死在自家卫生间那天下午,一点钟还在微信里问老婆晚上吃啥——就像我们每个人都会发的、那种不过脑子的废话。三个钟头后,人凉了。
作者| 磊叔
编辑 | 磊叔
题图 | 截图
老高倒下那天,充电宝还在冒烟。四十四岁的短剧导演,死在自家卫生间,微信对话框里留着最后一句"晚上吃啥"——像极了我们每个人发给家人的、那些不过脑子的废话。三个小时后,人凉了,工作群依然嗡嗡作响。
公司给了六千块工资加一万块"抚恤金",需要签字画押证明这命是自己不要的。他老婆红着眼问记者:"四十四岁的男人,就值这个数?"而老高大女儿的钢琴谱还摊在架上,同学那句"你没爸爸了",让孩子蒙着头哭了一夜。
去年7月17日,辽阳某民政局的职员,清晨六点零三分还在微信伺候领导,心肌梗死找上门来。人社局大笔一挥:"不算工伤!"倒也是,按老皇历,工伤总得在办公场所倒下才算。如今办公场所早从八仙桌变成了微信群,规矩却还停留在打算盘的时代。
我们这拨人,哪个不是双轨制下的困兽?体制外的老高们拿着没有合同的"福报",每天睡四小时叫正常排期;体制内的"微信长工"们捧着铁饭碗,却要在凌晨回复"收到"。手机充电超过百分之八十就慌,人却敢连续四天只睡四小时——逼自己一把,孩子能多报个培优班;再逼一把,说不定能抢到学区房的号。
行业黑话早把异化包装成励志:"每天干十八小时是福报"、"狼性团队"。猝死了就叫"个人体质问题",像极了手机电池鼓包,都怪你一边充电一边看视频。可谁给我们配过原装充电器?都是拿命当数据线,滋滋冒着烟还得传文件。
法院最近有个判例倒是亮眼,承认了微信加班算工伤。只是这维权之路,比唐僧取经还难——得先过了人社局这座小雷音寺,再闯行政诉讼的火焰山。网友调侃得妙:以前是"活到老干到老",现在是"干到死还得自证确实是在干"。
我有时突发奇想,该给手机开发个"工伤认定模式":检测到凌晨处理工作消息时自动播放语音:"您已进入工作状态,猝死概率上升15%,是否启动录音取证功能?"
玩笑归玩笑,刷到老高的新闻,手指悬在屏幕上——不知道该点根蜡烛,还是该挂个急诊查心电图。一万块不知道够不够买块像样的墓碑。
这些年,谁不是一边在幼儿园门口回工作微信,一边在岳母生日宴上改PPT,又一边在急诊室走廊开视频会议。活得像个御前带刀侍卫,只不过刀是手机,鞘是充电宝。
泡杯茶想想,老高总算能歇了。不用在凌晨回"收到",不用求公司补签劳动合同,不用算大女儿明年小升初要捐多少择校费。我们这些还在熬的,只能把微信工作群置顶,再给手机买份意外险——毕竟在这魔幻的年月,它可比我们先过劳死呢。
11月3日,辽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布了二审行政判决书。一审法院经审理判决,撤销辽阳市人社局作出的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并责令其在法定期限内重新作出行政行为。一审判决后,辽阳市人社局提起上诉,二审法院审理后驳回其上诉,维持原判。心里某些东西被暂时治愈。
只是偶尔,在深夜充电提示音响起时,会恍惚觉得那不是手机在叫,是某个时代的丧钟,为我们这些电量永远不足的中年人,一声声地敲。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