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牛奶,现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蓬勃发展,国内液态奶行业似乎触及到了“天花板”。
根据奶业巨头蒙牛乳业近日披露的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受奶价下行周期、消费疲软、竞争加剧等因素共同影响,其上半年营收和净利均有所下降。
在主营业绩承压下,蒙牛也在高管人员、产品创新、战略布局等方面做出调整,以期寻求突破。
更年轻的管理层、更多元化的新品……蒙牛能否在不容乐观的奶业周期中良性发展,实现“双千亿”目标,还需时间检验。
大象新闻记者 王艺枫
需求与供给双重挤压下的“考题”
据蒙牛披露的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2025年上半年营收415.7亿元,同比下滑6.9%;归母净利润20.46亿元,同比下降16.37%。
![]()
(蒙牛乳业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
具体到各项业务,今年上半年蒙牛的液态奶、冰激凌、奶粉、奶酪以及其他业务,分别实现营收 321.9亿元、38.8亿元、16.8亿元、23.7亿元以及14.5亿元,营收增速分别为-11.2%、15.0%、2.5%、2.3%以及16.9%,可以看出其核心业务液态奶增长受挫。
尽管蒙牛的冰淇淋、奶酪、奶粉三大业务实现增长,但三者合计营收不足80亿元,不足液态奶业务体量的四分之一,难以填补核心板块的缺口。
![]()
(超市货架上的蒙牛产品)
在郑州市一家超市,各种乳品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一位店员称,蒙牛作为大品牌铺货率还是很高的:“常见盒装常温奶一般都是用作走亲访友送礼的,一次买两箱或者礼品装,零星买几盒的不多见。”
消费者小陈则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喝牛奶的话一般会选择需要保鲜的低温鲜奶,而且现在可供选择的品牌越来越多,不一定会买蒙牛。
其实,蒙牛上半年液态奶业务营收下滑,跟大环境也有一定关系。尼尔森IQ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液态奶销售额同比下滑7.5%,6月降幅进一步扩大至9.6%。全国液态奶都开始卖不动了,蒙牛相关业务自然难免承压。
“蒙牛营利双降的根本原因在于需求侧与供给侧的双重挤压。”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大象财富特邀评论员江瀚认为。
从需求侧看,近年来国内乳制品消费增速放缓。居民膳食结构变化叠加健康意识提升,导致传统液态奶的饮用频率下降,部分消费者转向植物基饮品或其他替代品,市场整体呈现“量价双滞”特征;从供给侧看,当前原奶价格同比下降,行业产能过剩问题长期存在,价格竞争加剧,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同时,液态奶作为基础性产品,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品牌差异化不足,导致蒙牛难以通过提价或高附加值策略对冲销量下滑。” 江瀚分析。
奶业周期下行,蒙牛“双千亿”山丘难翻越
事实上,受奶业周期下行影响,2025年上半年,上市乳企中“营利双增”的寥寥无几。
同样作为国内乳业“双寡头”之一的伊利,今年上半年其液态奶业务营收为361.3亿元,增速为-2.1%,同样也出现了负增长。但从总营收来看,上半年伊利实现营收619.3亿元,领先蒙牛200多亿元。
2018年初,时任蒙牛CEO的卢敏放高调喊出了“双千亿”目标:2020年营收和市值双双达到1000亿元。为了完成这一计划,蒙牛通过收购快速开启多元化扩张。三年后,虽市值一度突破1900亿大关,然而营收却定格在了760.3亿元,此后几年也未能翻越“千亿”营收山丘。
![]()
(近年来蒙牛乳业营收走势)
而其最大竞争对手伊利,虽然也在去年经历了业绩下滑,但从2021年开始,总营收一直维持在千亿元以上。
“蒙牛在战略上多次摇摆,从早期依赖特仑苏单一爆款,到后来并购动作虽多,但整合效率不高,未能形成协同效应。”江瀚表示,特别是在奶粉和奶酪赛道,蒙牛起步晚、投入分散,未能复制伊利的成功路径。
蒙牛不能说不努力。
受大环境及主营业务承压影响,蒙牛也在加大改革创新的步伐以寻求突破。
今年以来,蒙牛常温事业部推出72款新品,鲜奶板块上市了15款新品,冰品上市了20余款创新产品。
就在不久前,蒙牛还推出新品“中华滋养五黑五红双拼风味酸奶”,主打养生概念。
![]()
(蒙牛上新“中华滋养五黑五红双拼风味酸奶”)
“在今天这样一个消费行为鲜明、消费者偏好充满个性化的背景下,蒙牛必须要加快创新,围绕‘保障健康营养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做到好吃’这样一个方向进行产品升级,不断推出新产品。” 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在接受大象财富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蒙牛还试图借体育营销发力,与中国奥委会控股的国有体育产业集团“华体集团”达成战略合作,两家企业将通过联合研发、定制授权等模式开展多维合作。
与此同时,蒙牛还加大了对B端业务的投入。
“针对B端行业趋势,我们已经与咖啡、茶饮、烘焙等头部品牌达成战略合作,提供乳品专业化解决方案。”蒙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大象财富记者采访时表示。
完成高管履新、持续战略布局,但跨越行业周期仍需时间检验
前不久,蒙牛刚完成了一场高管履新。正式任命沈新文接替因届退休年龄而离任的张平,为公司执行董事、副总裁及首席财务官。
至此,蒙牛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管理层迭代,形成以高飞任总裁、庆立军任董事长、沈新文任首席财务官的70后为主的青壮派领导团队。
面对业绩压力,这个更加年轻的新管理层在近期业绩会上表示,将继续推进“一体两翼”战略,并通过精细化运营加强成本控制,以期在行业调整阶段找到突破路径。
“蒙牛目前正在围绕国际化和产品功能化方向进行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所以在产品功能化方面,需要介入到一些特殊渠道,包括一些重要的体育领域、影视领域等;从产品升级来说,则需要朝着功能化、健康化、营养化等方向迈进。”宋亮说。
蒙牛相关负责人认为,当前乳业供需矛盾正在持续改善,行业正处于触底回升的关键时期:“我们将通过持续强化品牌引领、研发创新、数智转型及渠道升级核心能力建设,以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让消费者喝上奶、喝好奶、喝对奶。”
更年轻的管理层、更多元化的新品、更新兴的渠道,能否为蒙牛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
正如高飞在中期业绩会上坦言:“奶业周期比我们预期中更长,也更具挑战性。”蒙牛想在行业周期中实现持续发展,仍需时间检验。
本原创稿件版权归大象新闻所有。转载或合作,请联系:0371-65888889;邮箱daxiangcaifu@126.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