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曹禺诞辰115周年|《北京人》:走出去,去成为真正的人

0
分享至

2025年9月24日是知名剧作家曹禺115岁诞辰。曹禺擅长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之中,将狂风暴雨写到极致。《雷雨》如此,《北京人》也如此。与《雷雨》最终谁也没走出那阴冷孤寂的周家不同,《北京人》写的是一则走出去的故事:那是更强烈的一场新旧冲突,发生在老北京的一座吃人的老宅里。


曹禺(1910年9月24日-1996年12月13日)

何为“北京人”?

《北京人》这个剧本最核心的象征体系,就是“北京人”这个标题的三重意涵:它们层层递进,从现实到象征,构建了整个故事的悲剧内核。

第一重含义,便是这个走不出的庭院——曾家。曹禺通过精细的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精准地刻画了一个正在走向没落的北京封建士大夫家庭。他们是过去的囚徒:曾皓老爷子活在对过去的幻想中,靠着“想当年”的辉煌来自我麻痹。他身上凝聚了旧式文人的所有迂腐、自私和虚伪。而无论是懦弱无能、渴望自由却不敢挣脱的长子曾文清,还是压抑自己情感、恪守妇道的愫方,他们都被无形的封建家庭伦理牢牢捆绑,生命力在日复一日的消磨中枯萎。他们是地理意义上的“北京人”,也自诩为有文化、有门第的“上等人”,但实际上,他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僵化、腐朽,如同失去了生命力的化石。

“北京人”的第二重含义,就是“闯入”到曾家居住的袁家父女。袁任敢,这位人类学家,研究的是几十万年前的“北京人”头骨。他和他的女儿常常一起玩耍,称呼自己为“老猴”,女儿为“小猴”,称曾家人为“耗子”。远古的“北京人”,实际上代表的是最新的思想,是科学、理性和对人类本源的探索:袁任敢通过研究最古老的人类,反而连接到了最有生命力的东西——这与曾家所代表的、沉溺于几十年或上百年前家族虚荣的封建文化形成了鲜明对比。曾家,固守着更近一点的“过去”,却离人的本性越来越远。

袁家父女带有很强的“功能性”:他们是那面照出了曾家人的僵化、腐朽和“非人”状态的镜子。如果说曾家是一个密不透风的古墓,那袁家父女就是考古队凿开的一个小孔,既让外面的人看清了里面的腐朽,也加速了整个结构的崩塌。他们在无意中,一次次地冲击着曾家的旧规则。比如他们与神秘“北京人”的亲近,最终引出了“北京人”打破门锁,对曾家物理和心理上的禁锢进行了最强力的破坏。

北京人的第三重含义,又指向具体的人,又有点“表现主义”的色彩。在人物介绍里,一个带双引号的“北京人”赫然在列,写的是“在袁任敢学术察勘队里一个修理卡车的巨人”。他像“弗兰肯斯坦”,一个在一群人类中的怪物,高大、恐怖,不会说话。但是他在曾家遇到讨债危机时打跑了要债人,保护了曾家;又在结尾,曾思懿怕曾瑞贞逃跑,锁住了曾家的门时,开口说出了话,并将那道象征着禁锢的门狠狠打破。这个“北京人”的出现非常魔幻,他也让观者思考:所谓的“文明”究竟是什么?是曾家这种充满了繁文缛节、虚伪礼教,但却扼杀人性的“文明”吗?还是那个不通言语、浑身毛发,但却拥有最蓬勃生命力的“原始人”所呈现出的状态?

曹禺通过这三层含义的交织,讲述了一个关于“人被异化”的悲剧。曾家的每个人,都曾经是活生生的人,但在家庭这个牢笼里,他们慢慢变成了非人、变成了“活化石”。而袁家父女、怪异的“北京人”,最终促成了这个家庭的彻底崩溃。


《北京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十月文化,2018年2月版

“大耗子生小耗子”

《北京人》中前后有两个怀孕的女人,一个是曾瑞贞,曾家最年轻的孙媳妇;一个是曾思懿,整部剧里存在感最高的“大太太”,曾瑞贞的婆婆。

新生命的诞生并不被庆祝,反而几乎成了诅咒。曾霆、瑞贞夫妻二人并不相爱:曾霆爱着袁家的女儿袁圆。那是一种少年式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他把所有对新生活的渴望都投射在了“娶袁圆”这个念头上。然而,他的妻子瑞贞怀孕的消息,如同一盆冰水,将他瞬间浇醒,让他明白:他自己已经被牢牢地锁在了这个旧家庭的锁链上。他已经是一个丈夫,即将成为一个父亲,他无法挣脱这个身份去追求他的“光”。和他的父亲曾文清一样,他们都是这个笼子里飞不出去的鸟。这是年轻一代悲剧的开始,也是对父辈悲剧的又一次可悲的重复。

瑞贞,作为年轻一代,她怀孕后经历了痛苦的挣扎,但最终,她做出了一个清晰的选择:结束这个孩子,走出这个家庭。她主动地斩断这个“耗子”家族代代相传的痛苦锁链。

与瑞贞不同,结尾曾思懿怀孕,则出现得非常荒谬——它用隐晦的方式展示了曾文清的精神与肉体的分裂。他爱愫方,恨曾思懿。但他和曾思懿创造了新的生命:它几乎是在一种无意识的、麻木的状态下发生的。它不是爱情的结晶,甚至不是欲望的结果,它更像是一种生物性的、不带任何精神属性的繁衍。

曾文清和曾霆,他们的内心或许向往着纯洁的爱情,但他们的肉体却被困在现实的婚姻牢笼里,生活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地过,身体的本能和家庭的义务推着他们走。这种“麻木”,比激烈的冲突更能体现这个家庭对人性的扼杀。

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讽刺和悲剧循环。觉醒的、年轻的生命选择不再繁衍悲剧,而腐朽的、麻木的生命却在无意识中将诅咒延续下去。哪怕瑞贞和愫方都逃走了,这个“家”的本质——这个制造悲剧的子宫——并没有被摧毁。只要这群人不觉醒,新的“耗子”就会源源不断地被生出来。

留下的男人

曾文清是全剧中让人感到“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个人物。而这种拧巴和矛盾,恰恰就是曹禺想要刻画的被旧时代碾碎的知识分子“废人”形象的核心。他从一开始就说“他要走”,要离开曾家。直到结尾他真的走了又回来,我们可能都有些困惑:走了究竟是去干什么呢?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是:他自己也不知道。

对于曾文清来说,“走”不是一个具体的、有计划的行动,而是一个抽象的、精神上的口号。他能清晰地认识到这个家是个“笼子”,他的父亲、妻子都是精神的枷锁,但他的全部,都来自于这个旧家庭。他除了会吟诗作赋、多愁善感、抽鸦片、评判茶怎么样最好喝之外,没有任何在现代社会谋生的能力。他是一个从未被允许长大的巨婴。当他终于鼓起勇气走了,结果却是“惶惶然丧家之犬”一样地回来。这证明了现实的残酷:外面的世界不属于他,他无法生存。“出走”这个美丽的幻想被现实彻底击碎了。

他为什么“走不掉”?剧本没有描写他出走后的具体经历,只让他回来了。这短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正是曹禺留出的想象空间。然而不管怎么说,他终归是走不掉的。他一生都活在父亲的专制阴影下,精神上的“囚笼”让他被抽掉了脊梁骨。他知道自己要逃离什么——这个腐朽的家。但是他又是谁?他是“曾家的长子”——这是他唯一的身份标签。离开了这个家,他发现他几乎什么都不是了。

他回来后,可能还抱着一丝幻想,以为可以回到从前,继续和愫方在精神上相濡以沫。但愫方因为他的回归而彻底看清了他的懦弱,理想破灭了。他发现,那个支撑他活下去的、把他理想化的精神支柱,也倒塌了。最把他当成“人”看的人,决定放弃他了。

自尽,是他唯一能彻底“走”掉的方式。 这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将“离开”这个想法贯彻到底的行动,但这恰恰是以毁灭自己为代价的。

他的出走、回归和自尽,是他悲剧命运的必然的轨迹。

“鸽子”意象,就是理解曾文清一生的注脚。那只被命名为“孤独”的鸽子,就是曾文清自己。另一只飞走的鸽子,象征着一切他失去的可能性——自由、爱情、有活力的生命。曾文清是一种“向下的沉沦”。他所有的挣扎,都只是在减缓下坠的速度,而从未真正向上飞翔过。


电影《北京人》(1998)剧照

与曾文清类似的,是他妹妹曾文彩的丈夫江泰。如果说曾文清是可悲的,那江泰则更多是“可憎”的。

江泰这个人物,是曹禺笔下另一种典型的“废人”——“清醒的懦夫”与“语言上的巨人”。他留过学,见过世面,对时局有自己的看法。他能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家所有人的问题:曾家的虚伪和腐朽,曾文清的懦弱和无能,老太爷的自私和专制。但他所有的能力,都仅限于“说”。他是一个行动上的矮子,他的失败是向外的、充满了怨天尤人的攻击性。

他躲在曾家,本质上和曾文清一样,都是一个寄生者。但他用一种愤世嫉俗的姿态,来掩盖自己一事无成的羞耻和寄人篱下的屈辱。

他在认知层面,尤其是在批判现实这个维度上清醒,但在道德或精神层面极度混乱与败坏。他的大脑长期被酒精和愤懑占据,他对妻子的暴力,是他对自己无能狂怒的宣泄。他在外面是失败者,在家里,他就要通过暴力来确立自己可怜的“权威”。他天天嚷嚷给房租,近乎是他维护自己脸面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在卖棺材这个全家尊严彻底崩塌的最后关头,他突然跳出来说“他能弄来钱”,这是他最后的、也是唯一的“英雄梦”:所有人都束手无策,连老太爷都放弃抵抗,江泰扮演了他一直想扮演的角色,一个能力挽狂澜的“能人”。他需要通过这个“承诺”,向所有人证明,他不是一个只会抱怨的废物。他拿着钱走出去的那一刻,他立刻明白:他根本弄不到钱。他曾经的社会关系早已失效,他自己也只是一个被通缉的人。他无法面对回去承认失败的羞辱,于是他拿起了最熟悉的武器——酒精。喝酒,是他逃避现实、麻痹自己的常规手段。

这个行为可以用恐怖来形容——极端自私和残忍。他为了逃避自己的一点点羞辱,不惜将全家人最后的希望当作赌注,让所有人在黑暗和煎熬中苦等一夜。这个夜晚,是整个曾家精神上的“凌迟”,是整部剧中颇具荒诞色彩和人性寒意的一幕:他把所有人的悲剧,变成了自己的一场闹剧。

江泰代表了那样一类人:读过一点书,见过一点世面,便自以为看透了一切,从而获得了嘲笑和鄙视所有人的资本。他们用愤世嫉俗来掩盖自己的无能,用贬低他人来抬高自己,并将自己所有的失败都归咎于“时代”或“他人”。

留下的女人

留下的女人,一个是曾文清的妻子曾思懿,另一个是他的妹妹曾文彩。文彩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家庭里懦弱的可怜女人,而曾思懿则是从头到尾的“战士”。

曾思懿像王熙凤一样泼辣狠毒,但比王熙凤看着要面目可憎得多:她几乎在所有人的悲剧中都担任了一个恶鬼一样的角色,以霸道、强硬的姿态干预了所有的幸福。她嫉妒愫方,一开始想把她赶去嫁给袁任敢,最终话锋一转,又想把她纳为曾文清的二房。这绝不是出于善心或妥协,而是一种精于算计的权力策略。曾思懿看得很清楚:丈夫曾文清是个离不开人照顾的“废人”,而全家只有愫方能让他安静、稳定。与其让愫方作为一个情感上的“威胁”存在,不如把她变成一个有“名分”的高级保姆,用“二房”的身份把她彻底捆绑在这个家里,让她一辈子为这个家、为她丈夫服务。这个提议本身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羞辱和控制。她是在用正妻的身份,“恩准”愫方成为一个附属品。

但她作为“当家主母”,在老太爷曾皓命悬一线之时,又是唯一一个坚持送老太爷去医院的清醒的人——在那个全家都沉浸在封建迷信和虚假“体面”(老太爷不去医院、不离开老宅,只要大夫上门)的迂腐观念中的时候。

她可恨、可恶,也很难就这么简单概括她是“可悲、可怜”的。然而这些闹剧看下来,可以发现:其实悲剧也并不能说完全是她造成的。曾文清的懦弱、抽鸦片,愫方的牺牲和隐忍,妹夫江泰的狂妄无能,也许有曾思懿的推波助澜,但终究不是她导致的。曾思懿直接主导的悲剧,可能只有她儿子和儿媳的那一桩。

这个“家”本身才是一切悲剧的根源,包括曾思懿,都既是受害者,也是这个制度的维护者。曾思懿是“制度”的产物:在一个靠变卖祖产、毫无生机、充满虚伪和压抑的环境里,会滋生出各种各样的曾家人,而曾思懿就是悲剧循环中最铁腕的执行者。曾文清的懦弱是一种症状,愫方的隐忍是另一种症状,曾思懿的“恶”就是这个家庭病入膏肓最外显、最恶臭的症状。她加剧了所有人的痛苦,不像别人那样被动地承受悲剧,而是主动地、用一种张牙舞爪的姿态,去参与和加速这场悲剧,并试图从中为自己牟利。她是任由人性之恶与制度之恶发展,一个被异化了的、生命力最强的怪物。


电影《北京人》(1998)剧照

出走的女人

最早要离开的女人是瑞贞,这个只有十八岁却已经历失败婚姻的可怜女孩。她非常坚定地要和袁家父女一起离开这个吃人的宅子,果断地让腹中的“小耗子”不再降生于废土之上。

愫方是她在宅中关系最亲密的人,也是以“亲戚”的名义被困在这个家庭里的“外人”。她没有正式的家庭地位,却要承担起照顾老太爷、维系家庭运转的重任。这让她成了一个“高级的仆人”,一个为这个家庭奉献了全部青春的“活祭品”。

瑞贞和曾文清是精神上的知己和伴侣。但这本身也是很可笑的事情:曾文清只是个“巨婴”,她会懂他、爱他,某种层面上也是因为她一辈子没走出过曾家——她能见到的异性,只有曾老太爷、曾文清和江泰罢了。

愫方三十年的人生,是靠着一个精神支柱活下来的:对曾文清的爱。这种爱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情爱,升华为一种宗教式的牺牲和坚守。她把他想象成一只渴望蓝天的鸽子,而自己甘愿留在笼子里,通过照顾他的一切(他的父亲、他的孩子、他的家)来感受他的“飞翔”。只要他能“飞走”,她的苦难就是有价值的,她的牺牲就是一种“甜”。

但曾文清回来了。他的回归证明了他不是鸽子,他根本飞不起来,甚至没有勇气去面对外面的世界。这一下就抽掉了愫方整个生存的意义。她发现自己付出的对象是一个“如此不堪”的懦夫。她的牺牲变得毫无价值,她的苦变成了纯粹的、毫无意义的苦。这时她幡然醒悟:指望别人实现理想是靠不住的,或许能飞向天空的鸽子是我自己。这是她个人意识的真正觉醒。

“北京人”开口了。他说:“我——们——打——开!”那道门打破了,给两个出走的女性带来了新生:告别了北京城里这座吃人的宅院,她们终于有机会随着袁家父女、随着“几十万年前”的“北京人”一道,去成为真正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德妮·斯威尼透视裙惹争议,梅根·凯莉直言欣赏但拒绝裸露尺度

西德妮·斯威尼透视裙惹争议,梅根·凯莉直言欣赏但拒绝裸露尺度

可乐谈情感
2025-11-02 06:30:05
张柏芝合照也太夸张了吧!宁静,刘嘉玲都被她比下去了

张柏芝合照也太夸张了吧!宁静,刘嘉玲都被她比下去了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02 13:43:13
84年我立下一等功,军长做媒把独生女介绍给我,一见面她就踹我一脚

84年我立下一等功,军长做媒把独生女介绍给我,一见面她就踹我一脚

如烟若梦
2025-10-30 16:12:15
上海交大留学生:不会中文,6年全免还月领5500

上海交大留学生:不会中文,6年全免还月领5500

吃瓜体
2025-11-02 16:36:18
长达两年的波克罗夫斯克战斗进入最后阶段?

长达两年的波克罗夫斯克战斗进入最后阶段?

山河路口
2025-11-02 16:52:27
A股26家PCB公司全梳理:三季报业绩好到爆,M9材料增量空间巨大

A股26家PCB公司全梳理:三季报业绩好到爆,M9材料增量空间巨大

胡一侃
2025-11-02 18:35:32
一战封神!文班亚马创NBA 79年神迹,奥尼尔贾巴尔也只能仰望

一战封神!文班亚马创NBA 79年神迹,奥尼尔贾巴尔也只能仰望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09:43:04
这5种食物千万别买!里边常加硼砂,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天天买

这5种食物千万别买!里边常加硼砂,商家从来不吃,很多人天天买

阿莱美食汇
2025-11-01 08:22:49
神仙打架!全红婵陈芋汐巅峰对决只差0.9分,两轮动作得分相同

神仙打架!全红婵陈芋汐巅峰对决只差0.9分,两轮动作得分相同

全景体育V
2025-11-02 21:18:27
悬念揭晓!山东泰山核心外援瓦科去向曝光,曝江南球队或2选1

悬念揭晓!山东泰山核心外援瓦科去向曝光,曝江南球队或2选1

璞玉话体坛
2025-11-02 19:49:43
大消息,重大改革将启动!

大消息,重大改革将启动!

中国基金报
2025-11-02 21:51:52
77岁武则天被男宠折腾睡着后,张昌宗走到隔壁房间扑向一美艳女子

77岁武则天被男宠折腾睡着后,张昌宗走到隔壁房间扑向一美艳女子

百态人间
2025-10-30 15:04:35
马来西亚拒不归还林梦,文莱找中国建设大桥连接飞地,这操作我服

马来西亚拒不归还林梦,文莱找中国建设大桥连接飞地,这操作我服

凡人侃史
2025-10-28 18:11:21
中国急需建设的3座跨海大工程:一旦实现,价值将远超港珠澳大桥

中国急需建设的3座跨海大工程:一旦实现,价值将远超港珠澳大桥

牛牛叨史
2025-11-02 21:28:41
辛纳2-0击败阿利亚西姆,斩获巴黎大师赛冠军并重返世界第一

辛纳2-0击败阿利亚西姆,斩获巴黎大师赛冠军并重返世界第一

懂球帝
2025-11-03 00:14:31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别再可怜李咏了!离世7年后医生揭秘离世真相,难怪选择葬身美国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10-28 09:12:19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达文西看世界
2025-11-01 18:33:15
偶遇董卿在上海街头晨跑,常年跑步小腿粗壮,戴腰包像售票员

偶遇董卿在上海街头晨跑,常年跑步小腿粗壮,戴腰包像售票员

张发林
2025-11-02 18:18:23
又一名金融大佬失联

又一名金融大佬失联

深度知局
2025-11-02 15:18:09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高中时期你经历过哪些炸裂事迹?网友:大家的青春都这么污的吗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0-03 00:20:08
2025-11-03 04:44:49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4874文章数 508350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数码
房产
手机
健康
艺术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