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设计课大大小小的工具有一百来个,我挑出的这三个,都是方便个人使用的。第一个叫做能量地图。这就又要提到人生设计课的一对理念:“时间管理是低效理念”,时间就这么多,对所有人都一样,你没有多大空间来管理时间;人们真正应该管理的是能量。于是就有了这个能量地图,代号AEIOU,我刚看到时还习惯性地背诵,AEIOU,哦!这不就是26个字母表里的五个元音字母嘛!就一下子记住了:这分别代表五个英文单词,A-行为,E-环境,I-交互,O-对象,U-用户。AEIOU法共包括5套问题。在你评估某一项活动的时候,可以利用这5套问题。
A-行为:你到底在做什么?这是一个结构性的活动,还是非结构性的活动?你是团队的领导者,还是会议的参与者?E-环境:当你参加某项活动时,注意自己所处的环境。那是什么样的环境?它带给你什么感觉?I-交互:你和人或者机器有怎样的互动?这种互动对你来说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O-对象:你在和物体或者设备进行互动吗?是苹果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曲棍球球棍,还是帆船?这些事物能带给你投入感吗?U-用户:活动中还有其他人吗?他们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为活动带来了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用法也挺简单直接的:记录每天主要活动的AEIOU,以及给你带来的能量水平,然后可以反思这个能量水平跟AEIOU之间的关系,比如是否能够通过改变AEIOU中的一项或者几项,提升能量水平。这个过程一如人生设计课的其他工具,没有对错,全凭你的主观感受。我把图示也放在文稿中了。
比如,当比尔用AEIOU做自己的测评时,他发现,每周例行的与研究生一对一谈话竟令他感到非常疲累,怎么会呢?他明明很喜欢教学,也很喜欢学生啊?哦,原来是这些一对一辅导都被安排在周五的下午、办公室内。周五下午,大家都在盘算着周末了,而办公室的环境又是封闭而正式的;于是他把A(行为)与E(环境)调整到周二或周三下午,在户外的咖啡厅,于是,师生都感受到愉悦和放松,能量立即转为正向。当我们说到工作好累时,其实,可能只是因为工作中某些带给你负能量的部分使你格外疲累,通过AEIOU的能量地图,能够相当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能量。
![]()
我要介绍的第二个工具是:个人头脑风暴——脑图(Mind map)。适用的情景是:隐约有个念头,不知为啥总盘桓不去,或是轮廓不清晰。当然不止于此。那就可以自己来一场头脑风暴,只需要几张白纸、一支笔。第一步,在纸中心写下那个词,可能是“户外”“聚会”“发布会”反正是个名词;然后围绕着这个词不假思索地(重复:不假思索地)写下几个名词;然后,再围绕第二圈的每个词各不假思索地写下第三圈(提醒:不假思索、尽量用名词);至少有四到五圈时,你就看向最外圈,此时,最外圈可能已经有了几十个词了,第一眼吸引你的三个词,把它们圈住;然后,琢磨这三个词,看能组合出啥创意来。课程中有些很精彩的例子,而我觉得,自己掌握这个工具,时不时地用一把,才是精彩。
接下来是第三个工具,或说是方法:如何成功求职。先说一个冰冷的数据:美国人求职成功率仅有5%,我要说明一下,这是课程中提到的数字,大约是追着企业公布的招聘岗位海投简历的成功率,我问了AI中国的相应数字,没有得到靠谱的答案。那么我就继续援引课程中的案例:有位叫库尔的,通过向发布招聘岗位的企业投递了38份简历,得到的反馈是0;后来,当他参加了人生设计课之后,他通过关系网与各目标企业的相关人员共进行了56次一对一的访谈,他得到了7个工作机会。访谈的内容并非局限于某个职位的要求,而是这个相关产业的业态、关键技术、产业未来等等,再逐渐进入组织、职位等方面;当然,访谈者要尽量做好事先的功课,谈着谈着,被访谈者往往就会说:唉,你有兴趣来加入我们公司吗?因为,访谈式学习(而不是求职面试),会令你越来越熟悉和理解公司的行业和职位,库尔因此得到多个offer,你也可以。
这就又要提到人生设计课的一个重要理念: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我正在找大量的工作机会”,而不是“我正在找工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