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宋徽宗赵佶没有当皇帝,他可能会以一位艺术家的身份名垂青史,其瘦金体书法与花鸟画那叫一个惊才绝艳。
但话又说回来了,如果他没坐上龙椅,又哪来普天之下的人力物力去支持那些极致的艺术理想呢?
你看,历史就是这么矛盾!而代价,最终却由整个天下共同承担。
![]()
辽博的徽宗真迹《瑞鹤图》 有人排队三小时
宋徽宗的艺术梦想,具体化身就是那座从政和七年(1117年)开始兴建的皇家园林"艮岳"。
为了打造这座人间仙境,需要天下最奇特的石头和最珍稀的花木,于是"花石纲"应运而生。
“纲”是指成批运输的货队,比如运茶的叫“茶纲”,运盐的叫“盐纲”,而这“花石纲”,就是专门为皇帝运送奇花异石的船队。
这个差事落到了一个叫朱勔的官员手里,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
"艮岳"部分还原 来源中国园林博物馆
根据《宋史》记载,朱勔在苏州设立应奉局,他的手下在东南各地横行霸道,只要看中了老百姓家的哪块石头或哪棵花木,立刻贴上黄封条,标明这是御用之物。
物主不但要白白奉献,还得小心看护,运送时哪怕要拆墙毁桥,也没人敢阻拦。这其中的巨额花费和人力成本,最后都转嫁到了当地百姓头上。
朱勔等人更是趁机中饱私囊,搞得无数人家破人亡。
钱都被贪走了,再加上朝廷本身的各种用度,大量花销从哪里来呢?
![]()
崇宁通宝折十铁母 嘉德2020拍卖:4.6万元
徽宗早在铜钱上动了不少脑筋,他亲自用瘦金体书写的“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钱文飘逸俊秀,在历代钱币中算得上顶级艺术品。
但精美钱币的背后,往往藏着财政上的窘迫和盘剥。比如崇宁通宝当十钱,它一枚规定可以当十枚小钱用,但本身的铜料根本不值这个数。
朝廷用这种办法,相当于用很少的铜换来了十倍的面值,无形中从民间搜刮了大量的财富。
宋徽宗也是换年号狂魔,每个年号基本上都会铸造新的钱币(试铸钱暂不表)。后面还有铸造相对较多的政和通宝、宣和通宝,以及中间只用了短短三个月的重和通宝。
![]()
重和通宝隶书 嘉德2023拍卖:25300元
朝廷变着法子弄钱,加上“花石纲”没完没了的折腾,压得东南地区的百姓喘不过气来。老百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依赖漆树、楮树(造纸原料)、竹木等山林物产过活,而官府的征敛恰恰对准了这些命根子。
根据宋人方勺在《泊宅编》里的记载,起义领袖方腊在动员的时候,悲愤地控诉说:“今赋役繁重,官吏侵渔,吾侪所赖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无锱铢遗……”
意思是现在苛捐杂税这么重,官吏层层盘剥,我们赖以为生的漆、楮、竹、木都被搜刮得一干二净。
到了宣和二年十月(1120年),积压的怒火终于爆发了。
![]()
宋江在平定方腊后的踌躇满志 剧照
方腊在青溪县揭竿而起,喊出了“杀朱勔”的口号,远近的农民纷纷响应,起义队伍迅速壮大,接连攻下六州五十二县,东南半壁江山为之震动。
朝廷得知方腊起义的消息后惊慌失措,宋徽宗急忙任命童贯为宣抚使,调集原本防御北方边境的15万精锐西北军南下镇压。
与此同时,历史上著名的宋江起义军正在山东、江苏一带活动。根据《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宋江率领的起义军"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给朝廷造成不小压力。
虽然《水浒传》中描写宋江征方腊是文学虚构的,但历史上宋江部众很可能被编入官军,间接参与了后续的平叛行动。
![]()
靖康之变
经过一番惨烈的战斗,起义最终被镇压下去,但北宋王朝的根基也在这场内耗中大大动摇。
更糟糕的是,北方的金国也看到了宋朝的虚弱。在内忧外患之中,宣和七年(1125年)底,宋徽宗匆忙把皇位传给了儿子宋钦宗,改元"靖康"。
仓促铸造的"靖康通宝"和"靖康元宝",因为年号存在时间极短,铸量非常少。
这些钱币成了北宋王朝的绝唱。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破汴京,徽、钦二帝被俘,北宋灭亡。
那座耗费了无数民力财力堆砌起来的艮岳,也在战火中化为废墟。
![]()
折二正样“靖康通宝” 嘉德2012拍卖:105.8万
回过头来看,宋徽宗或许真是一位天才艺术家,但他当皇帝可谓失败透顶。从崇宁年间开始的花石纲,到政和年间的钱币改制,再到宣和年间的方腊起义,最终以靖康之变告终!
这一切就像一串被诅咒的链条,拖拽着整个王朝走向深渊。
那一枚枚精美绝伦的钱币,仿佛在无声地诉说:当权力失去了约束,当个人的雅趣凌驾于万民的福祉之上,再高贵的艺术,也可能沾染上血腥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