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凌晨,硅谷传来一个让整个科技圈都炸锅的消息,两个名字你肯定不陌生,做芯片的英伟达,和做ChatGPT的OpenAI,他们居然要干一票大的。
具体多大?1000亿美元。这个数字什么概念?比很多小国家一年的GDP还要多,但更关键的是,这笔钱的流向,可能会彻底改写整个AI行业的游戏规则。
![]()
这次合作的核心是建设总容量达10吉瓦的超大规模AI数据中心,英伟达将分阶段向OpenAI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
10吉瓦是什么概念?黄仁勋自己算了一笔账:这相当于400万到500万颗GPU的功耗,几乎等于英伟达今年全年的GPU出货量。
更直观一点说,这个电力需求相当于10座核电站的输出功率,目前全球数据中心消耗约300亿瓦电能,大约相当于30座核电站的输出,而OpenAI一家公司就要占到其中三分之一。
首批1吉瓦级英伟达系统将于2026年下半年部署,采用英伟达的Vera Rubin平台,这意味着从2026年开始,双方需要以平均每季度超过1吉瓦的速度推进部署,这对整个供应链都是巨大考验。
![]()
最有意思的是这笔交易的财务结构,英伟达名义上投资了1000亿美元给OpenAI,但这些钱最终会通过OpenAI采购GPU的方式,大部分又流回了英伟达的口袋。
根据黄仁勋透露的数据,建一个1吉瓦的数据中心成本大概是500到600亿美元,其中有350亿是用来买英伟达的芯片和系统,看明白了吗?这根本就是一场左手倒右手的资本魔术。
消息公布后,英伟达股价应声大涨3.9%,市值攀升至近4.5万亿美元,资本市场显然很买账这种"双赢"模式。
![]()
ChatGPT现在有7亿周活跃用户,OpenAI需要不断突破技术来证明自己5000亿美元的估值。为了不被算力"卡脖子",奥特曼这两年疯狂"买买买":
先是跟甲骨文签了3000亿美元的五年合同,然后从云服务商那里租了1000亿美元的备用服务器,现在又拉来英伟达100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短短几年,承诺的算力支出就超过了5000亿美元。
OpenAI在2030年的研发投入接近总收入的50%,对比亚马逊、微软、谷歌的10%-20%,Meta的25%,这个烧钱速度确实惊人,但在奥特曼看来,不这样烧就永远追不上超级智能。
对英伟达来说,这不只是卖芯片,而是要掌控整个AI生态,AMD正推出性能更强的芯片,云服务商也在开发自己的芯片,OpenAI自己也计划明年量产自研芯片。
通过深度绑定OpenAI,英伟达增加了客户换供应商的成本,同时能够了解OpenAI的开发方向,指导自己的研发,即使OpenAI以后少用英伟达的芯片,英伟达作为股东也能分一杯羹。
![]()
英伟达最近还以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与CoreWeave签署63亿美元协议,在英国部署数万个AI芯片,这一系列动作都在强化自己在AI基础设施领域的主导地位。
奥特曼强调"算力基础设施将成为未来经济的基础",黄仁勋描述要通过前所未有的数据中心建设支持"下一代智能"。
在当前经济不确定时期,传统经济指标建议谨慎,而AI投资成为应对经济衰退的唯一赌注。这种措辞在当前环境下确实充满诱惑。
英伟达、微软和OpenAI这三家实体通过交叉投资日益控制关键基础设施层,微软持有OpenAI大量股权并提供云服务,英伟达现在又通过直接投资加深合作,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
这场1000亿美元的合作,表面上是资本与技术的联姻,实际上是一次行业重新洗牌,英伟达通过"投资+供货"的模式锁定了最大客户,OpenAI则获得了算力保障和资金支持。
虽然这种合作可能加速AI技术发展,但也让算力资源进一步集中到少数巨头手中,不管怎样,这场"算力军备竞赛"已经打响,未来几年AI行业的格局将由此改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