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华第三天时,美国代表团说出了他们的真正目的,即希望中国买更多的波音飞机。那么,为何美方会提出这样的请求?这又是否意味着中美关系开始出现转机呢?
9月23日,史密斯带队的美国代表团刚在北京待了三天,就迫不及待把“让中国买更多波音飞机”摆上桌面,驻华大使庞德伟还补了句“谈判到最后阶段”,这着急劲儿可不是装出来的——波音这几年日子是真不好过。
![]()
从2019年算起,波音已经连着亏了6年,累计亏损快360亿美元了。2024年亏了118.2亿,2025年一季度好不容易收窄到3100万亏损,可手里的烂摊子一点没少:中国航司上半年就退了3架飞机,厦航、国航的737MAX直接飞回美国,吉祥航空也推迟接787客机。
原本计划今年给中国交50架飞机,到3月底才交了18架,还有130架等着交付,可空客那边2025年要交136架,2026年148架,差距越拉越大。现在波音在华市场份额只剩40.8%,空客都52.2%了,中国商飞也占到3.5%,再丢订单真要撑不住了。
![]()
为了筹钱,波音连盈利的Jeppesen导航业务都卖了,换了105.5亿美元救急,这相当于拆东墙补西墙,长期来看是亏的。更关键的是,波音80%的飞机要靠海外市场,80%的零部件依赖进口,美国加征关税后,一架787飞机成本涨了4000万,航司全往空客跑,有分析说再这么下去波音全球份额可能跌到20%。
这事儿还扯着美国的政治神经。波音可是制造业巨头,供应链上拴着几十万人的饭碗,史密斯作为众议院军事委员会的核心人物,看着波音下滑不可能坐视不管——议员的选票里藏着制造业工人的态度,要是波音真垮了,选区的支持率就得崩。
![]()
所以这次军事代表团“跨界”谈飞机订单,本质上是带着国内的经济压力和政治任务来的,波音的生死已经和美国的就业、选举绑在了一起。
面对美方的热情,中方只说“合作共赢、平等互惠”,没给准话,这背后的考量其实很实在:买不买波音,得算清质量、产能、售后和地缘政治的“四本账”。
质量这关首先绕不过去。波音737MAX的安全阴影还没散,去年阿拉斯加航空舱门空中脱落的事更是敲了警钟,现在FAA还按着波音限产,每月38架的产能都是戴着“质量紧箍咒”的。
![]()
中国航司里14家是全波音机队,厦航波音占比90.2%,海航84.5%,这些航司最怕的就是飞机出问题——停飞一天就是几百万损失,谁也不敢拿安全赌。而且关税一涨,采购成本直接翻倍,南方航空连卖10架787的交易都中止了,航材维修成本也跟着涨,航司根本吃不消。
更重要的是中方手里的牌也越来越硬。现在国内航司不是非波音不可了:空客2030年前的窄体机位全卖光了,想订得排队;中国商飞C919已经交付22架,东航投放在京沪航线的上座率比波音737还高15%,乘客愿意多花5%票价坐“中国造”。
![]()
C919订单超1500架,虽然现在年产目标75架,但2029年能冲到200架,比波音当年产能爬坡快一倍,刚好能接未来5年波音、空客老飞机的退役潮。就算C919暂时用LEAP-1C发动机,国产长江1000A已经进入关键试验,2027年就能量产装机,到时候连发动机都不用看别人脸色。
地缘政治这根弦更是不能松。今年5月美国还暂停过C919发动机出口许可,差点卡了生产进度;9月刚和中国谈完TikTok共识,转头又把中国企业列进制裁名单,中方立马发起反歧视调查。
这种“打一巴掌给颗糖”的套路,中方早看明白了:要是今天为了波音订单松口,明天说不定又在芯片、航空材料上设卡。就像之前TikTok问题达成框架,是双方各让一步的结果,但不代表全面和解,波音订单自然也得绑着整体关系看。
![]()
不少人猜,波音订单谈判到“最后阶段”,是不是中美关系要转机了?其实没那么简单,这更像是双方在务实领域的“选择性合作”,离真正回暖还差得远。
先看积极的一面:9月中旬中美刚在马德里就TikTok达成共识,特朗普第四次延长宽限期,没再逼字节跳动出售业务。这次波音订单谈判跟进,说明双方确实想在经贸领域找突破口,毕竟波音需要中国市场救急,中国航司也需要机型补充运力——短期内C919产能还跟不上,空客排队太久,波音仍是选项之一。
这种“各取所需”的合作,比互相制裁要理性得多,也为其他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比如之前TikTok的“互有底线、互相尊重”模式,说不定能用到航空合作上。
![]()
但冷静想想,分歧还是主流。美方一边谈波音订单,一边没停过对华打压:芯片出口限制没松,制裁名单还在加,军事代表团来华前,五角大楼刚公布要加强印太军事部署。
中方也没含糊,对美农产品检疫、知识产权保护的反制措施一直没撤,C919的国产化进程反而在加速,就是怕被“卡脖子”。说白了,中美现在是“谈得拢的先谈,谈不拢的先放着”,波音订单可能成局部突破,但改变不了战略竞争的大背景。
更关键的是这次是美国主动求合作。以前美国总想着“极限施压”,现在波音快扛不住了,才拉着军事代表团来谈生意,这种“被动式合作”根本算不上关系改善的信号。
中方的态度很明确:想买飞机可以,得拿出诚意——关税降一降,技术限制松一松,别一边要中国救波音,一边在航空产业链上卡中国脖子。要是美方只谈订单不谈互惠,就算签了合同,后续交付、售后照样会出问题,就像之前关税涨了航司直接退飞机,市场规律比政治施压管用多了。
说到底,波音订单只是中美关系的一个“切片”。史密斯代表团急着推订单,是给波音续命,也是给美国制造业救场;中方谨慎考量,是怕踩坑,更是要守住合作的底线。
谈成了,是双赢的务实选择;谈不成,中方有C919和空客兜底,美方却得扛着波音亏损的烂摊子。至于关系转暖?得等美国真能做到“平等互惠”,而不是把订单当“救命符”,把中国当“接盘侠”。
参考资料:外媒聚焦美议员代表团“罕见”访华:寻求和平共处之道
![]()
六年来首次正式访华,美方:经贸是重要议题,也非常关注两国军事对话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