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秦岭是国家战略“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重要水源涵养区,这片承载厚重与希望的土地,正见证一场青春与乡野的双向奔赴。
平利县作为教育部指定的西安交通大学定点帮扶地区,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已有十余年。在西安交通大学定点帮扶办公室和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的支持指导下,以西安交通大学“心桥无止”团队为引领的青年志愿团体团队在指导老师杨路、石峰、马从付等的带领下,在安康市平利县兴隆镇汝河村开展了一系列公益活动。
项目历经近一年的筹备,以“党建引领-技术研发-公益实践-社会协同”的创新公益模式和“桥+X”的多元路径,系统推进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以平利县乡村人居环境改善和关爱留守老龄群体为目标的人行便桥建设与助农环境营造,助力农业提质与茶文旅融合;以陕南地区非遗活化与乡风涵养为指引的墙绘、大漆技艺展示等文化公益行动,传承弘扬当地非遗文化与优秀乡土传统,切实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以科技赋能与可持续发展为指引的人工智能桥梁监测评价,推动技术创新服务于乡村建设实践,提升乡村基础设施运维能力,促进城乡更新数字化进程。
2025年8月11日至15日,46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及各方的志愿者先后奔赴汝河村开展一期志愿活动。期间当地遭遇持续罕见高温,志愿者们分成桥梁建设、环境美化、桥梁检测、非遗传承等多个工作组,在四十度的酷暑中与村民五天昼夜不停的共同奋战,共同完成了宛若秦岭山涧里碧绿茶叶的“连心桥”和“汝河新谣·福绕千山”墙绘作品。“茶叶形”人行便桥采用当地传统建筑材料竹片为桥面,并以地方适宜性低成本景观花卉爬藤月季装饰,兼顾生产实用与生态美观;融合秦岭汝河背景与漆树、鲤龙等本地传统元素的墙绘创作传递着优秀地域文化与美好愿景。项目的顺利竣工不仅直接解决了1134名村民的“涉水之险”,提升村民耕作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也为本地农产品运输和乡村文旅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支持,成为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一项暖心实事。
一桥飞架,连结乡土与沃野,连结传统与未来,更连起时代的青春力量与脚下的乡土中国。这座通往民心的“心桥”,是新时代学子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诠释。
![]()
![]()
责任编辑:韩璐(EN053)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