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01
译文
范质考中进士的时候,和凝是主考官。和凝非常欣赏范质的文采。和凝当年就是以第十三名中的进士,他对范质说:“以你的文采来说,实在是当得上时第一。现在让你屈居第十三呢,就是为了能让你能够继承我的衣钵。”范质将这个事视为莫大的荣耀。和凝和范质先后都称为了宰相。有人专门为此写了两句诗:“从此庙堂添故事,登庸衣钵亦相传。”
周太祖从邺城起兵攻打京师的时候,京师大乱。范质就藏在民间。一天范质坐在封丘巷的茶肆,遇到一个相貌奇怪的人给他作揖,说:“相公不必忧虑。”
当时正值酷暑,范质拿着的扇子上面写着“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两句诗。
这个人说:“世间酷吏制造的冤狱,比如今的天气还要酷烈。您未来一定能改变现状。”这人说完话就拿着范质的扇子走了。
范公怅然若失。后来走到袄庙后门,看见一个泥土塑成的矮鬼雕像,容貌酷似茶馆中所见之人。自己的扇子也在其手中,心下惊异。
等周太祖稳定了局势以后,发现了范质这个人才。范质最终被拜为宰相。
范质面见周太祖讲的第一件事就是说现行的律法太过冗杂,量刑也没有依据。这样才让那些小吏得以徇私舞弊。周太祖下令重新修订律法,这就是《刑统》的由来。
02
原文
范鲁公质举进士,和凝为主文,爱其文赋。
凝自以第十三登第,谓鲁公曰:“君之文宜冠多士,屈居第十三者,欲君传老夫衣钵耳。”鲁公以为荣至。先后为相,有献诗者云:“从此庙堂添故事,登庸衣钵亦相传。”
周祖自邺举兵向阙,京师乱,鲁公隐于民间。一日坐封丘巷茶肆中,有人貌怪陋,前揖曰:“相公无虑。”
时暑中,公所执扇偶书“大暑去酷吏,清风来故人”诗二句。其人曰:“世之酷吏冤狱,何止如大暑也,公他日当深究此弊。”因携其扇去。
公惘然久之,后至袄庙后门,见一土偶短鬼,其貌肖茶肆中见者,扇亦在其手中,公心异焉。
乱定,周祖物色得公,遂至大用。
公见周祖首建议律条繁广,轻重无据,吏得以因缘为奸,周祖特诏详定,是为《刑统》。
03
范鲁公质:即范质,北宋宰相,封鲁国公。知名神童,就算能作文,十三四岁收徒,二十三岁中举。赵光义称他没什么毛病,“但欠世宗一死”。
和凝:五代十国后晋时期的宰相,封鲁国公。这位爷我们在《折狱龟鉴》种提到过,他和儿子和㠓一起编纂了《疑狱集》。
周祖:即周太祖郭威。他协助刘知远称帝。刘承祐继位后,大肆诛杀功臣,杀了郭威全家。于是郭威“黄袍加身”攻破京城,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死后庙号太祖。
04
呃,这个故事就说明所谓的科举其实还是定制版的。至少,范质考的那次是定制版的。不过就是范质原本有第一的实力,然后被和凝给搞成第十三了。
不过这个事整体上是被称为美谈。
不过赵光义说范质“但欠世宗一死”其实是有些不科学了。
范质在后唐时期就已经出仕了,后晋时期就已经任知制诰了。到了后汉时期已经是六部侍郎了。不过,郭荣死前托孤给范质,范质最后还是把柴宗训卖了。
但是范质也为北宋朝廷出了力,最后还被赵光义这样评价。我只能说皇家的人都无耻,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