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一曲战国末年的悲壮绝唱
大家好!欢迎推开“乡下客故事天地”的木门,我是今天的故事讲述人。若你也爱听那些藏在历史尘埃里的热血与传奇,不妨点击右上角的红心,往后咱们常约着一起,在老故事里寻几分古人的肝胆。
话说战国末年,天下像一口烧得滚烫的铁锅,七国争雄,战火几乎没断过。秦国像一头猛虎,吞韩灭赵后,眼瞅着就要扑向弱小的燕国。燕国太子丹夜里睡不着觉,望着窗外的寒星,心里急得像着了火——再这样下去,燕国就没了!就在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名叫荆轲的勇士。
太子丹找到荆轲时,几乎是红着眼眶求他:“先生,秦国的刀已经架在燕国脖子上了,只有您能救天下苍生于水火!”荆轲看着太子丹的模样,又想起那些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百姓,沉默了半晌,终是重重点头:“此事,我应了。”
要接近秦王可不容易,荆轲心里早有了计划。他知道秦王一直想要两样东西:一是燕国最肥沃的督亢之地的地图,二是叛逃到燕国的秦国将领樊於期的首级。荆轲找到樊於期,把刺秦的打算一说,樊於期看着眼前的勇士,没多犹豫,抬手就拔剑自刎——他要用自己的头颅,换一个刺杀秦王的机会。
出发那天,易水河边冷风呼啸。太子丹和众宾客穿着白衣,戴着白帽,送荆轲到河边。荆轲的好友高渐离击着筑,荆轲跟着节拍唱起歌来:“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歌声里满是悲壮,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不掉泪的。荆轲喝完碗里的酒,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朝着秦国的方向去了。
到了秦国宫殿,秦王听说荆轲带来了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高兴得亲自出来迎接。荆轲捧着装有首级的木盒,另一个副手秦舞阳捧着地图,一步步走向秦王。可秦舞阳没见过这阵仗,刚上殿就吓得浑身发抖。秦王起了疑心,荆轲赶紧笑着解释:“乡下小子没见过天子,难免紧张,大王莫怪。”
接着,荆轲接过地图,慢慢展开给秦王看。地图一点点铺开,眼看就要展到尽头,藏在地图最里面的匕首突然露了出来——那是一把淬了剧毒的匕首,只要擦破一点皮,人就活不成。秦王吓得猛地站起来,荆轲左手抓住秦王的袖子,右手拿起匕首就刺过去。可秦王力气大,一挣就把袖子扯断了,转身就往柱子后面跑。
殿上的大臣们都慌了神,按照秦国的规矩,大臣上殿不能带兵器,侍卫们都在殿外,没秦王的命令不能进来。荆轲追着秦王绕着柱子跑,眼看就要追上,旁边一个医生突然把药箱扔了过来,荆轲躲闪的功夫,秦王终于拔出了自己的佩剑,一剑就砍中了荆轲的腿。
荆轲倒在地上,没了力气,就把匕首朝秦王扔过去,可匕首擦着秦王的耳朵飞了过去,钉在了柱子上。荆轲看着没刺中的匕首,苦笑着说:“我没成功,不是因为我不行,是想活捉你,让你退还各国土地啊!”话音刚落,秦王的侍卫就冲了进来,乱剑杀死了荆轲。
荆轲死了,刺秦的计划也失败了。秦王震怒,立刻派兵攻打燕国,没过多久,燕国就被秦国灭亡了。虽然荆轲没能改变历史,但他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勇气,还有易水河边那首悲壮的歌,却一代代传了下来,成了历史里最让人难忘的一抹亮色。
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儿啦!你觉得荆轲是勇士还是莽夫?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也别忘了点赞、分享,让更多喜欢老故事的人找到咱们“乡下客故事天地”。下期咱们再聊别的历史传奇,不见不散!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