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是一座星河,李白、杜甫是其中最耀眼的星辰,在它们周围还有不少被云雾遮掩却在努力闪闪发光的星子,王翰便是其中一位。
王翰字子羽,是并州晋阳人,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关于他具体出生和去世的年份,史料里没说清楚,只知道他生活在盛唐时期。
![]()
他出身可不一般,是当时有名的太原王氏,妥妥的名门之后。年轻时的王翰,才华横溢得藏都藏不住,20 岁出头就考中了进士,顺利踏上了仕途。
可这人性格太狂放了,加上又是富贵子弟,因此爱喝酒还爱放纵自己,一点都不懂官场的规矩,没多久就因为这性子被贬了官。
现在看来,他这种豪放不羁的性格,确实不适合在官场混,但偏偏是这种性格,让他成了一位好诗人。
虽说史书里关于王翰的记载少得可怜,但在当时,他的诗名可不小。
唐代有个叫殷璠的诗人,编了本《河岳英灵集》,收录盛唐时期王维、王昌龄等24位诗人笔下的好诗,里面就评价王翰 “其诗多壮丽之词”。这足以说明王翰的诗在当时是得到专业认可的。
而且王翰长得还帅,朋友圈也特别广,和不少当时有名的诗人都有来往。
杜甫就曾在诗里写过 “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来称赞对方,可见王翰的人品和才华人缘都不错。
只是可惜,王翰的大部分诗作都已遗失,如今也只有14首流传后世,其中一首边塞词更是让他名垂青史。
![]()
前面也说了,不少人十分青睐王翰,名相张说就很看重他的才华,推荐他当了官,其中就有驾部员外郎这个职位。
负责前线军需物资的调配也是在王翰的职责之内,也正因如此,他或许就有了到边塞公干、游历的机会,这也为他后来写下《凉州词》埋下了伏笔。
王翰能写出《凉州词》,不光和他个人经历有关,更离不开盛唐边塞诗的 “黄金时代” 这个大背景。
盛唐时期,国家实力强盛,朝廷积极开拓边疆,大量将士被派往西域,边塞军民生活也是文人创作的题材之一,慢慢就形成了唐诗里极具豪情的 “边塞诗派”。
虽然没有明确的史料证明王翰曾经亲自去过凉州,但他当过驾部员外郎,对边塞的情况肯定不陌生。
再加上他性格里的狂放豪迈,和边塞诗那种雄浑气魄简直是完美契合,因此才写下了这首边塞诗派的代表作之一的《凉州词》。
![]()
《凉州词》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葡萄美酒夜光杯”
葡萄酒是西域特产,夜光杯则是用西域的美玉做成的酒杯,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一下子就勾勒出了边塞将士战前宴饮的华丽场景,看起来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
“欲饮琵琶马上催”,将士们刚要举杯喝酒,结果传来了琵琶声,身边还不断有人说喝痛快,好好喝。
有人说催在这里是催战,我认为是催酒,劝酒。按照常理来说,如果是马上就要上战场了,不会用琵琶这种乐器,而是会击鼓吹号等高昂响亮的乐器。
就算这顿是壮行酒,那也不是当下喝完就要出征,而是像电影《高山下的花环》那样,有作战计划部署,战士们也知道大战将启,因此提前一两天大家伙一起热热闹闹喝一顿,喝完烈士陵园见,这样也能对应后面两句。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两句也是整首诗最震撼人心的地方。
前两句的华丽和热闹,并不是为了写边塞多美好,而是为了引出这 “生死叩问” 。越是华丽的宴饮,越能反衬出将士们明知生死未卜,却还能从容饮酒的豪迈,让情感上的反差更强烈。
“醉卧沙场君莫笑”,读起来像是将士们的自嘲,又带着一种豁达,要是我喝多了导致醉倒了,大家可别笑话我啊。
他们明明知道马上要上战场,面对即将到来的生死考验,可能再也回不来了,因此只想在这一刻,痛痛快快的喝一场。
“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句话,更是一句跨越千年的叩问。他们在战场上见惯了生死,也知道当兵打仗,奔赴沙场,能有几个人能活着回来呢?
可即便这样,他们也不愿表现出悲伤,从容的去接受自己命运。
王翰用二十八个字,写尽了边塞的豪迈与悲壮,更写透了边疆将士们的豪情和担当,让我们深深能感受到为了使命,从容面对死亡的爱国精神。
![]()
他们也留恋生命,也害怕死亡,但为了使命,还是选择扛起责任,用豁达掩盖内心的脆弱。
这种不回避脆弱、却又彰显坚强的人性光辉,比任何宏大的叙事都更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正因如此,这首诗才能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