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重要转折点,也是龙川人民与全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光荣见证。我们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回望那段波澜壮阔的岁月,心中涌起的是对先辈们的深深敬意和无尽怀念。
为缅怀先烈、弘扬抗战精神,再现龙川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龙川县融媒体中心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特别策划推出“铭记抗战历史 共筑时代辉煌”专栏,深入挖掘整理本土抗战史料与珍贵档案,让沉寂的遗址、沉睡的文物重焕生机,再现龙川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事迹与历史贡献。
“自教班”的举办
“龙川青年自我教育训练班”旧址(龙川县隆师中学)
1938年10月,日本侵略军进犯华南地区,相继占领了惠州、广州后,步步紧逼东江上游,战火很快蔓延到龙川。日本飞机先后轰炸了龙川大江桥、老隆师范学校和老隆街道等地。在这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龙川各界尤其是广大爱国青年,纷纷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成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龙川民众抗敌后援会;成立了“龙川青年保卫家乡座谈会工作委员会”;龙母地区成立了青年抗日先锋队;在各区乡,农民抗日自卫协会、民运队等抗日团体也相继成立。然而,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就是干部十分缺乏,无论在农村、城镇、政府机关或民众团体中,无不体现出缺乏干部这一突出问题。11月间,龙川县民众抗敌后援会在水贝莲塘小学召开了龙川青年保卫家乡抗日座谈会。共产党员黄慈宽、李健行、张凤楼、刘春乾、魏南金、张克、刘波、黄用舒等及县内知名人士张化如、黄崇礼等五六十人参加。会上通过决议:为适应民众抗日救亡运动的形势发展,决定举办“龙川青年自我教育训练班”(简称“自教班”),以培养抗日救亡干部。自教班就是这样在抗日救亡运动高潮中应运而生。
![]()
1939年1月,龙川县民众抗敌后援会在龙川县委具体指导和帮助下,在老隆师范学校举办自教班。县委直接参与了办班指导思想的确立和教学内容、方法与教学原则等的制定。办班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自我教育的方式,培养一批尽忠于国家、民族,懂军事且能独立工作的干部,把他们输送到各个工作部门去,为发动民众坚持持久战、争取最后胜利而斗争。1月14日,《龙川日报》第二版刊出“开办自我教育班——深盼乡村热心救亡青年踊跃参加”的消息,一批有志于抗日救亡的青年纷纷报名参加。他们中有城乡进步青年,有各级抗日救亡团体负责人,也有热心救国的进步人士等,共计56人,其中不少是共产党员及其发展对象。这些学员来自全县各地,以小学教师(如曾开明、魏洪涛、刘春乾、叶惠南等)、中学生(如郑重文、张其初、张民宪、温振强、骆芸香、黄儒林等)和老隆师范生(如刘波、魏则鸣等)居多。与此同时,一批志士名流和富商巨贾获悉开办自教班,也踊跃捐助资金。据统计,共捐助经费150多元(如邓鸿芹50元、张文20元、张化如15元、张录村15元、谢德斋15元、黄用舒10元、益普有成公司10元等)。开学前夕,张克明、方云生、黄志群、张凤楼、魏则鸣等在当时的《龙川日报》上发表署名文章,对创办自教班提出殷切希望。
1月22日,自教班在老隆师范学校的一间被日本飞机轰炸过的大膳堂内上课。张克明任班主任,李健行、张凤楼、黄杏文为指导员。当天的《龙川日报》为自教班的开学刊发了《为创造五十个救亡干部而斗争》的专题社论。社论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就是动员、组织和武装全县民众,结成坚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战争动员!但是要顺利地完成工作,首先就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正确的抗日理论,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忠实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织和宣传而斗争的足够数量的干部,才可以达到目的。”自教班上课后,1月28日“补行开学典礼”。之所以推至28日才举行开学典礼,是为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日七周年,这更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可激励学员为抗日救亡而努力奋斗。县委领导人李健行、张凤楼、张克明、刘汝琛,国民党龙川县党部书记黄础增、县长邓鸿芹、教育科长张国馨,还有来宾罗梓材、张化如、张录村、彭赤霞等100多人参加了开学典礼。李健行、张克明、张凤楼等发表演说后,临时动议:“决议通电拥护蒋委员长及政府抗战到底,并将即席捐款得到的十六元二角五分,用作慰劳前方将士,同日下午在近郊举行游艺晚会。”
自教班学习形式灵活多样。训练内容注重于政治教育,大抵分初步哲学知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持久战、群众工作艺术(包括演讲、写作、音乐、宣传、戏剧、工作布置等)。此外,还有国际问题和时事分析等九门课程,分别由龙川上层人士和社会名流如罗梓材、张化如、邓鸿芹、邓鸿钧、杨荣春、张国馨等主讲。2月3日,广东省委宣传部长饶彰风(化名饶秋云)以《救亡时报》记者的身份给自教班学员作《目前政治形势》报告。报告着重阐述了汪精卫叛变的问题:(1)汪精卫叛变的事实和经过;(2)分析了汪精卫叛变的原因;(3)指出了汪精卫今后之活动方式及可能发生的影响;(4)特别强调提出了如何开展反对汪精卫的斗争,如集中火力打击他,直至其成为一条“光棍”、粉碎他的一切汉奸理论和主义,把反汪斗争发展为广大群众的反奸运动等。自教班的主要学习形式是:(1)演讲;(2)讲授;(3)集体讨论;(4)分小组讨论;(5)个别谈话;(6)自习;(7)写笔记、日记;(8)出壁报、画报;(9)唱抗战歌曲、开文艺晚会;(10)游击战术的演习等,做到“教、学、做”相结合。
自教班还订有严格的教学原则和生活准则。具体内容包括:(1)强调学习、学习、再学习;(2)集体主义教育与训练,反对个人主义;(3)发扬自我教育精神,经常自我检查或者集体检查;(4)反对自由主义,坚持少数服从多数;(5)一切都青年化,反对学究化;(6)发扬刻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精神;(7)态度要诚恳、坦白、虚心;(8)发挥团结友爱精神,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在生活上由学员自带伙食、衣服、被帐等,部分贫苦青年自带伙食有困难的,则实行“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由其他学员资助和社会人士捐助。自教班开班为期近一个月,时值数九寒冬,学员晚上就睡在膳堂的地板上,每天早晨坚持跑步、唱歌。授课期间,上午上课,下午自我教育,由学员讨论或自学或进行自我检讨或写心得等。每三天出一期壁报或画报;每星期外出工作两次;并举行了三次游艺晚会,学习生活自始至终充满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气氛。
自教班的领导权自始至终掌握在龙川县委手中。通过办班这一公开合法形式,使学员经过紧张学习和严格训练,增强了抗日必胜的信念,掌握了基本的群众工作艺术和军事技能,从而,不少人成为抗日救亡运动的骨干和各救亡团体的负责人,如魏则鸣、张民宪等学员,曾先后被调任和平、连平县委书记。自教班有力地促进了龙川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不仅使原有的一些抗日救亡团体,如各区、乡的农民抗日自卫协会、民运队、龙母青年抗日先锋队等有了坚强的领导骨干,而且还在全县范围内普遍成立了“读书会”“姐妹会”“民众夜校”“妇女识字班”等民众抗日救亡组织。自教班还利用标语、传单、抗日战报、漫画、唱歌、演戏、街头演讲、报告会等各种形式,开展声势浩大、生动活泼的宣传活动,揭露日军的罪行,宣传国共合作和中共抗日主张与各项方针政策,从而激发民众的民族义愤和爱国热情,树立抗战必胜的信念。同时,在办班期间,不少学员通过学习,申请并被批准加入了共产党,发展壮大了党组织。自教班的开办为龙川党组织的发展和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开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以至于自教班曾被誉为早期的“东江党校”。
来源:龙川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