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21年
用装教案的布袋拎回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证书的
“布袋院士”赵东元吗?
![]()
近日,好消息传来
中国科学院院士
复旦大学
智能材料与未来能源创新学院
院长赵东元教授
带领团队再获新荣誉——
2025年,赵东元带领的
功能介孔材料团队获评
第四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称号
![]()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授予高素质、专业化
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
是对师者初心的褒奖
赵东元院士常提在手中的
标志性“布袋”
也体现着他和团队
始终不变的初心——
心系“国之大者”
坚守三尺讲台
勇闯科研“无人区”
![]()
2023年5月26日,赵东元院士获颁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唯一“科技功臣奖”,领奖后他又为了回学校上课提前离开现场。(图片来源:微博@新华社)
装着书本和教案的布袋
见证了一份坚持——
赵东元教授
为复旦本科生讲授
通识课程《普通化学》
这门课程一周两次
一开就是二十多年
赵东元很少缺席
![]()
即便是领奖这样的重要场合
碰到第二天有课
他也会深夜往回赶
甚至在飞机上备课
有网友感慨“他是真热爱上课啊!”
![]()
![]()
这种身体力行的担当
让团队的每一位老师
都深受感染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氛围
结出累累硕果
仅在近五年
团队就指导学生完成
24项科研立项和5项创新创业项目
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
在这里迈出了走向原始创新的第一步
而这支团队的第一步
要追溯到27年前
刚刚归国的青年教师赵东元
从一间实验室起步
带着5名本科生、2名研究生
开启了团队“创业”期
![]()
左一为青年教师时期的赵东元
确立了围绕功能介孔材料
实现突破的大方向
要如何发挥团队成员的潜能
成为赵东元面临的最大问题
他的选择是——
尊重每一个人
把团队中每一位
有志于从事科学研究的师生
都作为未来科学家培养
赵东元说
“只有让他爱上自己所从事的科研
他才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和智力”
![]()
赵东元教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和学生打成一片后
赵东元渐渐了解了每个人的特长
并尽力让其所长得其所用
宽容与允许试错的氛围
让团队形成了凝聚力与创造力
如今
每当学生和青年老师面临
人生和事业方向上的种种困惑时
赵东元依然如27年前一般
第一时间与其谈心
给予建议、提供帮助
赵东元说
“如果可以,我愿意一辈子教书”
布袋未改
课堂未改
初心未改
改变的是
我国功能介孔材料研究
从“跟跑”到“领跑”的姿态
是越来越多青年才俊
在这里找到热爱、点燃理想
![]()
赵东元领衔,李伟、邓勇辉、张凡等团队成员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除注明外本文照片来源:复旦大学微信公众号)
“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实至名归!
祝贺“布袋院士”及其团队
致敬传道授业的师者初心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