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京协和发现:过午不食可改善血糖,以后可以不用吃晚饭了吗?

0
分享至

“咋还没到饭点?”56岁的王大爷望了眼墙上的钟,刚过午饭没多久就有点饿意。儿子刷到新闻兴奋地说:“爸,北京协和的医生发现,不吃晚饭血糖能改善,还有减肥效果呢!”王大爷半信半疑,“真不用吃晚饭了?那晚上饿了咋办?”家里氛围一时变得热络起来,老伴却皱起了眉,“听说有人长期不吃晚饭可出毛病的,你就不怕晚上心慌没劲儿?”



到底过午不食这种做法能否成为全民健康法宝?它科学吗?“以后不用吃晚饭”这事儿,真能放心照做?背后有什么健康隐患?答案远比表面复杂。今天就带大家扒一扒——不吃晚饭真的有益健康,还是另有隐患?

过午不食:真能改善血糖?北京协和做了什么研究?

近年来,间歇性禁食的话题非常热门,尤其是所谓的“16:8”模式(每日进食窗口集中8小时,禁食16小时)被不少中老年朋友奉为养生“神器”。北京协和医院的研究团队近日在《自然·通讯》期刊发布了最新实验成果:他们针对90名健康成年人,分为三类进食时间:早段组:6:00-15:00中段组:11:00-20:00随意组:不限进食时间持续5周后,早段组(即过午不食)胰岛素抵抗下降、空腹血糖改善效果最明显,体重也下降更多。结论很明确:进食时间早,确实提升了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了基础血糖,对控制肥胖和一部分慢性代谢疾病有益。

但,科学从来不止一面,这是否意味着人人都适合不吃晚饭?胰岛素、血糖、身体其他平衡……能否因这种饮食方式“皆大欢喜”?——悬念揭晓前,先看看国外的另一个视角。

饿肚子真能延寿?美国实验的启示与风险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项发表于《Nature》的实验同样聚焦在间歇性禁食。他们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果蝇如果在午餐后到夜间禁食,寿命能延长,同时细胞老化速度也减慢。

但要注意,目前尚无大规模长期人体临床试验证据证明晚上不吃饭能延寿。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的权威专家也强调:长期晚上绝食,容易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心情抑郁、营养摄入不足,反而影响健康状态。

真相是,偶尔不吃晚饭对健康人群影响有限,但长期、“用力过猛”禁食,大概率会引发一系列负面健康事件。那都有哪些容易被忽略的风险?

长期不吃晚饭,这5大健康隐患你不得不防

“晚上饿一顿,等于保健康?”很多人以为节约一餐没啥大不了,越“轻断食”越好,其实长期不吃晚饭,风险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早衰危险加大长期能量摄入不足,体内自由基增多,肾上腺素异常分泌,皮肤失去光泽、皱纹增多。早前有女性模特为保持身材多年不碰主食,结果在35岁就出现脱发、牙齿松动、月经紊乱等早衰迹象,临床证明确实与营养摄入不足相关。



肠胃受伤,易生麻烦长时间空腹(如间隔15-18小时不吃),胃酸、胆汁分泌减少,容易引发胃溃疡、胆结石、胃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调查发现,长期晚餐断顿的人肠道不适发生率提升12%以上。

精神状态下滑晚餐缺席,血糖持续走低,身体就会释放更多皮质醇来维持能量,这种激素会造成情绪低落、易焦虑,夜间失眠、疲乏感增加。

营养结构失衡三餐能量应占比约3:4:3,若晚饭总缺席,每日所需营养摄入明显减少,蛋白、微量元素摄入不足,反弹性暴饮暴食风险更高,更容易偏向高糖、高脂肪食物,得不偿失。

增加肾脏负担,蛋白尿风险高日本国立大学的研究证实,长期不吃晚饭的女性中,蛋白尿发生率上升到14%,肾脏代谢功能面临威胁。中老年人本已肾功能逐渐退化,更应警惕。



这些风险不是个例,国内外权威指南普遍不推荐常年“饿掉”晚饭来换健康,科学的饮食模式永远不能只看单一个数据表面。

晚餐到底该怎么吃?健康建议更靠谱

面对“过午不食”和“不吃晚饭”的潮流,医生们的共识是:任何极端饮食不宜长期采用,尤其是中老年人、慢性病患者。

更优选择是:合理安排晚餐时间——建议于18:00-19:00之间完成;分量不必过多——以一碗饭、一拳头蛋白+更多蔬菜为宜,清淡不油腻;荤素搭配,优选低升糖、高纤维食物,改善餐后血糖波动;特殊人群(糖尿病、肾病、胃肠疾病和工作时差人员)需个性化饮食处方,切勿盲目模仿断食。

实际上,健康的饮食习惯靠长期均衡、节制,而不是一顿不吃或某种流行饮食法的依赖。尤其中老年人,本就容易基础代谢降低、肠道消化减慢,保持餐餐有度、营养全面,才是根本之道。

北京协和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过午不食在血糖控制上的潜在益处,但医学界并未建议全体“以后可以不用吃晚饭”。健康饮食应“因人而异”,不是一味极端地模仿热门方法。

健康就在每一天稳定的三餐中。与其饿肚子强撑,不如选择科学搭配、就餐守时,给自己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健康基础。晚餐吃得清淡适量、营养齐全,并不会影响你的减脂或控糖目标。

切记每个人的健康状态不同,具体能否采用此法请咨询专业医生。如有身体不适,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个性化评估,切莫随意跟风模仿。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老人强坐女子腿后续:女生晒病例痛哭,细节曝光,老人手也不老实

老人强坐女子腿后续:女生晒病例痛哭,细节曝光,老人手也不老实

娱乐帝皇丸
2025-11-06 00:11:34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弃车保帅!太子集团陈志末日已到,是被“自己人”灭口的

吃瓜局
2025-10-31 21:11:55
白所成宣判死刑后,缅北“最狠姐弟”被曝光,连魏荣都自愧不如

白所成宣判死刑后,缅北“最狠姐弟”被曝光,连魏荣都自愧不如

叮当当科技
2025-11-06 06:24:38
欧美女星Kimora Quin:亚裔天花板

欧美女星Kimora Quin:亚裔天花板

非专业电影fans
2025-10-11 08:01:02
前谷歌CEO砸1亿养情人,逼婚不成反目,法庭互撕太狗血

前谷歌CEO砸1亿养情人,逼婚不成反目,法庭互撕太狗血

三言科技
2025-11-01 09:18:12
替补破门,曼城中场谢尔基斩获欧冠生涯处子球

替补破门,曼城中场谢尔基斩获欧冠生涯处子球

懂球帝
2025-11-06 07:00:09
“你问别人,我在上分”教授遭全场玩手机,5小时高铁换不来尊重

“你问别人,我在上分”教授遭全场玩手机,5小时高铁换不来尊重

小羽叨叨叨
2025-10-29 10:37:13
24岁时迪巴拉身价高达1.1亿!但如今仅剩800万,原因真的太扎心!

24岁时迪巴拉身价高达1.1亿!但如今仅剩800万,原因真的太扎心!

田先生篮球
2025-11-04 12:16:13
你敢违约,我就用最大杠杆,特朗普政府开始掀桌,中美迟迟不签约

你敢违约,我就用最大杠杆,特朗普政府开始掀桌,中美迟迟不签约

云鹏叙事
2025-11-05 16:22:46
1958年,哪五位高级干部批粟最积极?陈老总为何发言很多?

1958年,哪五位高级干部批粟最积极?陈老总为何发言很多?

柳絮忆史
2025-10-29 08:46:07
醒醒吧!就算台湾愿意和平回归,台湾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对台驻军

醒醒吧!就算台湾愿意和平回归,台湾也不可能允许解放军对台驻军

近史谈
2025-11-05 19:29:23
又一大牌外援要来?有CBA球队有意签下NBA顶级后卫,巅峰场均20+5

又一大牌外援要来?有CBA球队有意签下NBA顶级后卫,巅峰场均20+5

老叶评球
2025-11-05 22:00:30
舒淇自曝一行为惹冯德伦不满,直言她有点粗鲁,并劝她要大度

舒淇自曝一行为惹冯德伦不满,直言她有点粗鲁,并劝她要大度

娱乐官已上任
2025-11-06 08:44:05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今年的蒙古国已经乱到没边了,首都乌兰巴托的街头全是抗议的人群

南权先生
2025-11-05 16:42:59
81岁根宝都没见过!全运会足球U20组,浙江、新疆队竟要靠抽签决定生死!

81岁根宝都没见过!全运会足球U20组,浙江、新疆队竟要靠抽签决定生死!

上观新闻
2025-11-06 04:29:05
飘了,公牛吉迪在历史性的24分大逆转后,表示自己是史上最佳球员

飘了,公牛吉迪在历史性的24分大逆转后,表示自己是史上最佳球员

好火子
2025-11-06 02:25:14
人气小生被掰弯了?王传君示好白百何?王祖蓝当大学教授?欧弟将移民日本?姨太问答

人气小生被掰弯了?王传君示好白百何?王祖蓝当大学教授?欧弟将移民日本?姨太问答

毒舌扒姨太
2025-11-05 22:35:21
官方通报!湖北一局长被查!

官方通报!湖北一局长被查!

越乔
2025-11-05 22:47:54
停牌!603216,重大资产重组

停牌!603216,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基金报
2025-11-06 07:47:43
2025-11-06 09:31:00
小丸说故事
小丸说故事
伊说历史,妙悟国学。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分享国学知识!
823文章数 2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头条要闻

记者问了欧盟一个“有趣”的问题 然后被解雇了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旅游
艺术
亲子
教育
房产

旅游要闻

黑龙江将开展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 冰雪产业规模有望破万亿

艺术要闻

张铁林的书法到底有多神秘?看看这幅作品!

亲子要闻

一个妈妈已然开窍了的9种表现

教育要闻

83岁还在学英语?ta们告诉你坚持的意义。

房产要闻

最新!海南楼市10月热销榜单出炉!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