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日本人最害怕河南人了?这才是真正让对手敬畏的中国力量!

0
分享至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故事还得从抗战讲起。大多数人对河南的印象,顶多停留在中原大地的泥泞和庄稼。但到了1937年,日军铁骑扎进河南那一刻,他们的算盘全都作废了。



什么“三个月灭华”,口气嚣张得让人牙痒痒。可还没等他们喘口气,河南人就用行动把这番狂言拍成了笑话。头顶蓝天脚踏黄土,中原人迎着铁蹄一寸寸死磕,谁也不曾退缩。

场面想起来就震撼。1937年,日军压过黄河,河南成了战略“泥潭”。交通要道卡住了日军喉咙,粮食大省的每一口粮食都难以为敌所控。

河南社会一下子炸开了锅,村民、民兵、宗族,不论阶层身份,统统动员起来。兵不够?就用大刀、锄头、镰刀。

家里最后一口干粮,送到前线,日军进攻节奏被拖死,兵力消耗得厉害,补给线始终不安生。



老百姓的硬气在那一刻最能看出来。有人只剩土枪,有人饿得站不住,可每一个河南人都抱着死磕到底的心态。

整个中原,化为战场,河南人用血肉之躯扛起抗战大旗。日军在河南陷进了八年泥潭,气焰渐渐熄火。

这场消耗战,本质上是中原人把地方抵抗变成了全国格局的全域消耗,拖住了敌方攻势,也暴露了日军的薄弱后勤。饥寒交迫里,庞大的河南动员力跳脱了传统宗族桎梏,村村寨寨发起守土之战,从乡亲父老到稚童少年,都成了护家的勇士



说句实在的,河南为抗战贡献出的子弟兵数目,仅次于山东,达到190万。每十个抗战英雄里,就有一个来自河南。这背后是整个社会的深度组织力:哪怕宗族祠堂被打碎,哪怕家谱断了代,河南人宁死不屈。你要是去河南乡间走走,难见完整祠堂、族谱,原因很简单,祖先多是倒在抗战里了。

1942年,河南爆发饥荒,三百余万人被饿死。可老百姓还是给前线军队让出生存底线,这才叫“保国家舍个人”,一种民族认同的极限压力测试。树皮、草根,什么都吃。可无论多难,唯一的干粮都是送往前线。这种精神,只有亲历过才懂——那是五千年文明打在骨子里的担当。



还得提一句河南名将杨靖宇、吉鸿昌。河南人不止个人英雄,更用行动完成了“地方治理模式”“全国抗战组织”的转型。

整个抗战期间,河南烈士陵园遍布各个县城,仅遗留下断代的族谱和稀疏的家族记忆。这些牺牲不是抽象数字,而是几代人的生命史书。你看到残破祠堂,那不是遗忘,而是血染的断层

最狠的事还在后面。为了阻止日军南下,花园口决堤,顷刻之间洪水吞没几十万家庭。全省沦陷在水患中,经济微观体遭巨创,目的是战略时间换空间。国家用惨烈代价拖住敌人,河南人扛下了所有痛苦。

这种“堵枪眼式的牺牲”,才是真正的民族防线——你细品,这不是怪力乱神,是经济学层面的博弈,拆开自己的家门挡住外敌枪口。



日军一看河南,惯用“株连恐吓”,想让村民当叛徒。结果呢,河南人最响亮的回击就是宁死不屈。从大人到孩童,一提“祖宗的脸不能丢”,全家人攥紧了拳头。岳飞的“忠义”早刻进了河南人的基因,从南宋到现代,断不断的,就是这股骨气!



有人说河南人不抗战,不懂历史就别瞎说。真相其实很残酷,河南人不光站出来,还用最惨烈的方式扛起民族脊梁。动员组织力、基层协防、钢铁意志,各种权力结构和集体记忆拼出了一个最强大的中国力量



河南这块地,从来不是用来回避风险的。从交通要道到粮食之地,再到抗战前线,河南人用自己的牺牲,把枪口堵在了家门口。家破人亡也绝不当汉奸,老太太敲着桌子说“祖宗的脸不能丢!”这话一点儿都不虚。五千年文明的硬气和志气,全都在河南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里。



最后,这些故事在今天不是用来怀念的,而是提醒咱们:中华民族最让人敬畏的,不是铁血军队,也不是先进武器,而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民心和血性。

日本人怕的不是河南人本身,而是河南人身上那种打不垮的气节

这才是对手最深的忌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筱梅带俩娃宽窄巷子逛夜市,买小吃!玥儿洋气又漂亮!更像大S了

筱梅带俩娃宽窄巷子逛夜市,买小吃!玥儿洋气又漂亮!更像大S了

深析古今
2025-11-03 09:50:44
长春亚泰为降级致歉:将稳住根基,力争在一两年内重返中超

长春亚泰为降级致歉:将稳住根基,力争在一两年内重返中超

懂球帝
2025-11-03 08:12:11
张海迪是个谜!!1955年出生,身患重病,面色红润还能活到现在

张海迪是个谜!!1955年出生,身患重病,面色红润还能活到现在

忠于法纪
2025-11-03 09:44:33
陈建斌夫妇穿情侣装飞往庐山,蒋勤勤戴大钻戒,陈建斌想牵手被拒

陈建斌夫妇穿情侣装飞往庐山,蒋勤勤戴大钻戒,陈建斌想牵手被拒

小熊侃史
2025-11-03 19:18:42
“润肺止咳”的首选食谱,润肺化痰,清热解毒,比吃药更安全省钱

“润肺止咳”的首选食谱,润肺化痰,清热解毒,比吃药更安全省钱

江江食研社
2025-11-02 18:30:03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荷兰与广州同为1800多万人,荷兰创造1.22万亿GDP,广州令人意外

近史谈
2025-11-01 16:36:25
《依依向北风》大结局:乔正君入狱!王潇可惜,俞乐山保护盛雪竹

《依依向北风》大结局:乔正君入狱!王潇可惜,俞乐山保护盛雪竹

阿腩讲娱乐
2025-11-03 13:36:01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

荆楚寰宇文枢
2025-09-28 22:00:23
强大的马刺被太阳队全方位吊打,文班亚马不灵了!

强大的马刺被太阳队全方位吊打,文班亚马不灵了!

爱体育
2025-11-03 20:26:56
鹤城警务,请给上官正义一个明确说法!

鹤城警务,请给上官正义一个明确说法!

方清云
2025-11-02 19:13:40
医生偷用自己的精子“助孕”,死后查出12个子女

医生偷用自己的精子“助孕”,死后查出12个子女

医学界
2025-11-02 18:33:10
张怡宁没想到,与徐威恩爱16年,也逃不过“老夫少妻”的残酷现实

张怡宁没想到,与徐威恩爱16年,也逃不过“老夫少妻”的残酷现实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0-28 13:26:33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关于爸妈的瓜能有多炸裂?网友:这搁古代都是浸猪笼的大罪啊!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1-02 14:48:17
蔚来暴涨92.6%,李斌王者归来!

蔚来暴涨92.6%,李斌王者归来!

品牌头版
2025-11-03 18:17:06
歼-20使用WS-10B-C-15发动机终结外国发动机霸权

歼-20使用WS-10B-C-15发动机终结外国发动机霸权

缘史记
2025-11-02 10:35:52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阿纂看事
2025-07-25 17:12:19
感谢陈凯歌当年不娶之恩!如今儿子是学霸,丈夫是绝世好男人

感谢陈凯歌当年不娶之恩!如今儿子是学霸,丈夫是绝世好男人

丹妮观
2025-11-03 16:56:34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北电校花好漂亮, 身高169cm,体重50kg 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0-27 09:18:12
月租18万压垮香港烧鹅名店!老板哭诉:像在帮房东打工……

月租18万压垮香港烧鹅名店!老板哭诉:像在帮房东打工……

港漂圈
2025-11-02 19:06:06
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中国京剧艺术普通纪念币

中国人民银行将发行中国京剧艺术普通纪念币

新华社
2025-11-03 18:18:08
2025-11-03 20:52:49
牛牛叨史 incentive-icons
牛牛叨史
如果是一滴雨,就倾尽温柔滋润大地!
992文章数 120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头条要闻

男子夜钓遭枪击 家属:4人当场逃跑 伤者走回家后倒地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亲子
房产
健康
家居
艺术

亲子要闻

关于父母为什么总盼着孩子上学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艺术要闻

90后跨国夫妻,到浙江山居:花20万租20年,值了!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