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87岁陈大爷的家,因再婚和200万房产,被孙女亲手砸成废墟!
门锁撬开,水电全断,好好的房子变的面目全非。
大爷现在的感受,那就是两个字——后悔。
![]()
因利益产生分歧
时间倒回许多年,87岁的陈大爷和他的孙女,曾是邻里口中爷孙情深的典范。
拆迁分房时,陈家一共拿到了三套安置房。陈大爷几乎没有犹豫,一套给了小儿子一家,一套分给了已故大儿子的家庭,也就是直接将产权登记在了这位他最疼爱的孙女名下。
他自己,则心安理得地住进了这套法律上属于孙女的房子里。
在他看来,这不过是形式,血浓于水,房本上写谁的名字,家还是那个家。、
![]()
只要家庭和睦,这张纸不过是个符号。可一旦情感出现裂痕,它就会立刻化身为一把锋利的权杖。
裂痕的出现,源于一场“夕阳恋”。
五年前原配妻子去世后,孤独的陈大爷与照顾他的云南籍保姆日久生情。当他决定与保姆登记结婚时,那个曾经亲密的孙女,眼神变了。
![]()
她开始感到不安,在她看来,一个“外人”即将合法地住进“她的”房子,这直接威胁到了她的财产利益。
从那一刻起,产权证的属性彻底变了。它不再是爷孙情感的见证,而是孙女用来施压和掌控局面的工具。
她开始带着房产中介频繁上门看房,理直气壮地宣称:“房子是我的,我想什么时候卖就什么时候卖。”
![]()
爷孙撕破脸
面对孙女的步步紧逼,陈大爷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档电视节目里看到“老句不脱手”的说法,意思是老人手里总得留点东西防身。
他茅塞顿开,决定寻求法律的保护,要为自己的居住权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他将孙女告上法庭,请求撤销当初的“赠与”。
![]()
2019年至2020年间,法院经过审理,最终驳回了陈大爷的请求。
法庭认定,这套房产的归属是家庭内部协商安置的结果,并非陈大爷单方面的无偿赠与,因此无法撤销。
一方面,它从法律上再次确认了孙女无可争议的所有权,但另一方面,判决书中又特意“指出”,孙女曾在庭审中亲口承诺,会保障爷爷居住至百年之后,理应信守承诺。
![]()
陈大爷本以为,这纸文书能成为保护自己的“法律盾牌”。他万万没有想到,它不仅没能挡住接下来的风暴,反而成了冲突全面升级的导火索。
孙女在拿到判决书后,行为变得更加肆无忌惮。
她首先停止了之前承诺支付的生活费,随后,以自己在外欠债为由,正式向陈大爷摊牌——必须卖房。
![]()
孙女提出,卖掉房子后可以分给爷爷40万元。陈大爷心中盘算着,与新婚妻子回到云南老家养老,或许需要更多的钱,他颤抖着还价到50万。
区区十万元的差价,成了压垮他们关系的最后一根稻草,谈判彻底破裂。
![]()
废墟之上情感清算
谈判失败后,暴力不期而至。
据陈大爷回忆,孙女先后三次带人上门,一次比一次更具毁灭性。
第一次,只是在墙上喷漆警告。紧接着的第二、三次,则演变成了彻底的破坏。家里的家具被砸得稀烂,水电总闸被强行切断。
![]()
切断水电,拆走马桶,更有邻居看到,有两名陌生的老年女性提着两桶垃圾,直接倾倒进屋里。
每一个被毁掉的物件,都曾是这个家的一部分,都承载着过去生活的记忆。
如今,它们和那些记忆一起,被残忍地砸成了碎片。
房屋的物理死亡,标志着这个家庭情感价值的终极清算。
![]()
200万的房款,是这套房子的市场价值。而那几十万的差价,则是他们之间残存的亲情,在冰冷的计算器上被反复按下的数字。
陈大爷想用50万买断自己余生的安宁,而孙女则在计算着如何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如今,陈大爷暂时栖身于一家小宾馆里。唯一的一点暖意,来自物业的同情。
![]()
在他卧室的空调电线被剪断后,是物业师傅悄悄帮他接好的。提到孙女,他满心悔恨,反复念叨:“我后悔的不是结婚,是后悔当初把房子直接写了她的名字。”
他最初那个赋予“权力”的举动,最终引火烧身。
他的诉求也一降再降,从50万,到如今只希望能拿到40万,尽快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
邻里间的议论也呈现出两极分化。有人痛斥孙女忘恩负义,心太狠,是个“恶人”。
但也有另一种声音在悄悄流传,暗示陈大爷当年可能也做过对不起已故妻子的事,孙女的极端行为,或许另有隐情。
无论真相如何,这片物理的废墟之上,爷孙之间情感的废墟,已然无法重建。
![]()
结语
回到那片狼藉的“战场遗迹”,这场家庭悲剧撕开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现代社会,当传统的亲情伦理与绝对的物权法律发生激烈碰撞时,前者往往不堪一击。
陈大爷的故事并非孤例,它警示着无数个正在面临或将要面临财产传承的家庭。
爱与信任,是家庭的基石,但它们无法被量化,也无法被强制执行。
![]()
律师分析指出,尽管陈大爷拥有基于法庭判决中提及的承诺而获得的“事实居住权”,但要对抗持有产权证的孙女,过程依然艰难。
而孙女一方的打砸行为,则已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她在出售房屋时若未披露居住权问题,新房主同样可以向她追责。
法律可以裁决财产的归属,却无法修复人心的裂痕。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家庭财产的安排,需要的不仅仅是基于情感的爱,更需要基于理性的、有法律强制力的契约精神。
与其将晚年的安稳寄托于虚无缥缈、无法量化的“孝心”,不如在一开始,就用白纸黑字清晰地划定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我们温暖的“家园”,最终沦为一片冰冷的“废墟”。
![]()
信息来源:深圳新闻网2025-09-12 《87岁老人与保姆结婚,百万房产被孙女多次砸毁》
![]()
济南日报2025-09-12 《八旬老人自称和保姆结婚后住房被孙女售卖,因不搬走多次遭砸 记者实探:门锁损坏,垃圾满屋》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