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以关税博弈与特朗普政府角力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应对中国关税问题时最终选择回避正面冲突,凸显国际博弈中的策略权衡。
近期,特朗普政府向欧盟施压,要求其对中国和印度加征50%至100%的高额关税,以迫使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让步,并暗示若欧盟行动,美国将跟进。然而,冯德莱恩在采访中明确表示,欧盟在关税决策上将保持自主性,强调需权衡与中印等关键伙伴的关系。她指出,欧盟最新对俄制裁方案已足够迫使俄方回归谈判,暗示封锁措施已达战略目标。
![]()
法国总统马克龙亦同步发声,重申欧盟将“自主”开展对华外交,包括关税等核心议题决策权。这一立场背后,是欧盟对自身经济脆弱性的清醒认知——过去三年,俄乌冲突推高原材料价格,欧盟经济已承压;若再对中印加征高额关税,将难以承受。中国在科技、稀土、制造业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印度在软件、服务业及区域市场的潜力,均是欧盟无法忽视的现实考量。更何况,中美关税战中,中国已通过博弈树立威慑,欧盟需审慎评估任何激进举措的后果。
特朗普的施压策略实为“甩锅”之举。他深知欧盟难以全面加征中印关税,故提出不切实际要求,将制俄不力的责任转嫁欧盟。此前,他曾向俄发出“最后通牒”,要求90天内停火或达成和平协议,否则加征100%关税并对购俄油国家征“二级关税”。后虽将期限缩至10天,却在普京同意会面后悄然搁置制裁威胁。8月“特普会”后,特朗普发现俄方无意停火或接触泽连斯基,又扬言“两周内判断和平可能”,但月余过去,美国对俄政策仍无实质变化,甚至派员观摩俄白联合军演,反被俄方“边打边谈”策略牵制。
![]()
欧盟对此早有应对。一方面,第19轮制裁将全面禁止与俄石油公司、俄气公司交易,并将俄油“价格上限”从每桶60美元下调至47.6美元——加拿大已跟进,美国却未同步。冯德莱恩透露,俄在欧石油收入三年间缩水近90%,欧盟正“翻篇”俄能源依赖,转而增加美能源进口,这恰是特朗普施压的核心目的。另一方面,欧盟承诺强化对第三国企业制裁,重点打击与俄军工、金融系统关联的实体,虽名单未公,但中印等国企业恐受波及。
![]()
这场博弈折射出美欧策略分野:欧盟以“不自伤”为底线,拒绝执行“伤敌八百”的政策;特朗普则持续施压欧盟分担压力,却自身在制俄问题上屡屡退缩。只要冲突延续,双方博弈将持续——欧盟需在自主决策与跨大西洋同盟间平衡,特朗普则继续寻找“甩锅”与施压的新支点。而中印等国的角色,因其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已成为这场博弈中不可忽视的平衡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