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很多古人背后长疮,难逃一死?范增、孟浩然、徐达皆是如此

0
分享至

看古装剧或者读历史故事的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英雄豪杰、文人墨客,他们没死在战场上,也没死于宫廷阴谋,最后却因为背后长了个疮,就一命呜呼了。

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一个疮而已,怎么就成了“催命符”?

楚汉争霸时期的“亚父”范增、盛唐时期的大诗人孟浩然、明朝的开国元勋徐达,这些响当当的人物,据说都栽在了这小小的背疮上。这就让人纳闷了,难道古代的疮就那么厉害?

古人的“夺命膏肓”

首先,咱们得搞清楚,古人说的“背后长疮”,可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青春痘或者小疖子。他们口中的这个“疮”,学名叫背疽(bèi jū)。

在古代,这玩意儿一旦得上,基本上就被看作是“膏肓之疾”,约等于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



那么,这个背疽究竟是什么病呢?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说,它是一种发生在背部的急性化脓性感染,通常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引起的。

细菌从皮肤的毛囊、汗腺钻进去,在皮下组织里大肆破坏,形成一大片红肿、化脓的硬块。它的特点是范围大、根子深,而且发展得特别快。

这病放在今天,可能打几天抗生素、做个小手术引流一下就解决了。但在古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那会儿既没有抗生素,也没有无菌手术的概念。



医生们处理这种病,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用烧红的刀子把脓包切开,然后敷上一些草药。

这种治疗方式本身就充满了巨大的感染风险,稍微处理不当,细菌就会进入血液,引发全身性的感染,也就是我们今天说的败血症或脓毒症。

一旦发展到这一步,病人就会高烧不退、神志不清,很快就会因为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而且,古人认为背疽的发生,和人的情绪有很大关系。他们觉得,忧思、愤怒、抑郁这些负面情绪会导致体内“气血不调”、“毒火内攻”,最终在背部这个阳气汇聚的地方爆发出来。



但从现代医学角度看,长期处于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下,确实会降低免疫力,让身体更容易受到细菌的侵袭。

亚父范增是怎么死的

说起因背疽而死的名人,第一个绕不开的就是项羽的首席谋士,被尊称为“亚父”的范增。

范增的死,可以说是把古代医学里“愤极成疽”的理论,演绎得淋漓尽致。

鸿门宴上,范增早就看出刘邦是项羽最大的威胁,多次示意项羽下决心除掉他,甚至安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可优柔寡断的项羽最终还是放走了刘邦,气得范增把玉斗都砸了,大骂:“竖子不足与谋!”

这口气一直憋在范增心里。



后来,刘邦手下的谋士陈平抓住了项羽多疑的性格,设计了一出离间计。项羽果然中计,开始怀疑范增和刘邦有勾结,逐渐削弱了他的权力。

这对忠心耿耿、年过七旬的范增来说,是莫大的侮辱。他心灰意冷,又气又急,最终向项羽告老还乡。

悲剧就在他回家的路上发生了。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范增“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这句话非常简练,却信息量巨大。

一个为霸王事业操劳一生的老人,在遭受了主公的猜忌和背叛后,带着满腔的愤怒、失望和怨气离开。这种极致的负面情绪,很可能就是压垮他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古人认为他这是“非愤极不成”,即愤怒到了极点才生的病。强烈的精神打击导致他的免疫系统彻底崩溃,潜伏的病菌趁虚而入,最终爆发成致命的背疽,让他客死途中,成了一代谋士的千古悲歌。

诗人孟浩然也是死于此?

唐代大诗人孟浩然的结局也是一场令人扼腕叹息的生活悲剧。他的死,同样与背疽有关,但直接的导火索,却可能是一顿不该吃的饭。

孟浩然一生仕途不顺,空有才华却报国无门,心情难免有些抑郁。晚年的他,也患上了要命的背疽。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病情本来已经有所好转。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的好友王昌龄恰好路过襄阳来看望他。

故友相见,自然是分外高兴。孟浩然一激动,就把医生的嘱咐全抛到了脑后。宴席之上,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席间有一道美味的鲜鱼,在古代,鱼虾河鲜之类的食物被认为是“发物”,对于长疮的病人来说是大忌。可孟浩然在兴头上,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尽情享用了这道美食。

结果,悲剧发生了。

宴会过后没多久,孟浩然的背疽就突然复发,并且比之前来得更加凶猛。



最终,这位“风流天下闻”的田园诗人,就因为这一时的贪嘴,病情急剧恶化,不治身亡。

关于他死亡的细节,史料记载略有不同,《新唐书》只简单记为“病疽背卒” 而王士源的《孟浩然诗集序》等文献则补充了“食鲜疾动”的情节。

无论如何,在医疗条件有限的古代,不遵医嘱、胡乱饮食,确实可能成为加重感染、导致死亡的重要诱因。

正史和野史是如何描述名将徐达的死

聊完了文臣和诗人,我们再来看看武将。

明朝开国第一功臣,魏国公徐达的死,可以说是最具争议和戏剧性的一个。



他的死,牵扯出了一段正史记载和民间传说之间的“罗生门”。

看正史的说法。《明史》中明确记载,徐达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于北平患上了背疽,第二年二月病重去世,享年五十四岁。记载非常清晰,就是因病自然死亡。

期间,朱元璋还曾派徐达的长子带信去慰问,表现出了君主对功臣的关怀。按照这个说法,徐达之死和范增、孟浩然一样,都是因为在古代无法有效治疗背疽而不幸病故。

然而,在民间野史和后世的文学作品中,流传着一个截然不同、也更加惊悚的版本。



这个版本说,朱元璋晚年猜忌心极重,对功高震主的徐达早已心存芥蒂。得知徐达得了背疽后,朱元璋假意探病,却故意赏赐了一只烧鹅给他。

在传统中医里,鹅肉被视为“发物”,患有痈疽疮毒的人是绝对不能吃的。

徐达看到这只烧鹅,立刻明白了皇帝的用意。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于是,他流着泪吃下了烧鹅,不久后果然病情加重,毒发身亡。

“赐鹅杀人”,几乎成了朱元璋残暴形象的一个标签。但这个说法在《明史》等官方史料中毫无记载,完全出自于明清时期的一些野史笔记,比如《翦胜野闻》。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这个故事的可信度极低,更像是后人因不满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而编造出来,用来抹黑他的故事。

所以,关于徐达的死,最接近历史真相的,应该还是《明史》的记载,他确实是死于致命的背疽。

结语

这么看下来就知道了,背疽之所以能在古代成为“绝症”,是那个时代医学水平的局限。

没有抗生素,没有科学的消毒和外科手术,使得一个局部的皮肤感染,可以轻易夺走一个人的生命。

如果换成现代医学,这种疾病几乎是很快就可以治愈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马德兴:王钰栋、蒯纪闻等人因参加全运会将缺席11月的熊猫杯

马德兴:王钰栋、蒯纪闻等人因参加全运会将缺席11月的熊猫杯

懂球帝
2025-11-03 16:59:04
美最高法院将听取关税合法性辩论!特朗普:美国史上最重要案件之一,不会出席

美最高法院将听取关税合法性辩论!特朗普:美国史上最重要案件之一,不会出席

红星新闻
2025-11-03 14:16:08
中国“高端MPV”成绩单:MPV新龙头,今年前三季已销售出7万多台

中国“高端MPV”成绩单:MPV新龙头,今年前三季已销售出7万多台

柳先说
2025-11-03 21:43:15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沈泊洋遭查后,赵少康慌了?节目言论揭真实担忧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2 03:21:29
49岁李湘和16岁女儿,登杂志封面!王诗龄四肢纤细,二人又瘦又美

49岁李湘和16岁女儿,登杂志封面!王诗龄四肢纤细,二人又瘦又美

鑫鑫说说
2025-10-31 10:04:30
体坛:夏窗不少意向球员在了解亚泰队资金状况后都选择了观望

体坛:夏窗不少意向球员在了解亚泰队资金状况后都选择了观望

懂球帝
2025-11-03 19:55:08
港星冯淬帆去世,无儿无女无人送终!晚年因一个举动口碑暴跌

港星冯淬帆去世,无儿无女无人送终!晚年因一个举动口碑暴跌

史行途
2025-11-01 12:26:21
香港迪士尼偶遇何猷君夫妇,6岁的儿子跟奚梦瑶刚出道时长得超像

香港迪士尼偶遇何猷君夫妇,6岁的儿子跟奚梦瑶刚出道时长得超像

黄小仙的搞笑视频
2025-11-03 15:51:03
博弈升级!巴西大豆被中国停购后,反对中企下狠手,中方亮明态度

博弈升级!巴西大豆被中国停购后,反对中企下狠手,中方亮明态度

乐天闲聊
2025-11-03 16:07:30
“台独”分子祖籍曝光,蔡英文、苏贞昌、赖清德原来是汉奸后代!

“台独”分子祖籍曝光,蔡英文、苏贞昌、赖清德原来是汉奸后代!

军机Talk
2025-11-03 11:14:46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在家突发心梗别乱来!医生教你黄金5分钟自救法,关键能保命

袁医生课堂
2025-10-31 18:50:24
越来越多日本网友发现游戏角色在被丑化!迟来醒悟

越来越多日本网友发现游戏角色在被丑化!迟来醒悟

游民星空
2025-11-02 23:06:05
从明天起,关心这些打NCAA的中国青年才俊

从明天起,关心这些打NCAA的中国青年才俊

林子说事
2025-11-03 14:55:09
云南一未竣工、未验收酒店,在县委书记主持下“合法”领证

云南一未竣工、未验收酒店,在县委书记主持下“合法”领证

法治边角料
2025-11-03 20:23:34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荷兰切断中国安世晶圆供应,德国也变脸了,180度转向令各方错愕

南宫一二
2025-11-03 10:50:43
买鲈鱼,聪明人从不只看大小!牢记这“3不选”,鱼贩不敢忽悠你

买鲈鱼,聪明人从不只看大小!牢记这“3不选”,鱼贩不敢忽悠你

阿龙美食记
2025-10-31 16:36:27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面相又变了!50岁赵薇近照曝光,婚礼上用心打扮,却走不了回头路

鑫鑫说说
2025-11-03 13:57:21
刚从深圳回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最霸气的城市肯定是深圳

刚从深圳回来,毫不夸张地说:未来最霸气的城市肯定是深圳

夜深爱杂谈
2025-11-03 21:46:50
51岁男子铁矿上班时突发脑出血去世,其妻受刺激脑内出血,儿子替父申请工伤赔偿遭公司拒绝,人社部门已介入

51岁男子铁矿上班时突发脑出血去世,其妻受刺激脑内出血,儿子替父申请工伤赔偿遭公司拒绝,人社部门已介入

极目新闻
2025-11-03 14:35:23
离婚传闻仅一周,唐嫣不再沉默,42岁高调官宣,原来一切早有预兆

离婚传闻仅一周,唐嫣不再沉默,42岁高调官宣,原来一切早有预兆

瑶子君
2025-11-01 17:13:33
2025-11-04 00:28:49
大千世界观 incentive-icons
大千世界观
欢迎来到精彩的异想世界!
2054文章数 8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头条要闻

57名储户在银行大厅受骗损失千万本金 当地成立调查组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男导演曝丑闻 蒋欣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财经要闻

最新省市GDP:谁在飙升,谁掉队了?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环比增长28.7% 方程豹品牌10月销量31052辆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健康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世界上最大的托举,是父母的黄金二十年

这些才是适合普通人的穿搭!多穿基础款和半身裙,简约又得体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总统威胁对尼日利亚动武 尼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