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波兰与白俄罗斯边境口岸关闭事件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关键时刻向中方作出明确承诺,展现特殊时期的外交担当。
![]()
9月22日,卢卡申科会见来访的中国代表团时,主动提及波白边境口岸持续关闭问题。他直言不讳指出,波兰此举绝非单纯的经济决策,而是针对中国的政治打压手段,并郑重向中方强调:"无论何时需要,白俄罗斯都将是中国最坚定的支持者"。
追溯事件源头,波兰此前突然关闭与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口岸,官方给出的理由是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启动。但蹊跷的是,军演结束后口岸仍保持封闭状态,这种反常操作引发多方质疑。作为中欧陆路贸易的咽喉要道,该口岸承担着"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进入欧盟的关键枢纽功能——仅马拉舍维奇口岸就承载着中欧贸易量的八成以上。据欧盟供应链监测中心数据,此次封关已导致超过300列满载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及光伏组件的列车滞留白俄罗斯境内,直接影响贸易额高达250亿欧元,中国、哈萨克斯坦等亚洲国家均受波及。
![]()
白俄罗斯政府早已指出,口岸关闭的影响远超双边范畴,沿途多国物流链条均受冲击。卢卡申科更进一步揭露深层动机:波兰的举动完全出于政治目的,与经济无关,实质是在配合第三方国家利益。分析指出,作为美国在欧盟的重要盟友,波兰试图通过控制中欧班列通行权向中国施压,逼迫中国在俄乌冲突中改变立场——此前波兰外长就曾公开要求中国"敦促俄罗斯停止军事行动"。
在此背景下,卢卡申科的表态更具战略意义。他向中方代表强调,在欧洲腹地,中国始终拥有白俄罗斯这个"最可靠、最坚定的伙伴"。两国深厚的合作基础为此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最早参与"一带一路"的国家之一,白俄罗斯与中国共建的"巨石"中白工业园已从物流枢纽升级为高科技产业中心,集聚了智能制造、数字化解决方案等前沿产业,成为两国经济合作的标杆项目。
![]()
面对波兰的施压,中国并未陷入被动。一方面通过深化与白俄罗斯等友好国家合作共克时艰,另一方面积极开辟新的贸易通道。9月22日,首条"中欧北极快航"正式开通,这条经北极东北航道穿越白令海峡直抵欧洲的航线,单程航时仅需18天,较传统航线缩短近三周,碳排放量降低50%,不仅为企业开辟了新的物流动脉,更有效减少了对传统中欧陆路通道的过度依赖。
国际交往的实践反复证明:唯有以诚相待的合作才能长久维系,任何将合作作为筹码、搞政治绑架的行为,终将损害自身发展空间。白俄罗斯的坚定支持与中国开拓创新的应对之道,共同书写了国际合作中互利共赢的典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