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韩国又出事了!核电站泄露距山东900公里,沿海城市全都坐不住了

0
分享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近期,韩国核电系统再次引发关注:

位于庆尚北道的月城核电站2号机组,被曝出发生重水泄漏事故,泄漏量高达265公斤,其中含有放射性物质。该核电站距离我国山东半岛仅约900公里,地理位置极为接近,令人高度警觉。

这并非韩国首次出现核泄漏问题,近年来类似事件频频发生,且每次涉及的都是具有潜在危害的放射性液体或气体。公众不禁质疑:韩国在核电运营管理方面,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把控能力?



一年之内三次泄漏,问题类型各不相同

事实上,月城核电站的安全隐患早已显露端倪,并非偶然现象。

早在去年6月,这座核电设施就首次拉响泄漏警报。



当时,值班人员在例行巡查过程中发现,4号机组的乏燃料储存池水位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经过全面排查与技术分析,确认是储存池本体存在渗漏点,导致冷却水外溢。

据官方通报,此次共流失约2.3吨带有放射性的冷却水。



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发布声明称:

外泄水中所含辐射水平极低,未超出环境安全阈值,不会对周边居民健康构成威胁,呼吁民众保持冷静。

人们原以为这只是一次孤立的技术故障,未曾料到今年1月,同一核电站再度发生严重泄漏。



这一次,出事的是2号机组。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批核废液是在未经任何合规检测流程的情况下直接排入处理系统。

后续化验结果显示,排放总量达到29吨,其中氚浓度竟高出法定限值9倍之多。



经深入调查,韩国执法机构最终查明,事故根源在于操作人员在切换阀门时出现严重失误。

尽管事后管理层承诺将强化员工培训机制,杜绝人为差错重现,但仅仅九个月后,2号机组又一次发生泄漏。



本次泄漏介质为重水,总量达265公斤。

接连不断的核安全事故,使公众对月城核电站的整体运行状态产生强烈不安,舆论压力持续上升。

这些频发的事故背后,实则暴露出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



以屡次出问题的2号机组为例,其建成投运时间可追溯至1997年,至今已连续运行超过二十五年,设备老化已成为不可忽视的事实。

更为严重的是,在2013年,该机组曾因被揭发使用伪造认证的劣质零部件而被迫停机检修,整整停工两年才恢复运作。

由此可见,从建设阶段到后期维护,该机组在质量管理上可能存在系统性漏洞。



如今频繁爆发的泄漏事件,或许正是长期积累风险的一次集中释放。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这次漏的是“重水”,听起来像是普通的水,真的有那么危险吗?

其实,重水泄漏所带来的潜在影响,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重水泄漏的真实风险

不少人误以为“重水”只是名字特别一点,本质上和饮用水差不多。

需要说明的是,纯净状态下的重水本身确实不具备放射性,其分子结构稳定,外观透明无色,与普通水极为相似。

然而,关键问题在于——一旦重水进入核反应堆内部参与运行,就会发生变化。



在重水反应堆中,重水中的氘原子会在中子轰击下发生核转化,生成放射性同位素“氚”。

氚虽属于氢的变体,但具有明显的放射特性,且半衰期长达12.3年,意味着其放射性需十余年才能自然衰减一半。



尤为棘手的是,氚在自然环境中极其顽固。

一旦进入空气、土壤或水体,难以通过常规手段清除,极易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累积。

它可通过蒸发进入大气,随降雨重新沉降,形成跨区域传播路径。



虽然氚释放的β射线能量较低,穿透力弱,无法穿透皮肤表层,但若通过吸入、饮用或食物链摄入体内,则会造成内照射伤害。

由于氚与氢化学性质几乎一致,进入人体后会迅速融入体液,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组织。



在体内停留期间,通常可持续数周乃至数月,持续释放微弱电离辐射。

这种低剂量长期照射虽不易立即察觉,却会对细胞DNA造成渐进式损伤。



随着时间推移,基因突变概率显著上升,进而提升罹患癌症的风险。

尤其对于生殖细胞的影响尚存不确定性,可能带来跨代遗传隐患,对孕妇、儿童等敏感人群威胁更大。



针对此次月城核电站的重水外泄事件,韩方回应称:“厂区外部未监测到异常辐射数据,周边居民无需担忧。”

但从实际情况看,风险已在核电站内部显现:



由于重水汽化,厂房空气中可能弥漫着含氚蒸汽,一线运维人员在执行巡检、抢修任务时,不可避免地暴露于该环境中,面临吸入性辐射风险。

加之通风系统的运转,这些带氚气溶胶可在建筑内部广泛扩散,形成持续污染源。



即便工作人员穿戴基础防护装备,也无法完全阻隔微量蒸汽渗透。

长期处于此类环境下,体内氚含量可能逐步累积,增加慢性健康损害的可能性。

尽管目前厂界外尚未检出超标信号,“厂内已有暴露”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安全屏障已被突破。



接下来是否存在污染物通过地表渗透、地下水迁移等方式向外界扩散的趋势,仍需长时间严密监控,绝不能麻痹大意。

尤其值得警惕的是,此次泄漏地点距我国山东沿海仅900公里,几乎处于直接影响范围内。



距山东900公里意味着什么?

受东亚季风及高空环流作用,若含氚水汽随气团向东或东北方向移动,极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飘入我国领空。

届时,山东半岛部分沿海城市的空气质量或将受到波及,空气中可能混入极微量放射性颗粒。



虽然单次浓度可能极低,但若形成周期性输入,则存在长期低剂量暴露的潜在风险,特别是对呼吸系统较为脆弱的人群构成隐忧。

更严峻的情况是,若泄漏的重水经雨水冲刷、地下径流汇入海洋,再借助黑潮支流等洋流系统北上,极有可能侵入我国近海海域。



一旦放射性物质进入黄海、渤海等封闭性较强海域,稀释效率降低,残留时间延长。

海洋生物如鱼类、贝类、藻类等对水质变化极为敏感,即使极低浓度的氚也可能干扰其生理代谢过程,影响繁殖能力,甚至诱发基因变异。



大量水产品可能出现畸形、死亡或富集放射性元素,导致渔业资源锐减。

而对于依赖海水养殖和捕捞作业的山东渔民而言,这不仅意味着当季收成归零,更可能导致多年无法复产,生计陷入绝境。



不仅如此,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同样面临连锁风险。

这些地区拥有庞大的海洋经济体系,涵盖水产加工、生态旅游、滨海度假等多个产业。

一旦公众对当地海产品的安全性产生怀疑,消费信心崩塌,整个产业链都将遭受沉重打击。



因此,韩国月城核电站的这次泄漏事件,绝非单纯的国内管理问题。

它已演变为一场牵动区域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稳定的跨国挑战。

面对核风险无国界的现实,邻近国家有必要建立联合监测机制,共享数据信息,推动透明处置,共同防范潜在危机蔓延。

信息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4370066017678477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部排名又乱了:勇士爆冷连败,火箭高歌猛进,12队排名互换

西部排名又乱了:勇士爆冷连败,火箭高歌猛进,12队排名互换

篮球大视野
2025-11-02 15:03:27
中央批准:王道席任湖南省委常委

中央批准:王道席任湖南省委常委

政知新媒体
2025-11-02 18:57:00
广东人,又连任了一个外国总统?

广东人,又连任了一个外国总统?

陆弃
2025-11-02 09:00:03
英国火车行凶案9人危殆:袭击者挥舞大刀,目击者最初以为是万圣节恶作剧

英国火车行凶案9人危殆:袭击者挥舞大刀,目击者最初以为是万圣节恶作剧

澎湃新闻
2025-11-02 13:00:30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央视点名批评后破产!烧光84亿造不出一辆车,员工花5000万买零食

夜深爱杂谈
2025-11-01 21:32:14
把工业毒废土当营养土卖,人怎么可以这么坏?

把工业毒废土当营养土卖,人怎么可以这么坏?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01 23:56:55
周末两大利空!科技股被一致看空,国常会、证监会重磅

周末两大利空!科技股被一致看空,国常会、证监会重磅

看财经show
2025-11-02 15:53:39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中方刚复购大豆,美国又变脸,美贸易代表通告全球,继续调查中国

叮当当科技
2025-11-02 00:09:19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马杜罗有危险,高市早苗是个狠角色

山河路口
2025-11-01 13:54:24
降水降温大风!北京冷空气三件套下周一样也不少

降水降温大风!北京冷空气三件套下周一样也不少

BRTV新闻
2025-11-02 17:12:41
被安世风波卡了一整月“脖子”的全球车企,终于能缓一口气了

被安世风波卡了一整月“脖子”的全球车企,终于能缓一口气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2 17:07:05
中国近视防控火遍全球!3大绝招让近视率暴跌52%,WHO纳入指南

中国近视防控火遍全球!3大绝招让近视率暴跌52%,WHO纳入指南

孟大夫之家1
2025-10-30 18:59:06
比杨瀚森还惨!余嘉豪留洋首次替补首次0分后 被召回国打全运会

比杨瀚森还惨!余嘉豪留洋首次替补首次0分后 被召回国打全运会

醉卧浮生
2025-11-02 17:50:44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凌晨3点,浙江此地全是人!有人半夜从上海、江苏赶来!老板被“逼”上班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11-01 19:43:42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诺奖级突破? 破解140年难题,抗癌药成本或断崖下降

生命科学前沿
2025-11-01 23:08:54
APEC峰会,高市早苗闯祸,中方通告全球,罕见措辞引发高度关注

APEC峰会,高市早苗闯祸,中方通告全球,罕见措辞引发高度关注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11-02 14:01:10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2 12:53:08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简直是狠到家了!

左宗棠收复新疆之时,到底用了什么手段?简直是狠到家了!

凡人侃史
2025-10-31 22:09:26
11月2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重大利好利空好消息

11月2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重大利好利空好消息

A股数据表
2025-11-02 17:18:31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4:59:52
2025-11-02 19:51:00
古史青云啊 incentive-icons
古史青云啊
热爱文学、热爱写作、热爱生命
3762文章数 1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头条要闻

19岁男生被邻居驾车故意撞死 事发时再过几天就要高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游戏

教育要闻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更新官方学位认证的境外院校!哪些大学落榜?

推广|| 每天都在穿!这件外套,轻松搞定秋冬所有搭配

旅游要闻

可爱的乡村——房前村后尽青山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Kanavi被质疑!TES今年外战BO5只赢过G2!LPL对阵LCK八场BO5全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