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刚结束没几年,美国人就憋不住了。
1950年1月,杜鲁门总统拍板,继续搞热核武器研究,那时候苏联刚试爆原子弹,华盛顿那边坐不住。 两年后,美国在太平洋埃尼威托克环礁上首爆氢弹,代号“常春藤麦克”,当量直奔千万吨级,彻底把核门槛拔高了。
这玩意儿不像原子弹靠裂变,它用聚变原理,威力翻几倍,技术上也复杂得多。
![]()
苏联人1953年8月12日就在塞米巴拉金斯克试验场回敬一枚,乔-4号,证明他们也跨过来了。 英国接着跟上,1957年5月15日在澳大拉西亚蒙特贝洛群岛试爆,靠着和美国的合作,成了第三个。
我国1964年10月16日先搞定原子弹,紧接着1966年12月28日就试成氢弹,只用了两年多时间,速度快得让西方情报部门直挠头。
法国殿后,1968年8月24日在南太平洋毛鲁里瓦礁上爆了第一枚,戴高乐时代非得独立搞定,不肯全靠别人。
![]()
2025年1月的数据,美国国防部手里现役库存约三千七百枚核弹头,其中一千七百七十枚部署状态,一千九百三十枚储备,随时能调上。 总的算上待拆的,奔着五千一百七十七枚去。
这些全不是老式原子弹,早升级成氢弹或热核型号了,主打W88、W76这些,装在三叉戟导弹上,潜艇一发就能覆盖大片区域。B61系列重力炸弹也全是氢弹变种,约两百三十枚散在欧洲北约基地,威力可调,从三百吨到十七万吨TNT当量。
洛斯阿拉莫斯实验室那帮人每年还产三十到五十个核起爆器,确保库存不落伍。 别看数字比冷战高峰少了八成多,那时候美国单枪匹马三万多枚,现在缩水了,但质量上去了,精确制导、隐身投送,全是高科技加持。
![]()
维护成本高是真,可美国砸钱不手软,国家核安全局的B61-12改造项目,花了十来年,寿命延长二十年,F-35战机一扔就中。 这库存不是摆设,战略威慑第一,全球部署第二,得克萨斯邦克尔基地的导弹井、俄亥俄级潜艇的深海巡航,全在提醒世界,这家伙事儿没完。
五大国里,美国和俄罗斯俩家占了大头。SIPRI的2025年年鉴说,全球核弹头总数一万二千三百三十一枚,军库存九千六百多枚,美俄加起来九成。 俄罗斯五千四百五十九枚,中国五百五十枚,法国二百九十枚,英国二百二十五枚。
俄罗斯继承苏联老底子,萨尔马特导弹、亚尔斯系统,全氢弹头,库存虽多,但经济压力大,拆了不少退役的。
![]()
中国起步晚,但稳扎稳打,东风-41、巨浪-3,全是热核设计,库存从二百多枚涨到五百多,五年翻倍,够低调够实诚。 英国和法国小而精,英国先锋导弹、法国M51,全靠潜艇背着,库存不多,但够用。
说起那三十枚的鬼话,网上转了十几年,早被专家戳穿了。
起因可能是冷战宣传战,有人故意放风说美俄氢弹维护贵,全毁了,中国独有三十枚低成本型。事实呢?美国2011年是拆了些老型号,但那是淘汰落后货,同时新造B61-13,预算上千亿。 俄罗斯也一样,拆退役的,但现役全氢弹。
![]()
中国氢弹用的是于敏构型,确实维护友好,可美俄的T-U型也没到养不起的地步,全在砸钱更新。SIPRI数据明摆着,全球核弹头在降,但主要是美俄拆老的,新军库存稳住甚至微涨。
这谣言害人不浅,让人误以为核威胁小了,其实不然,新军备竞赛隐隐抬头,AI进核指挥,风险更大。
说到底,氢弹这东西,本是人类脑洞大开的产物,却成了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核平衡不是天上掉的,是几代人用汗水和警惕换的。
希望别再加码,让子孙后代少点阴影,多点阳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