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二王”笔法的人,一定熟悉米芾,虽然米芾书法地位,远不及颜真卿、张旭、怀素等人高,但是论就古法的熟悉度,以及灵活运用的能力,自魏晋之后,米芾应当排在第一。
![]()
他自幼师古,学书刻苦,30岁左右“集古字”,遍临诸家法帖,尤其钻研“二王”极其深刻,将其灵活、多变的笔法全部掌握,甚至临摹其字,能以假乱真。
之后化为己用,创造个人风格,融合颜真卿等人的骏健之风,以及篆隶、碑作的洞达筋骨,开辟“刷字”笔法,潇洒飞动、沉着遒逸,极具自我特色。
![]()
米芾这一风貌,不但符合当代的个性追求,还自然融合“雄秀”2种风格,防止柔媚或拙质过剩,产生油滑和僵化等问题,同时米芾的张扬势态,把王羲之隐藏笔法,清晰显露出来,非常适合临学。
![]()
比如33岁生日当天,受人所托,如神仙下凡,写出生平“巅峰之作”,字字炫技,精妙至极,水平不输王羲之,此帖就是《方圆庵记》,内容是守一法师撰写,他前往龙井寿圣院,与辩才谈古论今的故事。
![]()
特寻找米芾进行抄写,全卷共计750余字,彼时处于早年,笔画时常出现露锋,但是并不显盛气凌人,中锋运笔,筋骨扎实,气力沉着,衔接处和起收笔,大多采用侧锋和尖峰,前后笔势更好链接。
![]()
再搭配欹侧错落的章法和结字,极具动势和艺术妙趣,全篇动静结合,洒脱飞动,个性有不失古意,无愧于苏轼称赞:“风樯阵马,沉著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
![]()
相比学习《圣教序》等作品,这幅《方圆庵记》字迹清晰,笔路鲜明可察,更易参透和上手,时常临摹,能初步了解“二王”,领会洒脱、率性的笔势,用笔更加从容灵动,日后深入晋唐,也会更加顺利。
![]()
而今,我们对米芾《方圆庵记》,进行1:1超高清复刻,采用博物馆级别,12色微喷复刻工艺,与原作毫无二致,此品乃是手工经折装,装裱精美,便于翻折、临摹和查找。
![]()
全卷加入现代字注释,帮助初学者识读,此帖极为高清,市面罕见,独此一家,比普通印刷品还原、细腻,所有字体的细节处理,全都一览无余,见此品如见原作,若您喜欢可以点击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作品为我店独家版权,侵权抄袭者必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